参加2023智合论坛有感丨行业发展
来源 | 犀塔数据
导语:
序言
这周末召开了一场律师届的盛会,2000多名律师从全国各地齐聚上海参加智合论坛。
今天下午,论坛已经结束,此刻我也正在高铁上,但思绪仿佛还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也就是2023智合论坛的举办地点。
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本应于2021年召开的论坛,推迟到2023年。
这三年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如果以十年为一阶段,我们已然走过三分之一。
对于这两天依旧能够从全国各地汇聚上海参加智合论坛的伙伴,我想说,大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幸运的。
至少,我们仍然可以感受这人间烟火,仍然坚守在法律职业的道路上。
所以,我想首先祝贺大家,也祝贺自己。
论坛期间,很多朋友在现场认出我,说看过我的文章,也听过我的课程,我很开心,也借此机会和很多朋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很多大家的想法与疑虑。
囿于时间有限,很多话题未能当场展开,正好也在本文中以我个人感悟的方式进行分享,期待有所启发和参考。
关于参加智合论坛的感悟,以下主要从行业、律所与律师三个维度分别展开。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在此先罗列我的一些主要观点。
不要改变时代,先改变自己。 每一位律师都应该关心律所管理。 一体化与提成制是一个伪命题。 除了黑猫和白猫,还可有“灰猫”。 律所要做“灰度管理”,灰度所在,即是人性。 对于大部分律所而言,放弃规模化,就是放弃增长。 每一个艰难的当下,都是将来回首时的“黄金时代”。 当我们能听到一个行业的哀嚎时,说明这个行业还有救。 我存固我值,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不是比较。
一、有关2023智合论坛
虽然有2000多名律师参加,但仍然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智合论坛。智合论坛是一个致力于为中国法律界打造一个研究和探讨时事热点与行业趋势的交流平台。
阔别三年,2023年11月18日,智合论坛2023在浦东陆家嘴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超2000位法律从业者集结在黄浦江畔,共同迎来为期3天的“知识和朋友的法律嘉年华”。
以下内容也是基于我参加智合论坛的一些感悟,不代表任何其他方。
二、律师行业的发展
(一)我们应该改变什么
关于律师行业的发展,这恐怕是论坛现场每一位朋友都很关心的话题。
律师行业的发展充满诸多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律师行业的未来一定和过去不同。
就像申浩律所田庭峰主任在申浩之夜提到的“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
只有变化,才有机会。
当前,律师行业充满诸多变数与挑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
在此,我们无意于去罗列这些原因,因为这些原因大多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无论是所谓经济趋势,还是国际形势,又或者社会环境和历史周期等等,恐怕都不是我们某个个体可以解决的。
因此,我们可以探讨潮水的方向是如何形成的,但是更应探讨如何在如此的潮水中有所作为。
因为,相较于改变潮水,更要先改变我们自己。
(二)我们不应该改变什么
无论潮水如何,我们都必须要练就高超的冲浪技术,或者驾驶船只的技能,才能得以适应,乘风破浪。
我们才能说出那句风浪越大,鱼越贵。
对于我们律师而言,无论潮水如何,我们都要提高专业能力,练就基本功。
然而,这其中有一个“思维盲点”。
那就是这种专业能力,并非仅限于某类法律知识的掌握,还应包括如何提供“专业的服务”。
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专业法律服务”的提供者,但我们更多把眼光放在“专业法律”,而少有考虑如何“专业服务”。
不能只有法律,而没有服务,当然也不能只有服务,而没有法律。
二、律师事务所的管理
(一)谁应该关注律所管理
智合论坛有一个分论坛主题是律所管理。我特别去那一场分论坛看了看,很多都是律所主任,少有青年律师。
我理解青年律师要关注业务的具体操作,但是我想说,青年律师也要尽早保持对律所管理的关注。
一方面将来的律所管理者一定是来自今日的青年律师,另一方面律所管理和每一位青年律师,或者和这个律所平台的每一个律师都是息息相关的。
只要我们是律师,无论是刚入行的实习律师,还是刚工作几年的青年律师,我们都需要去考虑律所管理的问题,当然对于合伙人而言,更需要关注。
就像我们虽然不是某座城市的主政者,但是我们在选择生活工作的城市时,都会去考虑这座城市的经济情况、文化情况、房产情况、教育情况等等。
恰恰我们作为实习律师,又或者青年律师时,才能明白每一项律所管理制度在最终的落地层面是如何,反馈如何。
所以,只要我们是律所的一员,我们就应该都保有对律所管理的关注,只是我们一时的站位可能有所不同。
还有一方面,如果我们不理解律所管理,我们又如何理解客户的企业管理呢。
(二)一体化与提成制
如果说律所管理的天空中有几朵乌云,那其中一定有一朵乌云是关于“一体化”与“提成制”之辩。
时至今日,因为潮水的起伏,也让律所在一体化与提成制的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愈加凸显。
在2023智合论坛上,也有很多律所主任提出对一体化与提成制的认识和判断,甚至不同的主任之间有些发言是略有矛盾的,然而他们的律所都属于佼佼者。
对此,我们无需去赘言如何选择,或者哪一个更好,因为一体化与提成制都有其适应的场景,或者是基于东西部的差异,又或者是律所发展阶段的差异,再或者业务模式的差异,都会造就不同的生长土壤。
