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40块钱她被性侵了”:信不过大人,让孩子错上加错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点上方▶即可收听主播千千朗读音频
音乐:Larkster Quartet-Autumn in New York
歌曲:Men I Trust-Girl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千万别告诉我爸妈”
在抖音上看到过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被冤枉偷了同学的手表,被要求赔40块钱。她不敢告诉父母这件事,在家里的楼下迟迟不敢上去。
一位邻居老大爷对她说,你来我家吧,我给你40块钱。她跟着老大爷走进家门,接着就是万丈深渊。
她被性侵了,还因此怀孕,被学校退学。
就因为40块钱,她的人生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这个老人纵然是罪不可恕,这里不作过多地讨论。可是女孩做出选择背后的原因,却藏着无数心酸。
孩子的思考模式,不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如果迎来的可能是父母的责骂,讽刺,这无异于被抛弃,被嫌弃。
即使说实话父母也未必会打骂她,可是她却没有信任父母的底气。也许是曾经类似的经历,也许是平时不被接纳的体验,让小女孩犹豫着不敢踏出信任的那一步。
这样的事情,其实一直在发生着。无数孩子在面临着他们认为天大的“挫折”,无数孩子在用力埋藏自己的秘密,无数孩子在生死的边缘挣扎。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千万不能告诉我爸妈”,而不是“我可以求助我爸妈”。
2019年,杭州市江干区的一个住宅楼发生火灾,当时房间里13岁的小女孩发现冒烟后,怕被父母批评,她选择关上了门,来到客厅睡觉。
家长闻到异味时,火势已经燃烧起来,经过救援后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13岁的孩子肯定知道着火的后果,等待事发的那段时间,她的内心也一定十分煎熬。
父母的责骂会激发起孩子内心的羞耻感,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糟糕和不堪的。在悲伤郁闷的时候,人会选择发泄,而在感到羞耻的时候人往往会选择隐藏。
孩子隐藏起自己的心事,隐藏起那些令自己觉得羞耻的事情,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被责骂”。
长期对父母的失望、不信任,让孩子把自己包裹起来,宁愿自己尝试“恶果”,宁愿被痛苦吞噬,也不愿被最亲近的人伤害。
“我信不过大人”
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不跟家长求助,只能用更糟糕的结果来掩盖现有的错误。
南京一位9岁的小男孩,因打碎学校玻璃,怕被家长惩罚,深思熟虑了三天之后,留下遗书便从高楼跳了下去。
“我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还有好多字都不会写的年纪,因为一块玻璃,走上了绝路。
孩子对父母的期待,是希望父母对自己无条件的爱,即使做了错事,即使挨骂挨打之后,父母依然是爱自己的。
可是,往往父母给孩子的,都是有条件的爱。孩子考得好,懂事乖巧,就把孩子视如珍宝;如果孩子考得不好,或者调皮捣蛋做错事,就表现出“我不喜欢你”的架势。
《金牌调解》中,有一位30岁的男子事事不顺,患上了抑郁症,多次想要自杀。
说到他最放不下的那些事,不是离婚,也不是事业重创,而是小学时候老师打他,打得非常严重。当他向父母求助的时候,父母还会再打他一顿。
妈妈说,我就觉得一定是他做得不对,要是做得好的话,老师怎么会批评他。
伤害孩子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父母的那句“你不够好”。
遇到事情的时候,孩子心里非常清楚,这样的事会让父母开心,那样的事会让父母失望。
父母不知道的话,自己还能维持一个好孩子的形象。父母一旦知道,可能就是责骂,和“你很糟糕”的暗示,以及日后的岁月里,一言不合就拿出来翻旧账的指责。
“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都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如同大海,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对孩子做到包容与理解。
我们似乎天然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听话,应该乖巧懂事。
甚至有的父母,会把自己无处发泄的愤怒焦躁,投射到最没有还击能力的孩子身上。
在理智上,他们爱孩子保护孩子,可是在潜意识里,他们却想要攻击孩子,控制孩子。
“我早就说过这样不行,活该出事了吧。”
“你看你这个都不会,离开我你什么都不行吧。”
“这点事都做不好,你将来还能干什么?”
这些话经常从父母的口中说出,句句扎心,戳到孩子内心深处不被接纳的痛苦。
不管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在孩子眼里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父母的抛弃对于孩子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死亡。
“抛弃”不一定是行动上的抛弃遗弃,而是心理上、精神上、人格上的自我不再被爱。
孩子为什么遇到难处不愿意跟父母说?
