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奢侈品和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可有可无,甚至可能会阻碍人类升华
「大部分的奢侈品和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可有可无,甚至可能会阻碍人类升华」,这话说的很有哲理,但它不是我说的,而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其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Walden;or, Life in the Woods)中说的的,书名又译湖滨散记。
上次在波士顿,在等待家长培训期间我开车到瓦尔登湖(Walden Pond)转了一圈,这里没有门票,但等车收费,麻省车牌8美元,外州车牌30美元,有点小贵的感觉。湖漂亮但我没准备游泳,只是围湖的小径暴走了一圈,大约两个英里,进去的湖滩水区是加了围栏的,小孩子比较适应。
若是水性好的,可以沿小径走到人少的沙滩,「据为己有」,在此游泳或者钓鱼,享受清静。
我更想感受的是梭罗曾经生活的环境和他自建的小屋。
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Concord)。1833到1837年年间,梭罗在哈佛大学修读修辞学、经典文学、哲学、科学和数学。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森林里,尝试过简单的隐居生活,这个经历铸就的散文集出版于1854年,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湖畔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活以及这段期间他的许多思考,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梭罗除了推广远足和泛舟,也倡导保护自然资源。他也支持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美国首开前列。虽然他并非素食主义者,但是以素食为主。他在《瓦尔登湖》里写道:「从实践角度来讲,我因为卫生而反对肉食。况且,在捕捉、清理到吃下肚,一条鱼似乎不能填饱肚子。这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且多余,实在得不偿失。一点面包和马铃薯就够了,也不那么龌龊,而且省事」。梭罗并不反对文明,也不完全接受自然,而是选择结合自然和文化的田园生活。
梭罗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在康科德城生活。《瓦尔登湖》的中文译本有多种,例如有徐迟、张知遥、戴欢、沈凌以及李继宏等翻译的版本。《瓦尔登湖》是超验主义经典作品,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之一。
章节
经济篇(Economy)
我在哪生活;我为何生活(Where I Lived, and What I Lived For)
阅读(Reading)
声(Sounds )
寂寞(Solitude)
访客(Visitors)
种豆(The Bean-Field)
村子(The Village)
湖(The Ponds)
倍克田庄(Baker Farm)
更高的规律(Higher Laws)
禽兽为邻(Brute Neighbors)
室内的取暖(House-warming)
旧居民;冬天的访客(Former Inhabitants; and Winter Visitors)
冬天的禽兽(Winter Animals )
冬天的湖(The Pond in Winter)
春天(Spring )
结束语(Conclusion)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