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华氏911》:一种邪恶碰上另一种邪恶

《华氏911》:一种邪恶碰上另一种邪恶

纪录片


失去儿子的母亲莱拉想去白宫,却在白宫门前看到了一位伊拉克母亲,在她的愤怒和呼喊中,是摆放在那儿的大幅照片,照片上就是在伊拉克战争中死去的孩子,画面触目惊心,呼喊声嘶力竭。


她和她,来自不同的国家,甚至是战争中对立的国家,却都是母亲,都是失去了孩子的母亲,都在谴责战争,都以相同的方式表达悲伤。莱拉终于没有走进白宫,一旁的女人拦住她,对她会所的一句话是:“要怪就怪基地组织。”可是莱拉在离开之后对着镜头说的一句话是:“不是基地组织派他去战场的。”


《华氏911》:一种邪恶碰上另一种邪恶


作者:五行缺水

编辑:张劳动


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在迈克尔·摩尔看来,就是一场入侵,2003年3月19日,对于伊拉克人们来说,这是一个邪恶的夜晚,他们或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或者正在街上行走和玩耍,但是那一枚枚刻着美国国家符号的炮弹在身边爆炸,瞬间,巴格达的笑声被淹没,漆黑的夜晚被吞噬,一个孩子从滑梯上滑下,面带微笑却无声地死去。


火光冲天,哀鸿遍野,炮火击碎了伊拉克人平静的生活,“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这是美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而他们的大炮,他们的子弹对准的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从没有攻击过美国的国家,一个从没有威胁过要攻击美国的国家,一个从没有杀害美国人的国家。”




串定语之后得这个国家,被美国定义为恐怖主义,这是民主和正义的战争,还是一场大屠杀?这是“人性的关怀”,还是另一种邪恶?“我们攻击的准确性是非常惊人的,任何地点的物体都能被准确辨认。


多一点注意,就会有人权的保障。”在拉姆斯菲尔德对外宣称的“精确瞄准目标的打击下”,却是伊拉克手无寸铁平民的死亡,死亡的孩子,哭泣的父亲,咒骂的母亲,“请求神帮我们向他们报复。”她对着苍天喊道,但是没有回应,有的只是远处仍在爆炸的炸弹,“被烧掉的不只是房子,还有人的血肉之躯和人性。”战争中司空见怪的鲜血淋漓,在母亲悲伤的愤怒和无力的祈祷中,仍让人感到恐惧。


是的,对于美国,对于布什政府来说,伊拉克是邪恶的象征,萨达姆是邪恶的象征,因为他们拥有杀伤性武器,拥有化学武器,拥有独裁和专制,因为他们和基地组织有着亲密的联系,因为“他们讨厌我们的自由”。


那个夜晚,对于伊拉克人民来说,是噩梦的开始,而对于布什政府,却像是一场搞笑的化妆舞会,在宣布对伊拉克进行袭击的电视讲话前,布什坐在白宫里,坐在美国国旗前,而化妆人员在为他做最后的修饰,布什轻松地看着镜头,还露出狡黠的表情,仿佛在他面前的不是战争,而是一个充满娱乐情调的舞台,10,9,8,7……的倒计时之后,入侵战争拉开了帷幕,新的恐怖拉开了帷幕。




而这样的战争在布什看来,只不过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只不过是那场消灭塔利班的阿富汗战争之后的又一次正义之战,又一次为了维护美国利益和美国人民安全的爱国战争。


