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酒也致命!超50万中国人大样本显示,饮酒没有“安全量”!每周多喝100g,死亡风险高18%
气温如跳水般骤降,冬天来临的实感越发强烈。天气寒冷,人们越发贪恋温暖的东西,喝一壶温热的好酒不失为一种享受。
冬季饮酒并非现当代才有的习惯。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已逾三千年之久。回首过去,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千古绝唱,在风雪飘飞的夜晚邀请好友前来喝酒、互诉衷肠。
当然,如今人们对饮酒的热情更是丝毫未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圣诞季,冒着热气的热红酒成了冬季出门的“时尚单品”之一,甚至夜晚的大街上都弥漫着温暖的酒香;而夏日的烧烤配啤酒的套餐,也随着天气转凉变成了火锅加白酒。
虽然人们常说“小酌怡情”,但真实情况果真如此?近日的这项研究可能要扫大家的兴了。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调查了超50万中国人数据后发现,较高的酒精摄入量增加了中国男性总体死亡和主要疾病的风险。
具体来说,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显示,饮酒量与多种疾病因素的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而非U型。即每周每多喝100g,男性参与者的全因死亡将随之升高18%。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于前瞻性研究的meta分析报告显示,适度饮酒者的总体死亡风险较低,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因此,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认为“每天饮用1-2杯酒是普通人的安全饮酒量”。
但众所周知,东亚人群中存在两种常见的基因变异(ALDH2-rs671和ADH1B-rs1229984)。这两种突变的基因改变了参与酒精代谢的酶的功能,导致东亚人对于酒精的耐受性和能喝的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在爱饮酒的中国人中,饮酒量究竟会如何影响特定疾病的死亡率呢?
为了得到更具参考价值的结论,研究者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中收集到了512,724名中国成年参与者。
基于自我报告的饮酒模式,参与者被分为四类:当前饮酒者(过去一年中大多数周都饮酒)、未饮酒者(过去一年中未饮酒且大多数周均未饮酒)、偶尔饮酒者(过去一年中偶尔饮酒且大多数周不饮酒)和前饮酒者(过去一年中偶尔或几乎不喝,但之前经常饮酒)。
同时,根据饮酒频率、摄入量以及酒精类型,当前饮酒者又被细分为:男性<140g/周、140–279g/周、280–419g/周和≥420g/周;女性<70g/周和≥70g/周。
统计数据显示,有69,900名男性属于当前饮酒者,几乎每周都有饮酒的习惯,占比达到33.3%;另有37.7%有偶尔饮酒的习惯。
在全部的超50万人中,共记录到56,550例死亡。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两者加起来占比达到72.5%。此外,死于呼吸道疾病和非医疗原因的共占16.1%。
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教育、家庭收入等多风险因素后发现,男性中自我报告的饮酒量与主要疾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J型或U型关联,即前饮酒者、非饮酒者和重度饮酒者的因多种疾病而死亡的风险远高于偶尔或适量饮酒者。
类似的关联也出现在全因死亡风险中。与不饮酒和前饮酒者相比,当前偶尔和经常饮酒者的预计存活率也更高。
但如果单看当前饮酒者的话,死亡风险会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具体来说,当每周的酒精摄入量每增加100g时,男性参与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15%,而因心血管疾病、癌症、肝脏疾病、其他医疗原因以及非医疗原因所致的死亡风险分别升高19%、18%、51%、12%和15%。
就具体死因来说,经常性饮酒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类型、食道癌/肝癌/胃癌、酒精性肝病和肝硬化以及自残的风险较高有关。
既然在全部人群中存在J型或U型关联,那是否和以往的认知一致:小酌真怡情?适量饮酒反而对身体健康存在一定好处呢?
然而,当使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之后,情况却大相径庭——线性增长取代了原本的J型或U型关联。也就是说,在目前饮酒者中,全因死亡风险以剂量-反应的方式增加,且即使在低剂量时也不存在阈值。
在记录了基因型的参与者中使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后得到,全因和多疾病的死亡风险会随着酒精摄入量增加而线性增加。
具体来说,当每周每多饮用100g酒精,男性参与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将升高15%,罹患肝脏疾病而死亡的风险增加31%,以及全因死亡风险升高7%。但与呼吸道、其他医疗或非医疗死亡原因无关。
因此,值得大家提高警惕的是:饮酒没有安全线!只要开始饮酒,就是对健康损害的开始。
事实上,在整个队列中女性的酒精消费量非常低,可与男性进行对比来评估遗传变异的多效性。研究发现,即使使用与男性相同的基因型区域类别,女性中也没有特定原因死亡的过度风险。这有力地支持了心血管疾病、癌症、肝脏疾病和男性总死亡的过度风险是由酒精本身造成的,而不是遗传。
因此,这项针对中国人群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饮酒量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增加的关系,而非J型或U型。换言之,适度饮酒可能并不存在积极的健康效应,尤其是中风、癌症、肝脏疾病以及全因死亡。鉴于中国女性的低酒精摄入量的分析表明,男性的过度死亡危害是因酒精本身,而不是遗传多效性。
再次提醒大家:饮酒真没有安全阈值,还是不喝为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