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到,中国君子爱她有多深
这是个令人心悸的炎夏。
立秋后仍溽暑缠绵,日夜聒噪的冷气空调也难祛心头闷燥。越是极端天气,越是叫人下意识回归到原始的冷热求索之道——若留心便不难发现,对环境较敏感的人、老人或是小孩,都更青睐靠日夜更替和气温的微妙变化来调整生活节律。到了晚上,借夜纳凉的人跑出来了,城市也不例外,白天寸步难行的街道在夜月的庇佑下稍显冷静,楼顶上,有人搬来一只竹椅卧躺,举头望月,寄希望于儿时就流传的那句“心静自然凉”。
唯心主义在事事求效率的现代功利社会显得幼稚,但这个需要忍耐的夏天,让人们重新拾起对主观能动性的信任。
当打工人关心中秋调休,当精美礼盒包装的月饼被原封不动作人情流转,这些看似庸俗的世俗行径背后,总归夹杂着对“中秋”原本的期待和寄寓。
乡愁,情思,或仅仅是释放大半年的烦忧愁绪,纯粹地斟一壶美酒,取一爿月色,中秋未至,凉风已起,目之所及,心之所向,倏而开阔。
01
明月之味
国人历来热衷颂赏月明,不同于炽烈直白的太阳,月亮更多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内蕴里内敛含蓄、温润留白的一面,较于风、花、雪,月几乎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宽阔意象。
直观的、感性的审美性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一个集东方美学之大成的审美民族,审美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往往将精神意趣与现实物用相结合,渗透到民间的朴素日常要素里。
《碧海蓝天》里宁静的月亮
古时候,照明的东西不多,月光既可照亮夜归人的路、夜航船的途,同时也提供一份温润谦和的陪伴,令人心绪柔和,步伐坚定。此外,月色皎亮无纤尘,又不至于灼烤炽目,有着可供人眼直视的清透纯洁。
除了物理意义上的阴晴明暗,东方传统文化也喜欢用日夜譬喻思想的境界与况味,比如“万古如长夜”得靠“仲尼”来拯救。
农业社会,诸多美学和哲学都有着与自然规律息息相关的互文性。月亮并非线性发展的,不像雨露风过而流逝,它代表着一种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我们所期待的“永恒”,并非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而是生命与死亡的共存,是自然界的盈亏更迭,是类似土地与小麦、山川与河流那般流动着的规律。
正如月牙历经坎坷,熬过日日夜夜,才能充盈圆满,遂成为人们心中的永恒,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楚门的月亮是孤独的(《楚门的世界》剧照)
那句耳熟能详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将此意概括得精准、凝练且不失别致雅韵。
实际上,在科学和天文的世界里,月亮并不是可爱之物。忽圆忽缺,犹如妖怪那般操控潮汐,对地面上的生活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拉丁文更称精神病为“月光病”,代指间歇发作的某些生理情状。总之,它不似太阳能带来能量,却世世代代窥视着地面上的人类活动,惊悸之余,多少有几分类似神明的忌惮。
唯有中国人,对月的寄寓和想象已远远不止“天马行空”,而是几乎达到了一种无所不包的哲学自觉。我们寄予悲喜,寄予圆满的宽慰,但也寄挂“不胜寒”的恐惧,有凄凉冷清的悲愁意象,也有“含笑出朝云”的温婉和柔媚。文化繁荣大一统的唐朝,月的意象几乎遍及唐诗的每一种题材:送别、边塞、羁旅、隐逸、咏史怀古、禅悦幽趣……从这时开始,月频繁被拟人化,隐喻怀古变成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长歌行》剧照
但中秋始终是特别的,到了这一天,一切归一,残月、冷月、满月,全都笼络为上文所述的家、情和个人命运之美好寄寓,回归宁静恬淡的光景,“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这份不卑不亢、不骄不躁的笃定,恰如人们秉承向往的君子气度:温润如玉,坦荡浩然,讷言敏行。
一来,明月本身皎洁无暇,似水柔而不弱,契合着传统士人高尚的品德与高洁的志趣。二来,月貌同美玉,适用于君子的“比德于玉”。
《秒速五厘米》剧照
林清玄说,“也要楚天阔,也要大江流,也要望不见前后,才能对月下酒。”
这个时候,月成为了更豁达、宏大的存在,唤醒人们对远古苍莽的记忆,清辉跨越无限时空,与历代文人墨客,英雄豪杰相会。
再看八月十五满月夜,便不仅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的浪漫,也有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哲思。
02
君子之境
赏月没有门槛,但寄情于月,超然忘我,往往就需要达到一层精神上的巅峰体验,需要一种对自由、命运的哲思顿悟。
在那个时候,月亮宛如人格的升华,从大地上脱离开来,与山河共醉。
生于盛唐的李白为了实现“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及冠之年仗剑出游,满腔壮志豪情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被唐玄宗招徕入仕后才发现,自己弼明君、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每一项都阻碍重重。
李白的理想每一项都阻碍重重(纪录片《李白》剧照)
任翰林之职两年后,李白被迫辞官离京。站在长安城翘首,不禁把酒问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其实明月是李白从小到大的抒情致趣所托,只不过,在济世之志无疾而终后,他感受到了一股真正的、彻底的孤独,自己这位被诗人贺知章称赞的“天上谪仙人”,被官场的丑恶、现实的无力狠狠击下凡间,最后还被“流放夜郎”。
