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圆桌对谈:人口变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圆桌对谈:人口变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公众号新闻

2023年12月23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特别发起了主题为“增强教育活力 构建韧性未来”的21世纪教育论坛(2023),向大家呈现教育难题背后的深层逻辑,共同探讨解决教育难题的途径与实践,聚焦教育热点,共话教育新格局。

本文系圆桌对谈《人口变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在论坛上的主题发言实录。

人口变化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2023年出生人口可能降至800万以下,我们怎样发展不同学段的教育?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教育布局的优化调整?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出前瞻性的教育发展规划。

在刚刚结束的21世纪教育论坛(2023)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张守礼与几位与会嘉宾以“人口变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为题,从教育专家、教育政策制定者、高校教师、教育局长等多元的视角对此议题进行了剖析和探讨。其中的观点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入思考和借鉴。

圆桌论坛嘉宾

张守礼(左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

赵   丹(左三)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劳动与科技教育西部中心常务副主任

吴丽明(右三)  浙江丽水市缙云县教育局原副局长

田志磊(右二)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高   原(右一)   河南省沁阳市教育体育局局长 

王莎莎(左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人口变化对乡村教育带来了哪些影响?

张守礼:

人口变化,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影响的是学前教育领域;教育政策的方方面面需要考虑人口变化的长期趋势变量。

学前教育领域,首当其冲地受到人口变化冲击的影响,各地幼儿园的关停和撤并就是目前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这个冲击,是一个需要各个政府管理部门及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回应的难题。

中国教育发展这几十年,人口变化一直影响着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口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造成困扰中国教育几十年的留守儿童问题,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未来,在社会因素和教育的互动上,人口的缩减可能是头号问题,它会极大地影响我们教育的资源配置方式,整个教育的布局规划,和我们未来学校的形态。所以可能需要在教育政策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长期的趋势性变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 张守礼

赵丹:

人口变动背景下,相比之前撤并大多数是因为政策原因,目前小规模学校的自然消亡比例非常高,留存下来的学校,师资配置是最薄弱的地方,这对乡村教育是非常大的挑战。

人口变动背景下,特别是对于小规模学校布局的问题,我前两年做了一些调查。

对于乡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布局来讲,从建国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0年前,主要是分散布局。分散式布局村办小学,解决了乡村地区普及教育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2001年-2012年,主要是集中布局状态。2001年之后,对于村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资源浪费的状况进行了政策调整,我们国家对于乡村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撤并。

第三阶段是2012年后,主要呈现分散+集中两种形式并存。乡村学校撤并政策在具体执行时,出现一些偏差,2012年国家颁发了一个政策,谨慎撤并小规模学校,农村地区的学校数量特别是教学点的数量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回升。

近几年,也包括2021年,我们随着杨东平老师到浙江缙云调查发现,小规模学校的布局也是集中+分散的模式。

随着适龄儿童出生率下降,以及乡村家长把孩子带到城镇学校就读定居,教育城镇化率超过了一般的人口城镇化率,导致目前小规模学校的自然消亡比例非常高,由此造成小规模学校布局的分散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在山区,小规模学校的布局更加分散。存活下来的学校,师资配置,尤其是优秀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是亟待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劳动与科技教育西部中心常务副主任 赵丹

吴丽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认为乡村学校是有优势的,也正在面临着百年之未有的机遇。人口变化趋势下,小班小校将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形态。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城镇化,乡村学校数量和乡村学生数量逐渐减少,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学校撤并政策,城市学校规模和资源优势等,加剧了这一现象,带来了人们普遍对乡村学校信心不足的问题,加速了乡村学校的衰落。

然而,我认为乡村学校是有优势的,也正在面临着机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就应该是乡村教育振兴。

当前的任务是需要一批教育者,探索办适合于促进乡村振兴的乡村教育。目前及未来人口变化形势下,小班小校将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形态。我们应该在自然的小班小校里探索未来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乡村学校有很多外部环境资源优势,这是城市学校无法比的。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乡土生活需要靠乡村去延续,我总结为了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信任”。现在社会普遍信任缺失,常常说“不要跟陌生人讲话”,现在的教育措施很多是防范教育。但在乡村里,村里的孩子可以走到村里任何一个角落,是一个备受信任的环境氛围,这是乡村与生俱来的基因。

第二个关键词是“共享”。我们现在常说“卷”,那到底在“卷”什么呢?“卷”就是想占有更多的资源。然而未来社会是共享的社会,在农业社会里,比如说,我们去打一个野猪,一个人不能打,需要一群人去,打了以后没有冰箱,那就一群人分享。这是我们乡村教育的优势。

第三个关键词是“敬畏”。我们讲很多“改变自然”,创造、征服、弯道超车,起跑就要抢跑。乡村文化里的敬畏是与生俱来的基因,农业社会敬畏自然、敬畏农业,不能随意地改造。我们要看到乡村教育是处在一个机遇期。

浙江丽水市缙云县教育局原副局长 吴丽明

田志磊:

现在谈教育,更在谈教育背后系统化的问题— —人口流动、资源配置、土地财政。 

过去几十年间,乡村教育没有衰落那么快,然而土地财政因素推动着家长进城买房,有一些学校没有必要关掉的,因为种种原因也关掉了。所幸土地财政,如今已经熄火,但是留下一堆烂尾楼。

现在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未来趋势是会继续下降,有一句话就是“教育内卷是避孕套,房价高是避孕药,双管齐下才有效”,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少的,优质教育竞争激烈的省份人口出生率下降快,烂尾楼多的地区下降也快。这样的人口规律,是我们整个社会需要去考虑的。

具体到对乡村教育的影响,我特别认同吴局长刚才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比如河南,乡村教育已经在兜底了,一个学校可能五六十个孩子,几乎全是留守儿童,有的只有爷爷奶奶带着,有的患有听力障碍、孤僻症等,如果公共服务不到位,辍学情况会更加严重。

但在经济发达地区,比如浙江,乡村教育做得非常好,小班教学模式比较成熟,有学校获得教育部教育成果奖。但在这样的学校,也面临着生源减少的困境,由于人口流动等因素,孩子会跟着父母进城。

同时,对于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变化也带来另一个现象。比如浙江,学校里有一半可能是外省的孩子,此外,还有跨市的、跨区县的等等,这对公共政策的挑战是三重重置——空间、资源、学段。学龄人口这边下降那边就涨上去了,我们要面临这样的人口挑战,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田志磊

高原:

如果看不到孩子的笑脸,听不到孩子的读书声,这个乡村振兴是不全面或者不成功的。将把沁阳作为试验田,为我们中部地区乡村教育找到一条好的路径。

我来自河南沁阳市,我们面临的教育问题有两个,非常紧迫,第一是教育生态,第二是教师和校长素质。熊院长说的十大教育热点(点击此处查看热点内容) 在我们沁阳也是难点和堵点。

乡村教育发展是我们非常大的挑战,我原来在宣传部门,也深度参与过乡村振兴。如果看不到孩子的笑脸,听不到孩子的读书声,这个乡村振兴是不全面或者不成功的。我一直关注乡村教育发展,对于吴局长的探索我非常地赞同,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在这里看到趋势,把握好方向,找到突破口,把沁阳作为试验田,为我们中部地区乡村教育找到一条好的路径。

河南省沁阳市教育体育局局长 高原

如何应对现在的人口变化?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和举措?

吴丽明:

浙江缙云探索经验分享——从乡村孩子的真实生活出发!

2017年,我们在缙云做了一些探索。归纳起来,就是从乡村孩子真实生活出发,这是最重要的路径。也是出发点,亦是最终的机会。

从改变乡村孩子的真实生活出发,主要做了三个融合:

第一,学校跟村庄的融合。

我们倡导一个村庄就是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就是一个村庄。校园可以很小,但学校也可以很大,包括家园、菜园、校园。我们将村里的书记聘请为学校的副校长,让他带领村民建设我们的学校。不仅仅是村里人帮助学校建设,这个村庄里的德者和仁者更应该是我们的老师,这个村庄里有意义的事情都应该是我们的课程。

同时,将校长任命为这个村的副书记,由校长带领全校的师生一起来建设这个村庄。这个村庄的未来是谁,是这些孩子。通过参与学校建设、通过参加村民代表大会等,孩子们参与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村庄,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孩子们明白“村庄好了他就好了,他好了这个村庄才会好;我们国家好了他才好,他好了我们这个国家才好。”

第二,我们倡导学习和生活的融合。

现在孩子学习,有很多来自外部的压力,有来自老师的惩罚,有来自家长的奖励,外力过于强大把孩子的内心世界摧毁了。

我们倡导学习和生活的融合。第一是把有意义的课程,通过有意思的生活呈现出来。第二是把有意思的生活上升为有意义的课程。比如,学校里种了很多麦子,但有非常多的小鸟来吃,我们可以把处理此类问题设计成优质的生命课程。

我们倡导用孩子独特的兴趣,亲身的体验,独立的决定来学习。故此在学校课程设置上,我们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提出来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就是乡村学校的优势,小班小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比如有孩子提出来,他们觉得生病很难受,想学习和了解医学,我们可以通过乡村卫生院联结合适的医生来授课,孩子们通过学习,可以正确地面对疾病、了解疾病,积极应对疾病带来的生活挑战,这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最后,我们倡导为改变真实生活而学。

现在孩子们的学习跟真实生活没有具体关联。我们倡导为改变真实生活而学,就是倡导孩子为了改变他的家庭和班级,为了改变他的学校甚至改变他的村庄而学习。这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老师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还应该是有经验的学习者,比这个更重要的是,还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温州有一个校长说过,有钱做有钱的美景,没钱就去做有故事的美景。有钱没钱一样做事,都能做出非常好的教育来。

赵丹:

在小规模学校发展过程中,结合国外探索经验与启示,我们要抓住师资队伍建设和在地化发展路径等问题。

第一,要达成一个共识,小规模学校是未来乡村教育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已经占到了约50%的比例。小规模学校逐渐占据主体角色,县域地区对于小规模学校要有坚定的态度和举措。

