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出的“零差评”国产救命片,豆瓣8.9分都低了!
所有中国人都将一个电话号码牢记于心,因为这个号码可能在危急时刻救你一命。
多数人很幸运没有拨打过,也有人不仅拨打过,还曾乘过那辆救命的车。
没错,那个电话就是120。
很多人可能以为120只是负责将伤患送往医院的运输工具,但其实在到达医院之前的这段时间才是救命的黄金时间,被称为“院前急救”。
很多急危重症能不能活下来,就靠这段时间的抢救了。
无论贫富贵贱,生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也只有在医院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人间百态,所以很少有哪种纪录片像医疗题材这样深刻。
今天想聊的,正是一部关于120的医疗纪录片《中国救护》。
没有浮夸的叙事和滤镜,只有寻常百姓的生离死别,救命现场的目击,足以震撼人心。
中国救护
导演: 任茹
主演: 黄渤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23-09-30(中国大陆)
集数: 9
单集片长: 40分钟
《中国救护》聚焦天津、重庆、杭州三座城市一线急救工作现场,接近90天无间断拍摄,最终从1620小时的素材中选取了37个故事。
真实记录急救现场的工作状况和院前急救案例,并将医学常识、急救技巧融于整个纪录片。
让观众在感动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急救知识,目前在豆瓣也获得了8.9的高分好评。
全剧共9集,每集都设定了一个主题:“须臾人生”“心安之所”“悲喜相同”“爱的回答”……通过几个急救案例群像,组成一幅生动的人间图景。
《中国救护》第一集就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全国每天有数十万人拨通120寻求医疗救助。
尤其是那些人口超过千万的中国特大城市,120更是昼夜不停,直观说明了什么叫人世无常。
每个城市根据情况不同,在急救方面也有各自的特点。
重庆的地形地貌特别,救护难度高。
因此重庆首创视频急救系统“渝视救”。
可以通过点击短信链接,实现调度中心对报警人的面对面指导。
杭州依托互联网发展智慧程度高,首创城市救援智慧大脑。
在发生危急案例时,调度中心可通过内部网络对部分红绿灯信号进行控制,为救护车节省时间。
天津为我国目前120响应时间最快的城市之一,从接到报警,到120抵达现场,最长不超过9分钟,为了达到这个时间,天津急救中心共设置108个站点,在全国名列前茅。
常言道,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中国救护》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就像那些新闻中猝死的年轻人,原来真有人是睡一觉就没了,哪怕至亲就在同个屋檐下……
杭州的120急救中心接到一则电话,妻子早晨醒来发现老公没气了,等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发现人已经往生。
死者只有36岁,平时身体健康,从未查出有什么疾病,而且作息规律,不爱熬夜,平时下班陪陪孩子、打打游戏就睡觉。
然而,不幸就这样毫无征兆地降临在了他头上。
当急救人员赶到时,死者的妻子还在拼命为丈夫做着徒劳的心肺复苏。
但急救人员诊断后,说出了那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词:
“尸僵、尸斑都出来了。”
纪录片随后向观众科普了这个可怕的词,“尸僵”:在彻底死亡10分钟至7小时开始出现,肌肉逐渐变得强硬僵直,轻度收缩,使各关节出现固定的现象:如口不能开,颈不能弯,四肢不能屈等,哪怕只在一处出现,即可确定死亡。
突然失去爱人,死者的妻子想不通为什么昨天还健康的人,今天就没了。
她给父母打去电话,声音颤抖地重复着“快来把孩子带走”。
而一旁懵懂的孩子,还在询问“爸爸没事吧?”
连见惯了生死的医生也忍不住叹气:
确实,36岁猝死。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天津,一位中年男子的母亲陷入昏迷,他在电话中语无伦次说不清地址,急救人员好不容易找到他家,发现原来这位天津大哥喝酒了。
八十岁的老母亲昏迷在床上,他却支支吾吾说不清原因。
急救医生凭着丰富的经验才询问出,原来老人与儿子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吃了40多片艾司唑仑!