好在还有明月和美酒,为黯淡的心送来光明和温暖,帮助李白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归乡和救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纪录片《苏东坡》剧照)
同样仕途坎坷、在霁月和美酒里得到救赎的还有苏轼。在新旧党派变法之争中,自己的风节和操守不溶于污,受挫于朝堂,几度贬谪流放,在荒原古道上跋涉时,唯有天上的明月数年如一日地陪伴着自己,给予自己对故乡魂牵梦绕的思愁,“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李白和苏东坡,两位大文豪的人格在寄情于月、托思于月的过程中得到升华,从传统文人的苦闷到豁达和解放,根本上就是一种“君子”的养成。
中国古代,无数文人墨客郁郁不得志,封建机制的弊病和社会动荡加剧他们报国不得的苦闷。比如陈子昂、骆宾王等著名诗人,代表作里都不乏仕途失意的有感而发。
悲天悯人的情意的确更容易促生脍炙人口的佳作,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也仅仅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烦愁,是个体与社会的时代反映。
史上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今看来,也仅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烦愁(纪录片《李白》剧照)
但李、苏二人,超越了那一阶段,回归了人的存在本身,抵达了灵魂的延伸哲学层面。从“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经过痛苦、悲愤和失意,最终寄情山水,向内的苦闷和愁思化为向外的豁达与坦荡,具有了一种类似传统“游侠”的遗世独立和自由精神。
当然,这种豪情与释然,并不意味着对青年时匡扶社稷的抱负彻底忘怀。年过花甲以后,李白还曾想请缨如军参与镇压史朝义。
苏轼也有着类似的道家思想,可以“竹杖芒鞋轻胜马”那般真诚勇敢,也可以“人间有味是清欢”般洒脱,祸福得丧,付与造物,发自内心热爱自然、热爱天下、热爱人民。
是君子,更是英雄。
从古至今,我们生活的整个社会,何尝不是靠这些真君子支撑起来的。
03
人的延续
从唐宋到今天,没再有那么多“壮志难酬”,人们消解愁绪、取悦自我的方法也数不胜数,但一壶酒一轮月,仍有着任何电子游戏、社交活动不可比拟的韵味。处于任何心情状态里的人,都可以“举杯邀明月”。
你可以藉以激文思泉涌,可以只是借酒消愁,也可以借酒壮胆,去大方地表达自我、谈情说爱。
酒入肠腑,月挂枝头,一个炽热而坦荡,一个清丽而宽阔,而某种程度上,二者都是暧昧的、模糊而柔美的东西。看似不动无边,其实蕴藏着无限能量,将肉体和灵魂进行了一次延展,一次扩容。
某种程度是,人文精神的延续,就是人本身的延续。
电影里,主人公在月下骑车飞过,代表人类对于跨越星际友谊的美好憧憬(《E.T》剧照)
现代人自闭多于奔放,尤其是年轻一代,成日抱怨太多现实掣肘,或奔波不止,或踟蹰不前,劳于形而困于心,然后自嘲自叹“精神内耗”。
“内耗”这个流行词,解释起来也容易:想不通的事、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可见不可触的困顿,萦绕于心头,滞胀难纾。
有的人寄托于社交,游山玩水、夜店蹦迪,在喧哗与吵闹中暂将困顿失意搁浅。
又比如,近两年流行到城市周边来一场中产味儿十足的“露营”——某种程度上,这与跑步、冥想等休闲方法一样,都是一种朝内的自省和放空。
但不论怎么跳脱、修饰,现实中的烦愁焦躁,最终都得回归你自身,复归向内、本心的自我。“君子”之道有很多,其中之一,兴许要数“不惧不忧”。
露营、跑步、冥想等都是一种朝内的自省和放空,人终要回归自己本身
去日苦多,并不是要你忘掉忧愁思,而是寻得一种独立的、足够自洽和自毕的解忧方法。
更完整一点来说,所谓“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孔夫子追求的君子之理想状态,是一种传统士人的风骨、情意与志趣。
好酒,也须包含这些元素。彼此间流通互溶,用品质激发精神,给人同时带来感官、精神与美学享受。
爱酒如命的林清玄甚至相信月光可以入酒,那种感觉大致是这样的:“我知道你是酒,我放心地去喝醉。你躺在壶里,在我眼睛里唯一地存在着。你和世界万物无关,你只是我一个人的。那种占有,与生俱来。天然的。没有裂痕。没有被记忆过。我要的诺言,只是酒的诺言。燃烧是拥有本身。燃烧是液体的燃烧。没有坚硬的拒绝。没有离弃。没有一切的痕迹。”
月,总是会给人无尽的想象
恰如习酒提出的“明月如君子,共沐万家圆”,月与酒的有机融合,既是一种独特的美学体系建构,又是一种品酒文化的精神拓展。
习酒提出的“明月如君子,共沐万家圆”,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份和谐共生的境界。习酒坚持的“君品文化”将月、酒、团圆意象三者有机糅合,在这象征“圆满”的传统日子里,共筑一条通往自由精神与君子之境的悠径。
中秋圆月夜,携亲密家人月下独酌,与山河共醉,伴星空入眠,宏大的人文精神和细微的个体情愫,都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升华。
也许我们永远是这个社会平凡的一员,但只要保持感受与自省,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守着这个社会的底线,就可循君子之道,品佳酿之美,明月可鉴。
- End -
推广资讯
作者 | 西 西
编辑 | 李淳风
统筹 | 张鹏霞
排版 | 静 山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