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出身寒门亦成贵子,一介书生胸壑十万甲兵。
当你穿越到明朝,即将被皇帝朱元璋判处死刑,你如何用一句话拯救自己?据说范仲淹的十二世孙范文从在明朝任职,他为人刚直,敢于谏言,有一次甚至当面斥责朱元璋,朱元璋勃然大怒,想要处死范文从。在宣布处死范文从后,朱元璋提审范文从问他道:“范文从,你是哪里人氏?”范文从并没有惧于天子威严,也没有害怕赴死,而是不卑不亢的答道:“罪臣苏州人。”“你是苏州人?和苏州范仲淹家是什么关系?”朱元璋再次问道。“范文正公是微臣先祖,臣是他的十二世孙。”范文从不知道皇帝为何如此之问,老老实实的回答道。闻言朱元璋突然拿起笔,刷刷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十四个大字,然后扶起范文从,将这十四个字递给范文从。并对范文从说道:“既然你是范仲淹的子孙,看在你先祖的面子上,朕免你一死,并特旨恩准你和你的子孙免死五次。”范文从想不到,作为十二世孙的自己,在朝代更迭几百年后竟然还会因先祖贤名而得以免除死罪。莫说朝代更迭的几百年,就是在千年之外的当世,范仲淹也受到世人的敬仰与崇拜。桐庐的范仲淹纪念馆恢宏古朴,遍布山东、河南、江苏等多个省市的范仲淹纪念祠堂香火鼎沸,湖南岳阳楼门前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得书声琅琅。后世来看范仲淹文能提笔作文章,武能安邦定天下,可谓是人中龙凤,但其实他的一生都写满了苦难与艰辛,只不过他胸有丘壑、坚毅若石的在苦难中开出花朵,在艰辛中种出果实,才成就了一代范文正公。如果有一天你亲密的血亲兄弟每日饮酒作乐、挥霍无度,你去教育他们不要挥霍钱财、浪费生命时,你的血亲兄弟突然对你说:你觉得兄弟们话中有话,于是去追查事实,最后却发现原来你以为的父亲不是你的亲生父亲,你以为的兄弟不是你的血亲兄弟,冠了二十年的“朱”姓却不是自己本来的姓氏,想要认祖归宗却又被亲族害怕分割财产而拒绝。茫茫天地间,20岁的七尺男儿,身无长物,血亲宗族不认你,对你有养育之恩的朱家不再容你,你的身边只剩下一个两岁就丧夫带着你改嫁的苦命母亲。他感念朱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却不愿再寄生于他人,毅然辞别母亲和朱父前往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求学,誓要为母亲、为自己开辟出一番新的天地。应天书院作为北宋书院之首,不光藏书丰硕,有名师指点学生功课,更是不收学生学费,这对身处窘境的范仲淹来说是一个绝处逢生的好机会。有史料记载:“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在应天书院,范仲淹昼夜苦读,用尽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睡得很短,吃得很少,倦怠时就用凉水浇脸,饥饿时就以稀粥为食,五年未解衣就枕,读书之刻苦,非常人能企及。同窗好友看范仲淹如此勤俭,便带来了一桌鱼肉美食邀请范仲淹品尝,然而范仲淹对着美味佳肴却没有吃一口。同窗气愤的质问他,范仲淹回答道:“感谢你的美意,只是我已经吃惯了稀粥,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再过艰苦的日子我就会不适应,你还是拿回去吧。”这就是范仲淹,身处贫穷之境却胸有大志,甘于清贫生活,刻苦求学,面对享乐诱惑能坚守初心,不改其志。少年时代的范仲淹不光拒绝了享乐诱惑,更是放弃了可以窥见天子龙颜的机会。北宋真宗皇帝巡游到应天府,万人空巷,当地百姓和书院的学生们全都去街道上看皇帝巡游,只有范仲淹一人不为所动依旧在学院刻苦读书。同窗询问范仲淹为何不去看皇帝巡游,范仲淹回答道:“将来再见皇帝也不晚。”这就是范仲淹,面对再大的诱惑依然不改其志,在世人醉心于花花世界之时,他依旧怀着年少的初心独行于自己选择的独木桥。所幸苦心人天不负,寒窗苦读多年,终于在26岁那年,范仲淹科甲成功,进士及第,开启了属于他范文正公的仕途一生,他也实现了“将来再见皇帝也不晚”的誓言。我们以为科举高中的范仲淹,一定是从此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少年范仲淹由于不被范氏认可,参加科举考试之时还是不能回归本名,只能以朱说一名高中科举。高中的范仲淹想要认祖归宗,找回姓氏却依旧遭到拒绝。时值北宋官场黑暗时代,由于没有高官提携依靠,满腹才华的范仲淹却被授予安徽广德县城掌管狱讼的无品小官。面对家族的离弃和官场上的不公,范仲淹并没有被打倒,他反而挺起精神,努力工作,更是扛起继父朱家的责任,将半生凄苦的母亲接到自己身边照顾,更将自己的幼弟们全都送去书院读书(彼时范仲淹的继父朱父已去世)。范仲淹虽初入仕途却办案公允、刚正不阿,即使因为官微言轻和上司产生争执时,也能坚守初心,形成了广德县刑狱诉讼一派清明的景象。范仲淹初到广德县就发现此地文化教育落后,于是他自掏腰包聘请名士,开院教学,提倡读书,使广德县文风渐盛,从一个进士都没有到进士辈出。后来范仲淹又调任江苏东台县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的贮运、税收、专卖等工作,本来又是一个品级低微的小官,只需做好分内工作就可,可范仲淹就是心忧天下的范仲淹。到任不久后,范仲淹就发现海堤年久失修,每次大潮一来,盐场、农田、房屋都被海水淹没,百姓们流离失所甚至死伤无数。于是范仲淹多次上书自己的上司请求修筑海堤,最终在范仲淹和上司的多重努力下,朝廷决定重修海堤,但是重修海堤任务艰巨、困难重重,这一重任就落到了发起人范仲淹的头上。范仲淹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毅然的接下了这一利国利民的重任。