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长期主义,给予人一生的能量
从“三尺讲台”到“网络直播”
在一段时间里,网络直播间里一位自嘲“长得像兵马俑”的男主播火了。他似乎什么都卖,大米、牛排、冻虾、玉米,也卖书。有意思的是男主播不喊主播常用语,有人在直播间互动留言说他眼睛小,他回应“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诸如此类的金句随口即出,典故信手拈来,这就是因双语带货而“出圈”的董宇辉。他所展现出的丰沛的知识,真挚的情感,乐观的性格,高级的幽默,引得网友惊呼: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作为带货主播,他的转型是成功的。但比起“网红“,董宇辉更愿意做一名老师,成为“直播间里的阅读分享者”。董宇辉虽然换了“赛道”,却依旧让人心生敬佩,靠的是多年的勤学苦读,韬光养晦——即便在短平快的直播间里,也能体现出知识的厚积薄发。
老师正通过网络为学生授课
这几年,走到直播镜头前的老师,并不只有董宇辉们。在疫情的影响下,学校的任课老师也纷纷化身“网课主播”。熟悉了讲台的老师们被迫适应着在线网课的教学方式,习惯着在摄像头下的生活,同时又要完成管理工作。虽然这份坚持源自老师们的理想,但也带来了沉重的非教学压力。今天的教育者同时面临着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老师还能教给学生些什么?
其实,除了知识,老师教给你的还有很多。就像董宇辉说的,“教育是点燃一团火”。
教育与教育者的博弈
董宇辉的出圈,靠的既不是学历,也不是颜值,靠的是他多年的文化修养、生活态度,还在长期在教师岗位上获得的沉淀。
老师肩上的责任,让这份职业获得了“蜡烛”“春泥”的赞美。而老师的伟大在乎他的平凡和日复一日。老师是教育的实际载体,是教育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
无论社会形态怎么改变,老师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职责并没有改变。“教书”是指教授知识,“育人”是教授知识之外给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引导的价值在于,在当下各种庞杂、繁复的信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学生们的“信息的中转站”和“加工处理站”,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多角度看待、分析问题,并时常交流讨论,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里,学会分辨真假、是非、善恶,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这遵循的是教育长期主义,这一切终会成为学生未来应对一切变化的硬实力。
毕竟一个目标笃定,有良知,遵循道德的孩子,才会在未来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不过,这无疑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学会与时俱进,还要掌握独到的教育方法。
日剧《龙樱》里的老师樱木建二
在日本有一个叫做巴学园的特殊学校,专门接收那些被普通学校淘汰或者开除的学生。由于过于淘气而退学的小豆豆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学园的校长是头发稀疏、门牙掉落、说话漏风、穿着朴实,被孩子们称为“老头子”的小林宗作。巴学园没有体罚、歧视和欺凌,学生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最喜欢的课程开始一天的学习,也可以自由选择同桌,又或者趴在地上画画、随意歌唱,一边大叫着“老头子”,一边跳到校长的身上。
小林宗作对巴学园里的每个孩子都宽容以待,尽心尽力,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给予了孩子们不一样的人生。多年以后,那个“大闹天空”的小豆豆成为了日本电视界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著名作家,她就是黑柳彻子。她把自己和老师小林宗作的故事,写成了引发无数人共鸣的畅销书《窗前的小豆豆》。
巴学园的初代园长小林宗作。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里写道,“和这所学校的校长先生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
长大成人后,昔日老师的影响并未消弱,反而让我们愈发珍惜。鲁迅先生撰文感念自己的老师藤野,也正是因为他曾经从老师那得到了诚挚、平等的对待,并且养成了务实、求真的品格。一代又一代人在老师那里,获得了与苦难博弈的力量源泉。
教师是一个精神价值远重于物质价值的职业。老师将学生培养成人,是教授知识之外、更深刻的教育内容。那些优秀的学生是懂得的,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挑战,那饱含着责任心、意志力、正直、善良、面对挫败的勇气……不仅如此,学生的心中留存下的,还有老师为我们打开的那扇努力思考的门。通过这扇门,我们走向了更远也更大的世界,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风景。
有人说,如果秋天是信使,那么落叶一定有姓名,那是昔日从老师身上获取能量,今日变成了以叶感恩、以叶寄情的别样心绪。别克将这样的心绪拍成了一部名为《落叶感谢信》的短片:
点击观看视频
他们是大海,是空气,是树——春去秋来,大树落叶,那是遮风挡雨,滋润草木的功勋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人师难遇,明师难求
师恩难尽,以叶寄情
中国古语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明师难求。正因为有安妮·莎莉文这样的老师,所以海伦·凯勒才“打开了紧闭的心扉,跨越出痛苦的焦暗的深渊”,她怎能不对莎莉文充满感激?也正因为有了“心灵捕手”般的教授蓝勃,才能让桀骜不羁的天才清洁工威尔明白“成功的含义不在于要得到什么,而在于从那个奋斗的起点走了多远”,他又怎能不对蓝勃敞开心扉?