战争或者只是一个借口,而一切的指向都回归到两年前的那场被完全定义为“恐怖主义”的911爆炸——这是美国本土遭受的最大袭击,事件造成3000多人死亡。这是恐怖的一天,这是黑暗的一天,在没有任何画面的镜头里,只有混杂的声音,飞机的轰鸣和撞击,尖叫和哭泣,此起彼伏的警报声……声音淹没了画面,黑暗成为这一天的唯一颜色,在一分钟的黑暗之后,镜头前出现的是哭泣的脸,是仰天惊愕的脸,是奔跑逃命的人,是如灵魂飘散的纸片,是蜡烛燃烧着的祭奠墙。这一天的恐怖写在每一个美国人的脸上,但是在爆炸的那一刻,美国总统布什却坐车前往一个学校,甚至,“当他被告知世界贸易中心遭遇了一次八年前恐怖分子就开始策划的一次袭击时,布什先生决定继续前往学校,不想错过这个在公众面前露脸的机会。” 



学校、孩子、欢笑,完全是911之外的表情,三分钟过去了,布什还是坐在那里,脸上的表情凝重起来,但是他没有起身,甚至给孩子们读《我的山羊宠物》;七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人站起来,而对于布什来说,似乎只在内心深处开始复杂的猜测:“他是否在想自己认错了朋友?到底是谁陷害了我?是萨达姆,还是塔利班?”



这实在是一种讽喻,荒谬的解读背后是对于布什政府真相内幕的讽刺。在迈克尔·摩尔看来,2000年竞选上台的布什就是一个充满了欺骗的总统,那场转折性的竞选就像是一个梦,“奇迹正在发生,这是梦吗?或者是真的。”这是最先的开场,以一个梦的譬喻揭开了布什走向总统宝座的荒谬性,这像是一个政治滑稽戏,佛罗里达州的那场选举最终变成了布什反击的决定性胜利,“最高法院决定了结果,而不是美国人民。”


这便是梦,这也便是事实,而有色人种的抗议永远得不到参议员的支持,尽管是“书面形式”,尽管“有压倒性的证据”,尽管有众多众议员的签名,尽管代表成千上万的非裔选民,但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这是荒谬的开始,就像布什宣誓就任那天的天气一样,充满了糟糕的气氛,而他的这一庆祝游行变成了示威游行,“没有哪个总统有过如此尴尬的情景。”而在就任总统之后,一身轻松的布什却是去度假,去打高尔夫,去德克萨斯当牛仔,去佛罗里达看兄弟,“工作,只要有电话、传真和爱就可以了。”

而在一年之后,当911成为美国最黑暗的一天的时候,关于布什家族和本·拉登家族的微妙关系也慢慢浮出水面。为什么911后国会会阻止事件的调查,为什么所有飞机停飞而本拉登家族却可以离开美国?

如果要揭开这个内幕,就必须从1972年布什当飞行员时被涂改的档案说起。因为体检没有过关,布什被淘汰,但是在后来的档案中这一纪录被更改,同时被更改的还有一起被淘汰的贝夫,贝夫是本拉登家族在德克萨斯州投资的金融管理人,而布什曾经和他是好朋友,他当然给布什一些投资机会,而当初在老布什的时代,那家和本拉登家族有关的卡莱尔公司就是美国第11大武器供应商,这就是为什么老布什在任期间频频访问沙特,而在美国经济中,沙特王族的投资就占了7%,沙特班德尔王子是美国境内保护得最好得外国使节,6个人的守护服务似乎维系着那7%的投资,甚至班德尔王子还用了布什家族的小名:班德尔·布什。就在911之后的第三天晚上,布什还在白宫宴请了他,而他们谈笑位置的对面,就是911事件中不满瓦砾的五角大楼。


这又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只不过在国家主义的旗帜下,布什家族的黑幕完全可以被掩盖起来,而当911最终成为美国人的噩梦时,布什当然很容易将矛头对准所谓的恐怖主义。“我是个战争总统”,布什说,而对于参与了阿富汗战争、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的美国政府来说,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恐怖主义,但是在更大范围内却制造了新的恐怖主义。那些混乱的不明确的信息都被贴上了“恐怖主义”的标签,911之后的出现的保险屋、逃生降落伞像是民众对于安全的应景之举,更像是商人在消费民众的恐怖情绪。但是对于政府来说,却是另一种“非常巧妙和丑陋”的行动计划。