就像对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邓小平同志说过一句经典语录,那就是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而对于一体化与提成制,我想也是如此,甚至是一只“灰”猫也不是不可,因为有一些方面,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甚至有时还要留白。
律所管理,有时是需要一些“灰度管理”的。
灰度所在,即是人性。
(三)适度规模化对吗
近年来,律所的规模化是很多初具规模的律所十分关注的话题。
在智合论坛上,有不少主任都提到接下来的律所发展要坚持“适度规模化”的理念。
对此,我是部分认可的,或许对于提出这个理念的那些律所主任而言,他们的律所规模已经比较大,所以接下来要“适度规模化”。
但是,对于其他的绝大部分律所而言,可能还谈不上需要考虑“适度”的阶段。
然而,这几天和大家交流过后,我个人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那就是无论规模大小的律所,大部分管理者对于规模化都持有比较谨慎的态度。
当然,各有各的原因,比如基于业务类型,或者地域原因,又或者其他原因,总归是有一个可以解释并可以理解的原因。
只是,在我看来,这对于真正想做规模化的律所而言,恰恰是一个比较难得的让律所进一步规模化的机遇,所谓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谨慎,在别人谨慎的时候大胆。
因为对于律所这个业态而言,律所规模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市场规模,放弃规模化,基本也就可以理解为放弃了一个可以做增量的重要方式。
但是,如果不做增量,存量又无法保留,那么还剩什么呢。
三、律师职业
(一)是否要做律师
我们如果将现在的律师职业和过去做横向比较,那会发现律师职业好像越来越难做。
这当然是如此,因为一个行业越是发展,越是对于进入行业的新人提出更高的要求。
只是,有人提出笑言,表示现在选择加入做律师,就像1949年选择加入国民党。
对此,为什么不能说是1927年加入共产党呢?
当然,不可能存在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职业,也不存在一个让所有人都能突出的职业。
(二)业务精细化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律师的作业方式已经进入越来越精细的阶段。
如果还是传统的粗放的业务模式,可能已经缺少足够的竞争力,或者难以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这种精细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细分领域的精细化,另一个是服务方式的精细化。
(三)青年律师成长
如今的职业环境,青年律师的发展与成长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
我们可以去抱怨,但是抱怨解决不了问题。
又有哪一个行业简单呢,任何一个职业在发展初期,可能都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律师的职业特点,并从心理上接受。
或许整体环境并不让人乐观,但是总有逆流而上者。
没有风,没有浪,又如何谈得上“乘风破浪”呢。
因为坚持的人不多,所以这条路不拥挤,只是略有孤独。
如何拓展案源,如何提升专业等等,没有捷径,唯有积累。
需要考虑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积累。
只要不下桌,就有翻盘的机会。
(四)自我价值
因为网络的发达,我们更容易看到很多优秀的人,此时很容易形成来自同龄人的压力。
我也听到很多朋友说某某发展很好,然而自己还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对此,我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都有自己的节奏。
如果因为别人做的比自己优秀而感觉有很大的压力,那么也很容易在自己比别人做的好的方面过于骄傲。
依靠比较获得的自信是脆弱的,如果出现比自己优秀的人,那么这种自信就会顷刻崩塌。
我们自信的来源是自己,而不是来自于比较。
自我价值的来源也应该是我们的内心,那是一种能够真诚接纳自己的感觉。
你就是你,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可谓“我存固我值”。
当我们向内看,专注自己时,就会沉心做事,事情自然会做好。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的“同辈”“晚辈”或“前辈”,就是我们认为的吗?
我们的性格是否一样,家庭是否有差异,地域是否有不同,人生规划是否有别等等。
所以,人生就是一场体验,谁还不是来人间走个过场。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不是来自世界如何对我们,而是我们如何去感受世界。
我们不要在别人得势时否定自己,也不要在别人失势时否定他人。
记住,你这一角色,只有你来出演才是最完美的。
我无法想象谁可以扮演的比我们自己更好。
四、继续前行
2023智合论坛结束了,我们又投入了各自的工作当中,希望我写的这篇感悟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愿大家都能得偿所愿。
很多苦楚无法向外人道也,所以请我们同行之间多一些友好。
最后,也用申浩律所田庭峰主任提到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律师是律师最好的客户,律所是律所最好的伙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