修筑海堤随时会面临被潮水吞噬的风险,但是范仲淹反而向险而行,他亲自勘察海岸,亲自带领民工干活,最终海堤重修成功。历经雨雪冰雹、酷暑寒冬乃至多次吞人性命的海水大潮,海堤最终修筑完成,海堤边的农民和盐民也终于恢复了生产,曾外出避灾的百姓也能得以重返家园,回归安宁生活。为了感谢范仲淹帮助自己恢复家园和安宁的生活,当地的老百姓都称海堤为“范公堤”,甚至有的灾民将自己改姓为范、为范仲淹设立长生祠。身为人子,范仲淹照顾母亲,抚爱幼弟,身为人臣,范仲淹虽官阶低微却不改心忧天下其志,为百姓固守家园,开一地学风,培养人才。你做了大半辈子的文弱书生,从未到过边境,也从未参与过战争,却突然被临危受命要你领兵去抵御茹毛饮血的外族入侵,你会如何?已经年逾50岁被贬在外的范仲淹,面临的就是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艰难重任。可他却以文人之身向世人、向子孙、向北宋朝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宣布脱离宋朝,建立西夏国,从此,北宋西北边境战火不断,宋军虽然积极抵御却依旧抵不过西夏的兵强马壮,节节败退。值此朝廷危难之际,范仲淹的推崇者以及他的政敌全都推荐由范仲淹领兵去抵御西夏。整个大宋朝对范仲淹寄予厚望者有之,小人作祟望他失败战死沙场者有之。接到朝廷的政令,范仲淹没有一丝犹豫,毅然决然的领兵前往边境去抵御西夏。边境荒凉,生活苦寒,西夏残虐,宋军又节节败退,整个宋军都处于低迷状态。范仲淹心痛于将士们的牺牲,哀伤着战争的失败,又思念着远方的故土,于是在萧瑟凄凉不能和家人团圆的秋天,范仲淹写出了著名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初次领兵就吃了败仗的范仲淹没有就此消沉,也没有贪生怕死的不顾国之危难,他反而越挫越勇,吸取教训,对边境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首先稳固边防,修筑城池以及多个军事要塞,在边境形成了一条坚固的防线,以遏制西夏军的进犯。同时招揽灾民、流民以及少数民族灾民回归家园,休养生息,并对边境羌族采取招揽政策,与之签订条约,使羌族脱离西夏,为宋朝效力。对内范仲淹积极改革军队,积极提拔了狄青、郭逵、张亢等骁勇善战又长于兵法的将领,狄青后来也成为北宋第一名将。在范仲淹多重改革之下,北宋军队一改颓势,军民同心,最终击败西夏,让西夏对大宋俯首称臣。在范仲淹手中连吃败仗的西夏军队也不得不感叹一句范仲淹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们感慨道:“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这就是范仲淹,面对家国危难,他勇于担当,越挫越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以文官之身却能领兵征战沙场,以书生之力却能击退外族入侵,保家卫国。边境战场上的大获全胜,令范仲淹终于得到北宋仁宗皇帝的重用。在皇帝认可,百官举荐的情况下,范仲淹被擢升为参政知事,官拜副宰相,他的政治抱负也终于有机会得以实施。范仲淹向仁宗皇帝提出十条新政:“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这些新政内容益于百姓、益于北宋王朝,可是却剑指朝中官员,于是这些既得利益者全部反对新政,甚至污蔑范仲淹结党营私。最终,能够改变北宋王朝衰落局面的庆历新政,在北宋官场既得利益者们的包围下以失败而告终,范仲淹也被贬谪出京。庆历六年,范仲淹任河南邓州市长期间,收到了自己的知音好友、政治同盟藤子京的来信。藤子京被贬谪岳阳期间,重修岳阳楼后,想请好友范仲淹写一篇赋刻于岳阳楼,并附上一副《洞庭晚秋图》。范仲淹虽未亲临岳阳楼,却根据《洞庭晚秋图》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为国为民的先驱人士。那便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身处苦难之中,他没有失意消沉,宏图大志得以施展之时,他没有得意炫耀。身居庙堂得朝廷重用之时,他没有忘记心忧百姓,被贬谪远离朝廷之时,他没有忘记心忧朝廷。他的所有喜悲忧乐都不以个人得失为转移,反而是全部寄于天下兴亡。范仲淹的一生,出身寒门亦成贵子,一介书生胸壑十万甲兵。身为寒门孤儿,被宗族离弃,他却没能被磨难打倒,反而勤学苦读,最终科举高中。身为无品小官,官微言轻,他却没能碌碌无为就此消沉,反而廉明办案,兴办学院,更是重修海堤,拯救百姓于水火。身为一介书生,又已两鬓斑白,他却没有贪生怕死,反而肩负重任,能带领宋军驱逐外族入侵,守护家国。身为当朝宰相,变法失败又被贬谪,他却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反而挥洒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千古绝唱。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在最苦难的境遇中开出最绚烂的花朵。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绝处逢生。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在绝对不可能的绝境中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作者简介:青杏,富书作者,微博/小红书:青杏的小窝,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知乎@富叔,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