在参议员选举中甚至被死去的人击败的阿斯阔夫,在美国政府任职司法部长,想到的一个安全性的保护措施,就是直接搜索民众的各种记录,“放弃自由对付恐怖主义”,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可行的权宜之计,但是在这个措施实施最终变成爱国法案时,很多人似乎变成了潜在的“恐怖分子”,恐怖主义在泛化,恐惧在扩散,和平会的人员里潜入了国家密探,退休电话工人因为骂了布什混蛋而遭到FBI的调查,甚至孩子的母乳也需要通过安检。“美国人民让我来监督。”这便是这一爱国法案背后的荒谬逻辑,而这份爱国法案,很多国会议员甚至从来没有读到过,当迈克尔·摩尔开着汽车,在大喇叭里高声读着这份法案时,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了布什的脸上。


自由的言论被践踏,爱国法案成了街头通知,这荒谬的背后却是国家新的恐怖主义,一个国家可以为沙特王子提供六个人的特殊服务,却在俄勒冈州边境只派一个士兵坚守,社区提供帮助的电话却总是遇到故障,这便是911之后美国的侧影,而随着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爆发,曾经充满爱国精神的美国人开始质疑,而恐惧最深的无疑是那些直接面对战争的士兵。当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取得胜利的时候,在巴格达,一枚炮弹在两名美军士兵中间爆炸,而伊拉克不断发生的自杀式爆炸事件中,很多也开始针对那里的美国士兵,被吊起,被火烧,帮助伊拉克却变成了直接的敌人,这或许就是战争的残酷。“你在杀人的时候会伤害自己的灵魂。”很多曾经热衷于爱国主义的士兵开始感受到折磨,他们也会受伤,也会失去双手,也会死亡,而随着战争的深入,伊拉克对美国的仇恨与日俱增。


但是,这场战争在消灭个体的肉体,摧残个体的精神的同时,却让很多的财团大发战争财,重建伊拉克变成了大企业如何赚到更多钱的机会,而这其中也不乏和布什家族有联系的财团。而这种爱国精神的荒谬在国会议员拒绝送自己的孩子上战场中表现得更为充分,似乎只有一个议员将孩子送到战场上,进行所谓的“解放”,而迈克尔·摩尔到国会山上分发参军的小册子时,那些议员纷纷躲开,对于他们来说,战争在遥远的伊拉克,在和自身利益无关的伊拉克,所以上战场的永远是“他们”:“我一直对于那些被迫生活在城市最差地段的人们感到惊讶,他们上的是最差的学校,生活得最艰难,但他们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保卫那令他们受苦受难的系统。他们去服役,所以我们就不必去,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而让我们获得自由。他们给我们的礼物是非凡的。”

  
他们在战场中,他们代表着“我们”,他们面对恐怖主义和死亡,所以当一种邪恶行为碰上了另一种邪恶行为,是更深的恐惧,是更可怕的死亡,而这一场被冠以“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只不过是布什政府在用正义掩盖的黑幕,用民主掩饰的荒谬:“在原理上,战争的原因总是为了掩盖社会里迫切的需求救喊声,这场战争是执政阶层用来对付他们自己的人民的,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要赢亚洲或东亚,而是为了保护现
有的社会制度。”所以“华氏911”的意义,就在于那写在美国历史上的黑暗数字变成了一种温度的寓意,这是自由的燃点,当用恐怖对抗恐怖,当以战争反对战争,燃烧的就可能是真正的愤怒。





导演: 迈克尔·摩尔
编剧: 迈克尔·摩尔
类型: 纪录片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阿拉伯语
上映日期: 2004-05-17(戛纳电影节) / 2004-06-25(美国)
片长: 122 分钟
又名: 华氏九一一 / 华氏911


影片介绍:


一部记述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情势的纪录片。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乔治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而他和本•拉登之间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片中用真实的历史场景,从某个侧面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


