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不肯去幼儿园,越安慰越哭,过来人教你几招
最近大家都在“热烈欢送”神兽归笼,但有一部分家长每天都要经历一番苦战,因为孩子正犯“上学困难症”。
我们家笼包当年就属于一直哭、一直拒绝去幼儿园的宝宝,当时也收到大家的很多留言分享,让我看到了人类幼崽行为的多样性:
有和笼包一样,哭到远近闻名的:
有为“成大事”坚强隐忍的:
还有压根不知道别人哭个啥的:
现在这些小朋友都已经长大了,而我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分离焦虑也有更深的体会,今天再和各位聊聊。
孩子每天上学都哭,父母肯定揪心。
尤其是看到别的孩子都开开心心,大家不免会陷入焦虑,忍不住发出灵魂拷问:
我们家孩子是不是性格有问题?
是不是适应能力太差了?
是不是因为没有上托班/早教...
对比起家长的精神内耗,孩子的表现反而可圈可点,往往是爸爸妈妈一走就不哭了,在幼儿园玩得好、吃得香,还认识了新朋友。
朋友们,先不哭,干饭去~
其实我们设身处地想想,很多孩子还是第一次离开家人在陌生的环境生活,想想我们自己刚换新的工作、或到了新的城市生活的感受,这样能理解孩子了。
如果孩子完全没有不适应,我们可能又想这娃是不是心太大了。
通常性格内向、慢热的宝宝的情绪反应会大一些;性格外放、热情的孩子会淡定一些,而且容易被新事物转移注意力。
但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哭也不代表孩子性格弱或者能力差。
相反,很多开始哭得很厉害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调节,对幼儿园的环境和规则都会适应得更好,甚至比那些从来不哭的孩子交到更多朋友,我们家笼包就是一个例子。
但总是哭也不是办法,我们要怎么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呢?
不少家长第一反应是否定孩子的想法,让他们打消这样的念头,例如说:
“小朋友不能不上幼儿园的。”
“不许哭,不上幼儿园就是坏孩子!”
这时孩子会哭得更厉害。
其实对于孩子的这些负面情绪,我们与其去“堵”,不如去“疏”。
因为这些负面想法,并不会因为你的否定而消失,可能反而会更加强烈。
孩子也会因为得不到理解而更加沮丧,或是潜移默化认为消极情绪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从心理学角度,我们更希望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而不是把自己的情绪压抑得死死的。
所以孩子说不想上幼儿园,我们要做的是表达出共情和接纳。
“共情”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有时候会发现这招好像并没那么好用,越是安慰,宝宝哭得越厉害,可能是因为我们用的是“假共情”。
比如我们对宝宝说:
“我知道你不想上幼儿园,但是幼儿园其实是很好玩的地方,有很多小朋友跟你在一起,也有很多玩具和游戏玩,我们开心点,不用哭的。”
有句话说:“但是”以前的都是废话,孩子也能听出来,这句话还是一顿输出,透露的依然是对孩子的要求,希望孩子尽快从情绪中出来,不要再哭了。
其实“共情”没那么难,很多关于沟通的书都告诉我们,共情的内核是“倾听”。
上面那句话我们可以换种方式说,把祈使句改为疑问句: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想哭也是没关系的,你要不要也和我说说,上幼儿园有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呀?”
这样的话,那孩子就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从而更容易冷静下来,向爸爸妈妈吐露心声。
像当时笼包哭闹不想去幼儿园,他也会告诉我他不喜欢幼儿园的地方,比如:
老师比较严厉,规矩比较多;
自己在学校吃饭吃得慢,被老师批评;
上课玩积木的时候,自己总是搭不出来,很不喜欢这样;
虽然笼包在讲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哭,但把这些苦水吐出来以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明显感觉到他心情平复了不少,似乎也在自己消化这些困难了。
从心理学角度,很多情绪上的困扰如果能“说出来”,就已经好一半了。
孩子把问题说出来,等于把这些感性认识的、模糊而可怕的困难,变成理性认识的、可以克服的困难。
而我们大人知道原因后,事情就好办了:
比如吃饭和搭积木的问题,我当时特别买了跟学校一样的餐盘跟积木回来,跟笼包说我们可以在家里也“练习”一下。
又比如活动课爬绳网总是不敢爬,我们周末就带他去“偷练武功”:
其实这些所谓的练习,是将孩子感到陌生和抗拒的事物,在父母的陪伴下多多尝试体验,这样孩子们在幼儿园再次碰到的时候,会多出一份“嘿嘿,这题我会”的亲切感。
另外,那段时间我也不时给笼包分享我小时候上幼儿园的同款经历:
例如爸爸小时候刚上幼儿园那时,会经常想妈妈所以哭,而你现在只是上学前会哭,听老师说进到教室后就没再哭了,比爸爸适应得还要好。爸爸那时也是吃饭特别慢,到大班的时候还是经常吃到人家都上床睡中午觉了,我还要站在走廊把饭给吃完。
而对于爸爸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笼包每次都听得很认真,有时还会“反向安慰”我。
人类幼崽行为千差万别,但不愿去幼儿园的原因都是相似的,最常见的除了分离焦虑,就是社交上的孤独感,简称没朋友。
像我们家笼包小班下学期转了幼儿园,那时不仅要重新适应环境,而且班里其他孩子都是老熟人了,他作为一个性格内向慢热的新同学,一开始很难融入,一直都不太敢说话或是和其他小朋友玩。
幸好交朋友这件事我们还是可以助一臂之力的。
比如在周末的时候,在家群里组织小活动邀请大家参加,找个公园一起逛逛、找个大草地野餐疯玩、或是相约去图书馆等等。
孩子们在校外有个轻松的环境来互动,对建立友谊很有帮助。
有家长陪伴孩子会更自信,而且孩子见到家长们也是从一脸尴尬逐渐打成一片,也会更容易敞开心扉。
别看现在孩子像狗皮膏药那样贴在我们身上,很快他们就会发现,最聊得来玩的开的还是同龄的好朋友。
因为跟同龄小伙伴会有更多共同语言和兴趣点,就像孩子有时候发现了什么好玩的新鲜事,都巴不得想要赶紧回幼儿园跟好朋友分享。所以就算觉得幼儿园无聊,但只要有好朋友在,整个校园生活会立马变得开心有趣。
所以如果孩子抗拒上学,大家不妨也行动起来,为孩子结交朋友提供些助力,一旦孩子在班里有亲密的玩伴,就真不用担心他们会不想上幼儿园了。
入园这段时间对于大人和宝宝都挺煎熬的,但经过适应环境和交新朋友的背水一战,孩子的能力也会突飞猛进。
回过头想,笼包除了小班入园时哭,到了中班大班也还会在午觉睡不着时、妈妈出差想妈妈时哭,而这些情绪最后都是靠自己一点点消解的。
而笼包向我们求助的诸如老师太严厉、不会爬梯子的难题,也只是他往后遇到的许许多多困难的一小部分,而大多数困难也都是他自己去学习应对的。
所以成长的难题不计其数,孩子的小宇宙也超乎想象。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大家有什么孩子的经历想分享吗?留言区见!
更多干货
点击上面文章链接可查看更多干货热文,或在我公众号回复“目录”查看所有文章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