学生对老师的感激是朴素而真诚的。
一度,一个家长群里为了感谢老师凑份子送礼的事曾引起了网友热议。有人评论说:“原本真诚的感谢,一旦掺杂了世俗的铜臭,真诚便好似打了折扣,不仅裹挟了其他人,还违反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师生之情原本不用如此世俗,自有一份质朴的热烈和平淡的纯真。表达感谢和想念的方式,可以是远方的一封信,路旁摘的一捧野花,亦或是见面时一个大大地拥抱。谊切苔笒,心素如简。
2022年的教师节到来之际,别克联合沪上高校师生,在老师通往教学楼的路上打造了一场特别的“落叶感谢信”投递活动。别克将一封封带有感谢文字的落叶放置在老师们的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
树叶周而复始,从枝头坠落到泥土里,再化作肥料滋养大地、孕育希望,这与老师的品质何其相似。老师们的有教无类,让每一个人都获取了知识和创世界的勇气,因此看到了更为广大的天地。老师让我们走的更远,让我们的世界不止一种落叶——别克SUV收集了来自全国8个地区的不同落叶,纯手工制作1000封“落叶感谢信”,给老师们带来的是一次充满中国式浪漫的惊喜。每一片叶子,无论模样还是颜色都各有不同,来自云南的洋紫荆叶子上,秀丽的小字镌刻着“透过你在的三尺讲台,我看到了千尺世界”,来自宁夏的杨树叶上写着“你告诉我,世界上有60065种树,我已经见过了1678种”……
那上面印刻着的是学生们的心。
滑动查看更多
来自各地的“落叶感谢信”
别克还在线上首发了三款“落叶感谢信”的数字藏品。金色的落叶,黑色的底座,明亮却不刺眼,温润亦可永恒。别克SUV将每个人对于老师的感恩、留恋、回忆,永远镌刻在数字世界里。
别克“肉桂树叶款”立体叶雕感谢信数字藏品
长期以来,别克一直是感恩、珍惜、进取的品牌。别克以更丰富的车型阵容和差异化的产品特性,精准呼应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用车需求,更从安全、质感、舒适三个维度,陪伴每一位走向更大世界的人们尽享人生、舒享出行,感受生活的细致入微。而探索生活的勇气,起点正是给予我们力量、希望与信念的老师们。
这也是别克精心准备的“落叶感谢信”活动的初衷,致敬1845万位进取路上的中国教师,也让每个人有机会向影响了我们一生的老师,说出那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感谢。
教育需要长期主义,教育之路没有尽头。只是有时连老师都不知道,彼时的少年少女,未来迈向远方的脚步可以如此稳健、扎实。当别克SUV乘载我们抵达更远处,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拥抱更美好的未来时,我们的内心依旧不会忘记那条来时的路,那闪耀着师恩光芒的起点。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惊喜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幸鹏
作者丨吴楠、彭北
图片来源丨 别克,视觉中国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