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越高,越不合群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真正的孤独,不是一个人寂寞。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心理学家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花了5年时间,跟踪调查了活跃于艺术、科学、商业及政治界的杰出人物。
通过对他们经历的梳理他发现:
这些高智商的人,在青春期阶段,都有抗拒与人接触,或被他人排斥的经历。
正因为远离人群,他们更能沉下心做事,成年后在各自领域都表现出超强的逻辑力与旺盛的创造力。
最后,他总结道:
一个人对自我的探索越深入,对外界的需求就越少,因此高智商的人反而不合群。
对他们而言,不合群并非性格上的孤僻,而是源自精神的独立。
有的人并非天生孤僻,只是同频为友。
《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有个智商极高的男孩沃兹尼亚克。
从小,他就跟别的孩子不同。
当同龄人对足球、游戏报以极大热情的时候,他时常跟在父亲身后研究各种电子元件,沉迷于新式计算机。
成年后,周围的人都开始约会,他却认为“盯着一只晶体管比跟一个姑娘眉来眼去要来得容易得多。”
也因此,他一直被排挤在同龄人的圈子外。
直到1970年秋天,他认识了乔布斯,两人志趣相投,很快便互引为知己。
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最新的电子技术,交换彼此喜爱的音乐,还制作出用于通讯的“蓝盒子”,第一次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财富。
乔布斯曾在自传里说:
“如果不是因为蓝盒子,就不会有苹果公司。沃兹教我学会了合作,我们也获得了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解决技术问题,并真的将一些发明投入生产。”
生活多许多优秀的人看似不合群,其实只是周围没有他的同类。
鲁迅平日里不苟言笑,但他与蔡元培、瞿秋白、宋庆龄、萧红等人,都相交甚笃。
莫泊桑性格孤傲,却与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等人能够相谈甚欢。
庸碌者在群体中寻找归属,聪明人只和同等层次的人深交。
磁场相通,才能互相吸引,同等能量的人,才能彼此成就。
俗人才会从众,智者永远不会随波逐流。
“当一个人真正投入到一件事当中的时候,才是取得杰出成就的关键,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独自进行。”
康德一生未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在漫长的独居岁月里创立了古典哲学体系;
能忍受离群索居的人,不是神灵,就是野兽。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