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A”sian?一个逃不出“优绩主义”的留学生

“A”sian?一个逃不出“优绩主义”的留学生

公众号新闻

说起留学,应该有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刻板印象标签“有钱”,“轻松”,“捷径”等等等等。如果不是留学生本身,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也无可厚非,当今网络上传播的留学生生活大多还是较为优渥的,这离不开“幸存者效应”,大家都会更青睐于较为稀有少见的信息。然而,作为笼罩在这样标签下的留学生群体,其实光鲜亮丽的依旧只是少数,大多数的留学生们也过着辛苦努力的日子,为GPA烦忧是大多数留学生的现状......

文|鸥酱

From Panopath过来人留学

微信号:Panopath_liuxue


有人总会说“你是不是因为成绩不好才出去留学?”,仿佛“成绩差”与“留学”有着"必然"的联系,面对这种情况,我总是一笑而过假装自己毫不在意,然而,我早已被根植了“优绩主义”的内心还是会在这种时候 咯噔一下。


“留学生”这一标签也总是和“优绩主义(Meritocracy)”有着很强的互斥性。在国内,优绩主义与成绩、高考挂钩,倡导着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成就,考出好成绩就能够考上足够优秀的大学,从而拥有理想的生活。


然而,优绩主义这一套在国外并没有那么盛行——


一个人的闪光点可以是一张优秀的成绩单,可以是弹得一手好钢琴,也可以是自己对啦啦操的一腔热血与热爱,有时候甚至你只需要写出一篇打动招生官的好文书便可以踏入理想的大学。


我是小A,作为一个本科阶段才出国的留学生,我在国内经历了中考以及国际学校的历练。


在初中时,为了备战中考,我停下了自己所有的兴趣爱好,我不再有闲情雅致去绘画,也不再总是想着出去旅行。取而代之的是周末无穷无尽的补习班以及做不完的模拟题与作业。我的身体在每天长时间的学习下高强度运转,我坚信只需要中考考出好成绩,我就可以升入一所优秀的高中,再进入一所优秀的大学。


然而,在我中考前的一个月,父母突然与我商量走国际学校这条道路,早已被学业折磨的精疲力尽的我很快就同意了。国际学校对于中考的分数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但是我依旧选择全力以赴,不辜负自己过去几个月的努力,最后如愿考到了一个市重点高中的分数。即使最后没有选择去市重点高中,但是我依旧由衷地为自己取得这份成绩感到高兴。


然而,在我上了高中之后我发现了一些端倪,“优绩主义”在这里不再那么重要了。在我入学时,我了解到一些同学的中考成绩比我低了大约三四十分时,我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不平衡。



“凭什么?”我对自己心中质问声音的来源很清楚。


“凭什么我努力了这么久取得了这么高的成绩,最后却和你们在一起上学?”


我无法与自己被灌输的“分数至上”理念和解,仿佛进入这所国际学校显得自己初中的努力都成了荒废,我自知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自然也没有展现出来。


随着高中课程的推进,我依旧努力地学习着每一门课,最后获得了一个不错的gpa,当我认为自己可以凭借着这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收获名校青睐时,生活给了我重重的一击——我的梦校选择了与我成绩相去甚远的另一名学生。


“是不是因为ta家庭背景好?”

“是不是因为ta做了很多活动?”

“凭什么ta成绩不如我却能够录取我的梦校?”


嫉妒与自我怀疑使我不断地质疑着梦校的选择,迎来了我申请季中的至暗时刻。


高中的我还没有意识到优绩主义对于我思想的荼毒与异化,到了大学,我结识了许多背景各异的同学,有的是通过运动员特长生的优势进来的,有的同学则很豁达地承认“我认为我是因为少数族裔的优势才被录取的”,由于我了解美国大学的录取机制,我能够坦然地接受这些事实。当然, 身边品学兼优, 活动丰富, 且具备各种特长优势的同学们, 也 比比皆是。


(Source:网络)


然而,我对于成绩的执着并没有减少,对于升学的执着转移到了对于获取“A”的执着,仿佛获得“4.0”是我应该做到的,留学生圈子中被放大的阶级差异带给我的焦虑全都被转移到了对于成绩的追求,仿佛只有高gpa才能弥补上我与其他人的差距, 我好像除了努力学习, 并不清楚自己其他的优势在哪里。


然而,在push自己高压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加上留学带来的孤独的社交环境,我感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些抑郁症的征兆,我开始无端地情绪低落,悲观地面对一切事物,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时我意识到我偏执的追求对我带来的伤害。


我为什么会对“优绩主义”深信不疑?

优绩主义的灌输可能来自于家庭,学校等等,它本身不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但如果将优绩主义作为病态的追求时(比如说迷信“成绩”的作用与效果),它有着十分强烈的折磨身心的效果。


在大学前,每一次的成绩与排名时时刻刻牵动着家庭中每一个家长的内心,成绩时刻保持优秀便“无事发生”,一旦成绩波动或下降时,轻则多加两门补习班,重则家长的焦虑会转移到沉重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Source:小红书)


在校内,学校总是以升学作为第一指标,有着“中考”,“高考”这样的标准考试与“成绩”这样的几乎是唯一的硬性评估标准,追求成绩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重中之重”。


而家庭与学校,是我们作为学生时最常置身的环境,在周围人都在强调着“好成绩”的重要性以及仿佛与“好成绩”挂钩的好生活时,我们自然会将“好成绩”作为追求。


为什么在意识到“优绩主义”不是一个好的评判标准后,却依旧挣扎在其中?


