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过往,新的一年带来新气象,不妨从告别自我内耗开始——修心,为2024年带来全新的精神力量,修炼内心的强大,诸事从容。
时局动荡不安,王阳明曾说:“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面对失意时,王阳明曾说:“心即是理,无所不包。”很多事情可能并不糟糕,而是取决于如何想。
王阳明的一生从“天才少年”到仕途失意,被贬。在跌宕起伏中,他“龙场悟道“,正是通过心学重新认识自己。心学,正是向内探寻,重新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摒弃内心的杂念,专注自我。
王阳明被称为“千古故人,后无来者”,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后通过“知行合一”,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拥有了足以改变天下的力量。
现代社会中,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感到忙乱不堪,事情做得一团糟,自己也感到疲惫不堪、焦虑不安?原因在于,往往是因为我们的心太急切,盯着物质世界的金钱、名声,丢失了宁静,迷失自我,反而无法全身心地专注于工作和生活。王阳明说:“只有把握好自己,才能把握好世界。”他提倡要放下得失心,专注于当下的行动和努力,只顾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计较结果,才能做到事事皆顺利、心境透明。王阳明一生的智慧凝结于“心学”,于《传习录》中提出“凡知觉处便是心”,心并不只是身上的一块血肉,感知“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能知能觉”的才是你心灵所在。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两者不可分割。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目标。提出“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人的七种情感(喜、怒、哀、乐、爱、憎、欲)是良知发挥作用的表现,不能将其分为善恶,但不可执着其中任何一种情感。《传习录》作为一本哲学著作,“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此书记载了王阳明及门人弟子间的的语录和论学书信。其中所凝结的心学智慧,值得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品悟。这一次,「为你读诗」有幸邀请到杜保瑞老师,带来王阳明与《传习录》21天共读,我们将通过杜保瑞老师的4讲亲授直播课+「为你读诗」主笔湘人彭二每日伴读小课,带你真正进入修心之旅。如报名咨询,可加客服:thepoemforyou06011. 本产品为付费共读营内容,购买成功后,即可永久学习该课程所有内容。2.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购买成功,概不退款,请理解。3. 订阅成功后,请关注「为你读诗·诗意学园」,在公众号底栏找到“进入学园”,点击选择“我的已购”,即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