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一起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除了关注美国国内,镜头也对准了伊拉克战场。厌倦了战争的美国士兵、被耻笑的伊拉克俘虏、饱受战乱之苦的当地人民,人人都在这场战争遭受着不同的痛苦和煎熬。美军家中的善良母亲,准备去前线服役的热血青年,都对布什的政策、对伊拉克战争,开始沉重的思考。



迈克尔·摩尔,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创作方向多为社会时事题材。早前在弗林特完成新闻学的学业,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射击等爱好,还赢得过一次射击竞赛。在大学时,迈克尔进入校报并成为一名编辑,由此开始他的新闻职业,并靠玩宾戈游戏(bingogames)攒够了他第一部电影《大亨与我》 (1989年)的预算。《大亨与我》的背景是通用汽车公司大幅裁员而全面衰败,同时还造成四万人失业。迈克尔以此片质问大企业,用事实撕开他们的正人君子的假象。


2002年,他导演的《科伦拜恩的保龄》再次抛出重磅炸弹:这部探讨美国枪支管制的纪录片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为摩尔赢得一个奥斯卡和国际性的声誉。美国政府也相当忌惮这个“刺儿头”。2004年,又一部《华氏911》问世,这部夺得戛纳金棕榈的纪录片毫不客气地涮了一把美国总统小布什。迈克尔敢于直面强势、披露真实的勇气为人称道,同时也使他赢得了一大批追随者。2007年他又推出佳作《神经病人》,大胆揭露美国医疗制度的黑幕。2009年他与斯瓦辛格联手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荣获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小金狮奖。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email protected]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国产剧最混蛋的女主,让她碰上了达拉斯大降温 气温或将低于40华氏度 这些防护要做好!《从0到1》之后,蒂尔为何成为硅谷逆行者?神回复:一个很黄,另一个更黄!惊呆!23岁SF小伙半夜枪杀亲爸和继母!直播犯罪现场,又帮11岁妹妹拨通911…“邪恶”悖论:多重宇宙理论对有神论的挑战“每次买腾讯都碰上腾讯回购” 段永平再加仓腾讯 碰上腾讯年内第75次回购终于,李宁也碰上了它韭菜们的“逆鳞”大话三国91:一场由装x引发的惨案《海的尽头是草原》:所有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甘宇获救,罗永回家:一对母子重逢,另一对永别《灵与岛》:一次对纪录片和观众的“挑衅”南法行: 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摩纳哥网飞新剧《苏里南》:一口气浪费三个影帝在加拿大这8类债务问题人人可能碰上!税、买房、做生意,政府居然有政策帮你臨文徵明水墨之十五——雨後之榆!《任何一个星期二》:一个“圈内人”眼中的美国政治《与艺术沾边961》月轮天《百年孤独》: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是从享受孤独开始的悲催多伦多房东碰上"专业"老赖租客,损失13,000元却毫无办法!28岁自媒体人创业实现财富自由,扬言挑战《华尔街日报》理查德·埃文斯探秘霍布斯鲍姆:一个历史学家如何写另一个历史学家的传记?| 专访黑塞《悉达多》:一个人真正的觉醒,是繁华阅尽、然后淡然自由职业的另一面:离开传统工作岗位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必须的决定看电视连续剧《杠杆》没有一个女孩的电脑是安全的!邪恶组织窃取裸照、散布江湖奸杀令安倍晋三遇刺的次生灾害《瓦尔登湖》:一个人能抛弃的东西越多,就越是富有[汽车] 9月11日聊911——992 cabriolet 选车/订车/用车一年分享傅雷催孩子练琴的样子,简直就是世界上另一个我京东双11红包雨,最高11111元红包!100%中奖!《玫瑰之战》:“中女危机”的另一种解法错过等一年!《战地1》骨折!《主播女孩重度依赖》《莫塔守山人》新史低!《披荆斩棘》:一个舞台工业化2.0样本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