第二,在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去探索它的组织变革。前几年,我们研究院在杨老师带领下,考察到一些小规模学校发展得很好。在集群和联盟的发展过程中,资源中心建设特别关键,比如在英国、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早在20世纪60、70年代的集群发展中,专门建了集群中心,配置可移动的教育设施和资源,比如实验器材、图书等,还特别设有培训教师、培训专家等,给予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

第三,在小规模学校探索高质量发展中,需要特别抓住在地化发展的机遇。人口变动带来的影响,是挑战,但更多是机遇。在平壤静宁县,有一个小规模学校,因当地很重要的农业产品是苹果,便围绕苹果这样的核心设置了课程,包括苹果的德育、耕种、种植虫害等,围绕五育进行了课程的探索,这对当地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小规模学校最薄弱和最关键的要素,是乡村教师师资建设问题,除老生常谈的编制年龄问题外,乡村文化认同,在地化专业发展路径等问题有待关注和解决。

田志磊:

构建生育友好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我针对人口讲两点,有一些地方画大饼,比如读高中免费,有的地方一出生就给一万块钱。如果二孩或者三孩的父母,公务员晋职的时候是优先考虑的,事业单位招聘要优先考虑。可以借鉴韩国仁川的做法,给一亿韩元,一步刺激到位。

张守礼:

教育各领域工作者应该持续地“吹哨”,促发教育布局的根本性措施出台。

目前人口负增长是持续热议的话题,但关于人口变化未来对教育领域的影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

研究机构、智库、媒体和专家学者等,应该多“吹哨”,让相关部门对这个问题有充分的认识,促进教育布局根本性措施的出台,解决乡村教育具体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我们在短缺和普及的话语和模式中太久了,当供需关系逆转了,面对过剩的问题,大家好像都不习惯。关于学校规模标准的界定,在普及和达标阶段,这是底线标准,但在未来过剩条件阶段,小班小校才是未来的唯一解。未来如果都改成这样的常态,就需要把标准的配置进行全面调整。


《21世纪教育洞察》是一本顺应时代变化推出的研究院内刊。其定位是,以独立、专业的视角,观察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倡导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理念,推动中国教育进步。这本刊物将传承中国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的编辑风格,聚焦教育热点、难点,为教育研究者提供公共发声的平台,为破解中国教育的“老大难"问题提供民间教育智库的方案。


扫码阅读电子版



风雨廿载,感恩每一份支持与陪伴,感恩每一份付出与收获。下一个二十年,未来更多个二十年,我们仍将勇敢前行,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参与到教育问题的解决中,遇见教育的美好未来。
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你成为研究院的月捐伙伴,用长期的信任与陪伴,支持研究院独立、专业、持续的行动,共同呵护孩子的童年和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上方图片二维码,加入月捐计划,支持研究院独立发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麻醉诱导前容量优化对诱导后低血压的影响世界经济论坛:2024量化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卡施亚普/梅内提对谈:年轻导演有想法就去做AI时代的三大能力(暨教育目标)——关于AI与教育的问答(2)挖掘乡村和美典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天堂最好是个书房芒格2022年底宝藏访谈:人类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帮助另一个人多知多智夏婳:两情难相知(四十五)东湾普莱森顿因人口变化调整学区边界6043 血壮山河 卢沟桥之变 12可怕!度假睡醒脚趾发痒 男子伤口变紫 检查竟是狼蛛偷产卵……学生在流失,乡村教育如何提质?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携手推动数字教育应用、共享与创新|聚焦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从“你图啥”到“来加入”:6年来,我在乡村看见家长与孩子的变化红色日记 管卡压 8.1-15印度将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这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负担”?李玫瑾:人性的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港漂10年的中产妈妈,揭露香港教育的真相超大特大城市名单“上新”,人口变化代表了什么?AI冲击下的商学院和对你读MBA的影响 | IESE院长对谈东村教堂雇员劝阻男子小便被割伤,脖子缝16针深度对谈:广告创意领域中 AIGC 的应用网易有道发布教育大模型重磅新品,AI 对社会最深远的影响正发生在这个领域熊丙奇:乡村教育发展的独特机遇与挑战李飞飞、吴恩达对谈:这一次,AI 冬天不会到来大师对谈|当制片人遇到几乎零预算的导演,该如何展开合作?——菲利普·博伯 x 米开朗基罗·弗兰马汀诺对谈回顾【交通安全】错过路口变道急停 无接触也负全责!我,被骗过手机睡过桥底,32岁当上乡村教师,带孩子做实验寻找光反家暴行动者万飞与侯志明对谈:被家暴者的“求助”与“自护”直播预告丨任泽平对谈周鸿祎: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数字安全不敢把数据库运行在 K8s 上?容器化对数据库性能有影响吗?华威大学尚教授:人工智能对于语言翻译领域的影响研究|收获一作论文与导师推荐信!程前翻车视频完整版:风马牛圆桌对谈杨东平 | 教育源头减负,用教育红利弥补人口红利的缺失劳柯| 维也纳印象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