因为没有人愿意和“永远正确”的人沟通,很多父母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
即使是沟通,也是黄晓明式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我有一个朋友,她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父母“先斩后奏”。她宁愿事情板上钉钉之后,再去让父母拎着耳朵骂,也不愿意提前说好。
她说,我都可以想象我父母的表情和台词,总之就是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不听他们的什么都做不好。
父母与她沟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她放弃自己的想法,听他们的。
孩子的自我不能实现,又不愿意在父母面前当个坏孩子,那就只能做一个“两面派”,一面瞒着父母,一面独自承受着痛苦。
孩子的事,不是小事
我们总觉得,孩子能有什么烦心事?生活在这个年代,要吃有吃,要穿有穿,他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就行了,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到?
可实际上,孩子的世界,只是与大人的比例不同。
你抢走了孩子的一个玩具,就像别人抢走了你的一部手机。你觉得孩子应该云淡风轻,可实际上,他们内心已经烈火煎熬。
最近,我给女儿读绘本的过程中,被一个小故事触动了,绘本的名字叫作《我不敢说,我怕被骂》。
小女孩早上穿裤袜的时候,拽了一下线头,于是裤袜上的洞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她不敢告诉妈妈,因为妈妈总是叮嘱她不要拽线头。她只能把裤袜藏起来,换一条新的裤袜。
到了学校后,她一直在想那条裤袜,怕被妈妈发现。
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她不喜欢吃的梨,她就放进了书包里,快到家的时候她想到爸爸对她说水果是我们的好朋友,要多吃水果,她就把梨扔进了垃圾桶,这样爸爸就不知道她没吃水果了。
还有她穿妈妈的衣服过家家时把衣服尿脏,吃饭的时候不想吃肉偷偷喂狗狗……这样的小秘密,都咽进她的肚子里,让她很难受,很痛苦。
这就是一个小孩子的内心,在做错事的时候,她们也非常煎熬,非常害怕,生怕被发现。
在我们大人看来,不就是一双袜子,一个梨,一件衣服的事嘛,至于吗?
而在孩子眼里,这是天大的事情。孩子想要从父母这里获得情感确认,而父母往往只能给予孩子“是非对错”的确认。
这个绘本的最后,爸爸妈妈擦干孩子的眼泪,亲吻了她的脸颊,告诉她:爸爸妈妈有时候会说你,但是你要记得,即使你做错事,我们依然爱你。这些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揣着心事过完这一天,才是让我们感到心疼的。
在父母眼里,孩子的感受比事情的对错重要,孩子感受到了被接纳,他们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
在网上看到过一首小诗:
如果前方有一条我曾经跌得面目全非的路,
而你执意想要去,
我希望我爱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告诉你不能去,
而是给你准备好最耐穿的鞋,备好雨伞。
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地很滑,
第五条街道有小偷,
告诉你,去吧,
回来家里有饭。
这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包容和接纳,允许孩子做错事,允许孩子不那么完美。在孩子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也有给孩子兜底的勇气。
即使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要求,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那也没有关系,谁的青春不迷茫啊!没有人想永远当父母的傀儡。
随着孩子长大,随着孩子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弱。
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能够让孩子知道,家里有人等你,有人爱着你,一切都还有希望。
明明想要离孩子更进一步
却说出冰冷无情伤人的话
强势、情绪化、不善于沟通的父母
容易碰上叛逆的孩子
而耐心、温和、善于沟通的爸妈
往往培养的孩子是温和、温暖的
《旅美25年博士妈妈的高效教养法》
28节精品音频课
给你28个具体而微的孩子养育方案
28招亲子沟通技巧
画云老师的课具备系统性,能让父母更好地自我觉察。
沟通前的自省、沟通时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沟通后的行为模式,整个过程,画云老师用她育儿中的亲身经历作为案例,进行透彻地讲解,深入浅出,给了很多父母启发和思考。
最科学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全面培养孩子的8大核心竞争力
原价99元
限时特惠:79元
高效亲子沟通
从容面对孩子成长的各种问题
实现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孩子更优秀,妈妈更省心!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订阅
文章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超过2000篇原创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7年陪伴,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ID:zqfxlgzs)
千千,旅游业人。梦想是和孩子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在旅行和阅读中陪孩子一起成长。公众号:成长的旅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