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靠谱吗?美大法官表态了!英法院早用起来了……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开始用AI办公了,比如文案、美工、程序员等等,但是,没想到有些法官也用上AI了。
1月1日,《彭博社》报道,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认为,人工智能将改变美国法院的运作方式。
首席大法官是美国联邦司法部门里职位最高的人,他说的话在司法界还是很有分量的。
他在2023年年终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帮助律师们获取关键信息,而法官们可能要重新理解人工智能在案件中的角色。
不过,他也安抚了一下法官们的心情,说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法官。因为庭审中的细节很重要,比如颤抖的手、语调的变化、片刻的犹豫等等,都可能和最终判决有关。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会相信人类的判断,而不是靠机器来得出结论。
有意思的是,虽然他认为法院一直都在努力适应新技术,但他本人还是喜欢手写文件,而不是用计算机。所以他对技术未来的判断很值得怀疑。
相比之下,大洋彼岸的英国,已经有法官在用GPT写裁决书了。比如,英国上诉大法官Colin Birss说,他尝试用GPT写裁决书,结果出乎意料的好,他就直接把内容放到判决里了。
之后,他联合英格兰和威尔士首席大法官Carr Walton,卷宗首席大法官Geoffrey Vos一起起草了法官使用AI的指南,英国司法机构已经正式公布出来了。
主要内容就是,允许首席大法官、高级庭长等负责司法的所有官员、员工使用AI工具,可以用在总结摘要、起草演讲稿和行政工作中,但不推荐在法律研究和法律分析中使用。因为AI可能生成虚假案例。
如果我们把这两件事合起来看,就会发现一个观念的巨大进步。实际上,法官的工作要求很高,不仅要执行严谨的审理流程,还要做出严肃的、负责任的判断,即使是起草文书也不能随意为之。
即便如此,法官们还是把AI引入到工作流程之中,说明他们已经承认AI是法官的好帮手了。
不过,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当法务工作者们都用上AI之后,也许会逐渐意识到,AI不仅在文书工作上有用,甚至有可能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判断!
前面提到的法官罗伯茨说,人类法官能够敏锐地观察到庭审中的细节,他们的判断也就更可信。
可问题是,微表情本身就存在争议。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最早提出微表情理论,认为人们在极短时间里不自觉地表现出的表情,可以用于测谎。
这就意味着,人们经过专业训练之后,就能用微表情来判断哪些人说谎了。所以,很多影视剧会把懂微表情的人塑造成会读心术的神探。
但是,微表情远远没有那么神奇,首先,人们想什么、做什么是否一定会流露出微表情本就存疑;其次,对微表情的捕捉和判断也不是严谨的科学,有很多经验因素;最后,我相信多数法官都并没有经过微表情的训练,对其他下意识动作的判断也是如此,如果都是法官本人的直觉判断,怎么能保证是准确可靠的,而不是被误导了呢?
因为不是科学,不同法官的判断往往差异巨大,这些罗伯茨都没有谈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曾经在《噪声》一书中举出不少案例。比如,1981年,研究人员邀请208位法官对16个虚拟案件做审判,结果只有3个案件达成了一致判决,但量刑还有巨大差异。一桩欺诈案中,平均刑期为8.5年,最长的却是终身监禁。
关键是,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和案件完全无关。有研究人员对法国法官在12年内的600万个判决做了研究,发现如果判决日恰好是被告的生日,法官往往会比较宽容。
也就是说,人们做决策的时候有可能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但自己可能完全意识不到,也就难以保证时时刻刻做出理性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客观的人工智能也许有潜力解决人类的认知偏差问题,至少能够帮助人们排除一些影响判断的“噪声”,给法官们提出第三方参考建议,甚至代替法官得出更加公允的判决。
我们一直在讲科技推动社会分为三个阶段:行为改变,习惯改变,观念改变。
现在,一些法官已经做出了行为改变,英国法官已经在用AI写判决书了,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
当人们长时间使用AI之后,就会慢慢成为习惯,直到离不开它。就像今天的庭审中,人们会用计算机来写案件材料,还有互联网法院,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未来也会对AI习以为常。
更值得期待的是,法官们习惯AI之后,大家看待它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到时候,AI就不是一个写材料的工具,而是可能成为AI法官助手,甚至AI法官同事。也许有一天,人们对AI法官的信任程度会超过对人类法官的,就像今天大家都接受了AI下围棋可以战胜任何人类选手一样。
当然了,能当上法官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不过,既然严肃的法官们都用上AI了,从事其他工作的人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应该赶紧用起来。
如果你还在发愁,不知道怎么用生成式AI,那就可以报名我们的前哨AI小课。
主讲人Tina已经讲解了如何用AI做图、做视频、做产品设计、分析财报等等,未来还会讲解更多AI新技术、新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就扫描下方课程海报中的二维码,报名听课吧。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1. 前哨科技特训营直播课程第四季(2023年)共50讲+,除此之外还有5节加餐+公开课。 2. 每讲承诺为1小时视频内容,实际平均时长为2小时。 3. 每周四晚八点准时直播,会员可无限次观看回放。 4. 新入会员,可以无限次回看之前所有视频课程。 5. 成为会员即可使用【AI王煜全】,最新AI大模型开发的专属科技分析助手
6. 每周组织【前哨·创新启发局】,链接科技/产业一线人士,打开技术/应用前沿视野
7. 优先获取全球科技产业一线游学、访问机会,接触科技/产业专家,获取最新、最前沿的趋势洞察,人脉链接
8.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年费订阅服务制。一经订阅概不退款,线下活动需另行支付差旅成本,请您理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