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丧服”的玲娜贝儿,你觉得“晦气”吗?
01
先前在热搜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玲娜贝儿。
点进去一看,#玲娜贝儿穿丧服#,一时大惊失色。
仔细看了看才明白,新闻说的是玲娜贝儿的中秋服饰,因为用了左衽汉服的设计,被认为是丧服。
这里提到的中秋玩偶指的是迪士尼刚发售的限定系列。为了呼应节日氛围,玩偶换上了特色服饰。
样子好看,价格更好看。
被认为不对劲的就是玲娜贝儿穿的这件。
仔细观察衣襟部分,不难看出左侧衣襟是压在右侧之上的,这种样式被称为“左衽”。
有网友指出,左衽穿法在古代,要么是“蛮夷”行为,要么是丧服,反正不是正经人穿的。
还找出了典故,证明“左衽”是不被接受的服饰类型。言下之意,穿左衽的人都是要被鄙视的。
他们还分析这身衣服属于唐制的齐胸襦裙,内搭是交领上襦,只有右衽才符合形制和规则。
否则就是不合时宜。
尤其在儒家文化中,更是强调生人左衽不合礼制。
一时间,不少人发出了“晦气”的声音。
02
然而,还有另一种声音存在。
有人说,左衽和右衽仅仅是在服饰发展初期,为了方便活动而出现的不同样式,并没有特殊含义。
有论文提到,中原地区的人们大多下地劳作,考虑右手方便,所以习惯右衽;而游牧民族需要骑射,优先左手行为,因而他们的服饰以左衽居多。
出土文物里的丧服也是左右衽都有。
而且,很多古籍里提到的“蛮夷”,就是现在的某些少数民族,只是在时代背景下,双方的文化差异甚大,难以沟通,无形中出现了一种“鄙视链”。
还有论文统计,通过各地出图的汉画像石以及画像砖来看,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区域,都出现了“衣左衽者”,就连神话人物都有左衽。
将左衽单纯地归于死者或蛮夷所穿,不太准确。
有博主讲到,唐朝敦煌留下了不少左衽的壁画,包括有些舞衣装饰也是左衽的。
其它朝代的更不用说,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出土过左衽服饰的壁画,明朝民间甚至盛行左衽。
这位博主的话好像也对。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地域庞大、文化复杂,服饰当然也是持续变化的,不太能够用一个标准衡量全部。
除了考据党拿着各自认可的证据,试图相互说服对方以外,还有一帮邪恶混乱的玩家在其中搅动风云,拆解出新的解读角度。
“玲娜贝儿本来就是外国来客”,那么穿“蛮夷”的制式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还建议玲娜贝儿先晒下护照,确定国籍之后,再来讨论应该怎么穿衣服。
有人感慨,怎么这年头,连外国猫(其实是狐狸),都没有穿衣自由了。
更缺德的,说玩偶本来就是“死”物,那不遵守活人的制式规则,好像也挺合理。
事情发展到这里,戏谑的戏谑,较真的较真,尚且还处于合理讨论的范畴。
虽然吵不出一个结果,也算是做了科普。至少现在能分清左衽和右衽的人,肯定更多。
03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左衽和右衽都能找到出处,但右衽的确属于更主流的形制。我去看了一些做复原款汉服的商家,基本没有看到左衽的款式。
这种约定俗成的做法,应该是沿用了儒家文化认可的礼制。毕竟过去两千多年,儒家学说一直深受历代统治者推崇,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被视为“正统”和标准。
从这样的视角来看,玲娜贝儿的服装非要反其道而行之,使用“非正统”的左衽,的确欠妥。
所以,想赚中国消费者的钱,还不提前做功课,实在敷衍。迪士尼这次被骂糊弄消费者,确实不冤。
被质疑不尊重传统文化,也能理解。
但趁机上纲上线,相互人身攻击就没必要了。
一边有所谓的“汉服警察”,认为迪士尼“辱华”。
觉得他们这一行为别有用心,故意用“左衽”来暗示华夏文明沦落。
还斩钉截铁说他们就是故意耍中国人。
接着又有“汉服警察的警察”,嘲讽对方过于魔怔。
脑子比千百年前的古人还要保守。
最后,还出现了“汉服警察的警察的警察”,直接说虽然我不懂汉服,但我觉得你们“汉服警察的警察”就是不把文化传承当回事,简直就是汉奸。
好家伙,这是无限套娃啊。
而这种频繁的车轱辘,换来的是很多人对汉服以及汉服爱好者的再一次敬而远之。
这实在让人遗憾。
不得不说,的确有一帮人对正统和形制执念太深。
他们舍本逐末,一味强调过去的标准,并用这条标准去审核所有人,只为保障自己的权威。
他们造出了一条逻辑链条,再用这套逻辑去批判更多人,这让他们能在舆论上立于不败之地。
但他们也忽略了一个问题,汉服的概念原本就是近些年新造出来的,它包罗万象,贯古通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达成真正的一致。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仅仅接受自己认可的标准,并用之审判他人,是不是一种偏见和狭隘呢?
这显然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相悖。
我看到有位网友的评价,觉得挺有道理:
“一碰到穿错的就上升到中华千年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层面,只能让这个文化越来越小众。”
所有文化在向外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改变,不可能完全遵照它原本的样子。
这是一种必然。
如果不能接受,那么就只能故步自封,让文化停留在博物馆里,停留在古老的书籍中。
实际上,汉服本身也在经历不同形式的改变,从复原形式到改良款到现在更频繁出现的汉元素,很多以前无法被接受的款式现在也成为日常了。
但我们还是会觉得这是自己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在这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它的发展脉络,看到它是如何从一颗种子开始,长出繁茂的根系。
当然我相信,大多数人发声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文化被好好保护、传统被认真看到,但偶尔也该注意方法,不必过于激进,否则只会得不偿失。
毕竟偏激和刻板只会成为文化传承的绊脚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