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系,肢解是最好的答案
转载自 | 巨潮WAVE
作者| 谢泽锋
被监管层接管三年后,曾在金融市场呼风唤雨的“明天系”,被彻底肢解分拆,9家被接管非银金融机构都迎来了自己的归宿。
明天系曾被称作“中国民营金融28大系族之首”,其掌门肖建华长期委身幕后,靠着隐秘代持,分散股权,20多年来操盘出一个资产以万亿计算的金融王国。
最疯狂的时候,明天系控制40多家金融公司,集齐了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租赁、期货等全牌照,染指上百家上市公司。近些年崛起的各路民营大佬,恐怕没有一人能望其项背。
甚至仅是其子公司华夏保险,都能连续两年跻身世界500强。事发前,肖建华以400亿身价位居2016年胡润百富榜第32位。
尽管明天系早已声名在外,但肖建华却如迷雾一般神秘,江湖上流传着他各种版本的传奇故事。他似乎可以完全游离在正常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利用影子公司和全牌照进行各种关联交易,获取巨大资本利益。
2022年,明天控股、肖建华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单位行贿等罪,被判罚550.3亿元,肖建华最终获刑13年。
然而,厘清明天系的版图脉络,要比审判肖建华更加复杂艰巨。
随着体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历史最为复杂的华夏人寿被国资接盘,明天系这颗潜在危害巨大的炸弹,基本被拆除。
顺利的拆弹
野蛮生长的无序时代正式终结。
处置明天系风险,丝毫不亚于海航、恒大的破产重整。
从对包商银行“精准拆弹”,到接管9家非银机构,到各自迎来自己的结局,迄今,已经走过了4年多的时间。之所以会耗时这么长时间,最重要的阻碍就是明天系中最大的一块资产——华夏人寿的处置方案悬而未决。
2022年,华夏人寿累计总保费高达2535亿元,持续位居行业第3名,仅次于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被接管前的2019年,总资产高达5873亿元,并在2019-2020年连续两年挺进世界500强,是明天系“疆域”中最大的一块拼图。
2019年末,华夏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19.5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净利润重挫68%,这也意味着其重组难度和风险系数正不断变大。
中天金融此前欲鲸吞华夏人寿,但力所不逮,掌门人前贵州首富罗玉平,因此耗尽一生积累,最终黯然收场,上市公司资不抵债无奈退市。接盘如此之大的资产,最终还是需国家队出手。
今年11月9日,新成立的瑞众人寿整体受让华夏人寿所有的资产、业务和负债。这家机构由央企、国资保险机构、保险保障基金合资发起成立,注册资本高达565亿元,这是寿险业注册资本最高的“巨无霸”险企。
来源:天眼查
如此高的资金储备,显然就是为了接盘华夏人寿做准备。该事项落定,意味着明天系这个巨型弹药库里的火苗基本被扑灭。
此前,明天系旗下的易安财险已被比亚迪收至麾下,更名为比亚迪财险;天安人寿已被中汇人寿替代,并由中央汇金持股80%,晋级为央企子公司;天安财险被申能集团接管,更名为申能财险。
相比保险牌照的抢手,明天系两家信托公司命运多舛,新华信托成为我国第一家破产清算的信托公司,清算后的不动产、债权等都难以卖出;
新时代信托要比新华信托好一些,投资者受益权受让工作比较顺利,获得了一线生机,但至今仍未等来接盘方。
券商的结局相对较好,国盛证券、国盛期货等组成的国盛金控经历了江西国资-明天系-雪松系,最终又回到江西国资体系的轮回;新时代证券被接管一年后,迎来新的生机,由中国诚通收购,升级为央企子公司序列。
银行方面,劣迹斑斑的包商银行破产清算,好在473万储户的权益都有所保障;哈尔滨银行收归黑龙江国资国有。
明天系的上市公司则呈鸟兽散,第一家上市公司黄河化工(后改名为明天科技)、爱使股份、 西水股份都已退市,华资实业仅剩下一具空壳,最终被山东神秘富豪张文国收入囊中。
眼下随着创始人深陷囹圄,明天系曲终人散,旗下各家金融机构被分割肢解,回归社会。倘若仅一家企业接盘,且防止出现金融风险和挤兑风波,并不现实。
将明天系分而化之,已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一些子公司归入央企国企序列,安全垫更加厚实,风险警报得以解除;一些企业通过市场化重组,引来新的战略投资者,并以新的面貌登陆资本市场;其余的风险极大的诸如包商银行等破产清算。
整体而言,明天系“拆弹行动”顺利收尾,风险控制良好,投资者利益有所保障。