很多人不知道艾司唑仑是什么药,纪录片立马科普了。
艾司唑仑用于抗焦虑、失眠,如果过量服用会有生命危险。
急救医生好心提醒老人的儿子带点钱去医院,语无伦次的他一秒酒醒,提高音量质问医生:“你们救死扶伤还要钱?”
之后又打电话让姐姐去医院交医疗费才作罢,好像有点理解老太太为什么被气成这样了。
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自杀比例在所有年龄段中占67.2%,这个数字提醒我们,关注家中长辈的心理健康与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人与人的晚年际遇千差万别,有酗酒天津大哥这样的奇葩儿子,也有真心为老父着急的杭州女士。
杭州,一位年过90的老人上厕所时突然晕倒。
他的女儿急忙拨打了120。
急救人员赶到时,发现老人的脸色已经青紫。
医生立刻展开急救,并且告诉家属: “人已经没了,现在我们实施心肺复苏。”
言外之意,老人能不能回来,就看天意了。
几名急救人员接力按压,累得大汗淋漓。
22分钟后,奇迹出现了,老人的心率慢慢恢复!
赶紧将老人抬上救护车送医,急救人员丝毫不敢懈怠。
救护车疾驰,他们一边保持平衡,一边继续按压。
然而,刚到医院不过几分钟,老人的病情又迅速恶化。
最终,医生还是无奈地宣布了死亡。
一段紧张的急救过程,老人由死到生,再到死……众人的努力仍然抵不过命运。
世上有人拼尽全力想要活下去,可也有人自愿放弃治疗。
这是《中国救护》里最悲伤的一个故事。
晚上9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附近,一位快递小哥送餐时撞上了道路护栏,满嘴鲜血, 整个人都痛到抽搐。
急救人员急忙将他抬上救护车,小哥的手机导航还在播报订单消息。
医生说:“导航关掉算了。”
小哥低声说了句:“还有一单没送……”
到医院后,医生护士询问小哥有没有家人、朋友,他一个都说不出。
医护人员翻遍了他的手机通讯录,也找不到一个家人和朋友,全都是客户的电话。
随后他自暴自弃地说:
医生安慰小哥,让他一定要接受治疗,如果实在困难可以开通绿色通道,先帮他垫付医疗费用。
急诊绿色通道是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和流浪无主病人提供的人道服务。对于危重症需要立即抢救的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可以不用排队,直接按救治流程进入抢救室或手术室。对于意识模糊、没有家属陪伴的人员或经济困难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后由医院先行垫付治疗费用,保证最基本的救治。
大家劝了半天,小哥才答应接受救治。
但关于亲友的问题,他却始终沉默。
最后急救员好不容易在他的通讯录里,找到一个同事的电话。
通过那位同事,大家才知道小哥的身世。
16岁那年,领养他的父母抛弃了他,之后,他一直孤身一人。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刚到杭州几个月,白天做着一份体力活,晚上送外卖。
听到小哥的身世,连急救员都忍不住落泪。
命运对一些人格外残酷,外人难以想象他经历过的艰辛。
这个世界不缺少苦难,但也同样不缺少爱。
如果坚持不住了,记得大声呼救,一定有人会走向你。
就像那位帮忙叫救护车的同行大哥。
还有那位目击了车祸,留下等救护车到来,向医生反映情况的蓝衣女孩。
还有与他有着相似人生经历,耐心开导他的急救员。
以及那位凌晨从40公里外,骑电瓶车赶来医院的同事。
这其中很多人与小哥素昧平生,但他们都在关心这个陌生人的安危。
活着也许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糟糕。
常言道,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我们看到,即便没有感同身受的痛苦,也会有人性相通的悲欢。
对于24小时待命的急救医生来说,只要一息尚存,就不放弃。
这群白衣天使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一种英雄主义。
《中国救护》就是这样一部难得的纪实佳作。
在不断上演的悲喜交加里,让观众重新认识生命的可贵,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人间的生死里照见自己的聚散,从对他人的拯救中获得自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