大部分挣扎于优绩主义的学生都是曾经享受过“好成绩”带来的甜头的,排名名单上高高在上的排名位置与名次带来的优越感,获取了好成绩后,来自于父母教师以及同学的赞赏以及羡慕,一份好的成绩有时甚至能够给父母的脸上“添光加彩”,一份好成绩将自己带来好的升学结果时的成就感都使人欲罢不能。


但是,优绩主义对于留学生来说远没有那么实用与有效,一份好的成绩可以证明你本身在学术方面的优秀,但是我无法收获通过对比获得的优越感以及全靠成绩获得的成就感时,优绩主义作为曾经的一剂“猛药”,失去了它应有的功效,但是它依旧迫使我继续维持着自己“好学生”的形象。


(Source:小红书)


同时,放弃优绩主义在我的心中仿佛和“放弃好成绩”划上了等号,我并不愿意丢弃这样一份得来不易的好学生标签,也不愿意沦为网友或者亲戚口中的“水货”与“轻松的留学生”。好成绩成为了我自证我很“努力”,“付出很多”,“能吃苦”的标志。


然而,事实截然相反,只有放弃了对于完美成绩的追求,去真正的理解享受知识,这时候才是对于自己真正的探索,才能够带来发自内心的快乐与成就感。


如何逃脱“优绩主义”的牢笼


评判一个人好与不好,优秀与不优秀,有很多种方式,成绩只能用来衡量ta在某一个领域是否努力,或者是否有天赋,让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个人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认知也会变得更加饱满。


我不再仅仅是一个“努力的学生”,同时,我也可以是一个“喜欢画画的业余画手”,我可以是“喜欢跳舞的舞团成员”,不用特定的标签去标榜自己,而是给予自己定义自己的能力是逃脱优绩主义的良药。当“我”不再是成绩的奴隶,我意识到“好学生”的身份并不代表着一切,我便不会逼迫自己去追求所谓的好成绩。


相反的,我真正应该思考的并不是浮于表面的“我应该如何获得好成绩”,而是“我想要去做什么”,好成绩只是为了我们达成目标路上的一个垫脚石,有好的成绩我们或许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但它永远无法替代我们真正的热爱。


(Source:网络)


总结:

对于优绩主义的过度偏执的出现问题根源并不来自于国内教育体系与国外的不同,而是家庭与学校所传输的观念导致学生理解偏差所造成的心理问题。


只有我们自己选择去探索更饱满的自己,去尝试更多的新鲜事物,抑或是直接“躺平”,接受自己的平凡,其实平凡也能收获自己心目中的好的生活,只要是理解了自己所适合的生活模式以及自己热爱的事物,对于优绩主义的偏执自然会消失。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着相似的问题,请不要太过焦虑,我们要允许自己有(或者曾经有过)对于优绩主义的执着与追求,但是只要我们找到未来的方向,不轻易地让世俗来定义自己,那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鸥酱,From Panopath过来人留学,微信号:Panopath_liuxue。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火到连林青霞都入坑了?新中式的魅力是女人都逃不过啊逃不过!对“资本主义”的四大误解警民一家亲思想周报|巴以冲突撕裂欧美社会;平克谈AI与优绩主义[预约] 看病不用钱,孩子统一养,以色列的“共产主义”社区投资健康是企业家最应践行的“长期主义”,《2023版中国企业家健康绿皮书》发布“完美主义”时代,正在生产隐性抑郁症丁佳敏的VLOG生活:网红、二代和她的“半糖主义”多名外国人被逮捕并吊销居留,一些协会要被解散!一名危险分子在巴黎地铁被逮捕!法国进入“低成本恐怖主义”时代“形式主义”折腾,基层已经无法干正事了美國人厲害:有感於麥肯錫被罷免什么是真正的“恐怖主义”?不叫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从民调看社会主义在美国(3)《留学》杂志总第234期 | 解析留学现象——走出“非理性留学”的围城迷笛音乐节,我在万人喧嚣中捕捉万籁俱寂 |18个逃离人群的瞬间“工人阶级威权主义”——中国政治对位美国及国际(6)常常怀念家乡,是一种“悲观主义”吗?No man just falls in love but climb to it, struggle for it, claw威廉王子又给娃换学校了!原来英国皇室也逃不出“卷择校”……从滥菜充数到00后教师自杀,为何“忙的全是形式主义”?江西特大火灾,亲历者发声:40几个大学生,没几个逃出来!负一楼起火,二楼学生为什不跑?狂发PR!香港“优才计划”获批史上最多人:正给英国留学生送永居!“多巴胺”的“胺”应读为àn,“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发布明日交通中断情况看过来!法国计划推出“优惠房贷”,利率低!纳税人的钱又被浪费了美國共和黨人留学生涂鸦竟成“恐怖主义”?希望法国作出正确选择!反叛文化,逃不出 “消费主义” 的掌心突发!26死38伤!山西那个逃出火海的矿工,又冲回了二楼“资本主义好,社会主义不好”——从民调看社会主义在美国(1)百年无痕 1.7“多巴胺”的“胺”不读ān?少乱扣帽子,中国不存在“反犹太主义”钱政宇:“我国第一主义”时代背景下朝鲜式社会主义的新开局俄最高法院判LGBT运动为“极端主义”梦“女”的梦女:“陈都灵是我少女时期的英雄主义”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