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浮出水面。
15岁保送北京大学,30岁掌控4家上市公司,肖建华不仅是天之骄子,更是资本狂人。他的经历太过于离奇,以至于很多人对他的认知完全来源于各种都市传说。
这些真真假假的传说必然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而这些现实基础就是肖建华独特的“操盘模式”,和其所控制的、令人耸人听闻的资产规模。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明天系游走在监管的红线边缘,一步步变为畸形的“怪胎”。
国内证券行业有“一参一控”的要求,保险业对同一实际控制人参股保险公司的数量亦不超过两家,为规避政策要求,肖建华采用了代持和分散股权的隐秘手法,这也是明天系最为擅长的。
他将其称之为“网状结构”,相比“树状”股权架构,“网状股权架构是安全系数最高的。即便明天集团核心公司遭遇不测,也不至于影响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营。”
据悉,明天控股新员工入职一段时间后,集团会要求使用员工身份证注册壳公司。“成为壳公司的法人代表根本无须本人签字,就连中层干部都说不清明天系到底有1000家壳公司还是2000家。”这些壳公司就是明天系金融运作的马甲。
与此同时,肖建华培养了众多为他挡在台前的“白手套”,比如堂弟肖卫华、妻子周虹文的姐姐周丽文、李镇西、神秘凤凰系的杜力和张巍等等。
明天系及子公司分在全国各地,甚至在北京市就有不少于六处办公地点,肖建华得以长期隐藏在幕后,逃脱外界的审视。
公开的二级市场上,从黄河化工改名明天科技,爱使股份更名游久游戏,入主西水股份、华资实业,明天系利用旗下壳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塑造所谓的高科技概念“催肥”业绩,吹捧股价,套取、转移上市公司资金。
明天系操控的金控王国借助拥有银行、信托、基金、券商和产业的优势,不同金融牌照之间可以进行关联交易,银行贷款、信托募资、保险保费、相互质押、彼此关联等等。
明天系案发后,更多此前不为人知的秘密浮出水面。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就是包商银行出现了空前严重的财务与经营风险——基本处在掏空状态。包商银行天量资金被大股东占用,且长期无法还本付息。
根据包商银行接管组组长周学东在《中国金融》发表的文章,2005年至2019年的15年里,“明天系”通过旗下209家空壳公司,以347笔借款的方式套取包商银行1560亿元。这些资金最终全部成了不良贷款。
明天系的操作手法之复杂,涉及规模之庞大,令外界极为震撼。就像金融监管层所说的,“少数野蛮生长的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着较大风险,抽逃资本、循环注资、虚假注资以及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带来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传染风险。”
但即便是如此的描述,在明天系复杂周密且无所不用其极的套路面前,也显得是那么词穷。
据说,肖建华的追求就是成为中国的“JP摩根”。
但纵观他前半生的金融运作,却并没有对实体经济有太多的帮助作用——旗下各类实业上市公司的业绩长期稀烂,各种方式套出的资本被用去进行各种运作,也并未对那些有业绩、有价值的上市公司进行过什么像样的长期投资。
对于明天系,不能简单地以资本或者早年民营企业野蛮生长的“原罪”推断论来定性,因为它早已脱离所谓的原罪范畴,更多的是毫无节制的利益输送,以及对于财富欲望的无限度膨胀和无限度追求。它就像扎根于中国金融机构乃至中国经济身上的一个恶性肿瘤,忘记了其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什么,追求的只是长大,再长大,不断长大。
利欲熏心的金融市场是个修罗场,更对人性提出了极大考验,坐拥庞大版图的坐庄者,根本无法从一场又一场的金融游戏中猛醒,即便他是天纵奇才的肖建华。
“明天系”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各个子公司也迎来最终的结局,当然其中也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许多人也因此遭受重大损失。
但这些教训绝对不能白白浪费。否则,如杜牧《阿房宫赋》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轮回悲剧,也还将持续下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