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24年首篇!武汉大学李红良团队合作取得新进展

2024年首篇!武汉大学李红良团队合作取得新进展

公众号新闻

定量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技术提供了脂蛋白颗粒浓度的详细测量。代谢功能障碍通常代表一系列情况,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增加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然而,血脂与血压(BP)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该研究进行了一项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以解开并优先考虑主要脂质、脂蛋白颗粒和循环代谢物对血压和脉压(PP)的潜在因果影响。

2024年1月4日,武汉大学李红良及折志刚共同通讯在EBioMedicine (IF=11)在线发表题为”Major lipids and lipoprotein levels and risk of blood pressure elevation: a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来自UK Biobank的与主要脂质、脂蛋白颗粒和其他代谢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BP和PP的汇总数据来自成人健康与衰老遗传流行病学研究(GERA)队列。采用双样本MR和MR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MR-BMA)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排序。

遗传预测的TG是主要脂类中最可能导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升高的原因暴露,边际包含概率(MIPs)分别为0.993和0.847。在大多数脂蛋白及其含脂类(包括主要脂类)中,小密度脂蛋白(S_HDL_TG)中遗传升高的TG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相关性最强,其MIPs分别为0.416和0.39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是主要脂质中PP升高的潜在原因(HDL_C的MIP = 0.927, LDL_C的MIP = 0.718)。在亚脂蛋白中,遗传预测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颗粒最有可能对PP增加产生因果影响。总之,本研究为血脂对血压指标的因果关系提供了遗传学证据。然而,对收缩压、舒张压和PP的影响大小取决于脂质的成分和大小。了解这种潜在的关系可能会告知全面管理血脂以控制血压的潜在好处。

高血压仍然是心血管疾病(CVD)和死亡率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首先,有必要按照现行指南的建议维持正常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收缩压升高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进展的重要性增加。舒张压升高在年轻人中更常见,有可能转变为未来的收缩期高血压,是中年以下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预测因素。然而,舒张压降低与老年人和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个体的全因死亡率增加有关。

因此,脉压(PP),动脉硬度的代表,被定义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也因其重要性而被强调,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增高的PP已被批准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率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指标。控制PP水平被认为是一种独立于降低血压(BP)的新的治疗策略。由于血压的三个指标在易感人群、机制和预后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它们可能有不同的影响因素。

主要脂类对BP和PP的因果关系(图源自EBioMedicine )

血脂异常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两者共存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联合管理血压和血脂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目前关于BP和血脂异常综合治理的共识集中在主要脂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作为主要干预目标。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在LDL_C水平控制良好的患者中,仍然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残留风险。先前的研究评估高血压与常规临床化学测量的主要脂质之间的关系,报告了与LDL_C的关系不一致的结果。很少有研究探讨PP与脂质的关系。

传统的循环脂质测量方法无法区分脂蛋白的大小、浓度和亚组分,它们与收缩压、舒张压和PP的风险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定量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技术提供了脂蛋白颗粒浓度的详细测量,相关的脂蛋白亚类按颗粒大小分类,新型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增强了对传统疾病病因学研究和风险预测与管理的理解。然而,关于收缩压、舒张压和PP之间的因果分子反射以及它们是否不同,知之甚少。

脂蛋白大小和脂蛋白颗粒浓度对血压和血压的影响(图源自EBioMedicine )

基于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使用暴露相关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来估计暴露与结果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在这项研究中,基于MR方法,试图逐步深化并揭示哪一种或多种遗传预测的代谢物最有可能与收缩压、舒张压和PP升高风险相关。识别这些细化的因果生物标志物将大大细化风险分层,并有助于管理高血压患者以及高危人群中血压和血脂的共同管理。此外,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指导药理学和临床干预的目标验证,以降低疾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Liu W, Yang C, Lei F, Huang X, et al. Major lipids and lipoprotein levels and risk of blood pressure elevation: a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study. EBioMedicine. 2024 Jan 4;100:104964. doi: 10.1016/j.ebiom.2023.10496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181703.

来源:iNature、生物探索

   




主编微信

商务合作,重要事宜


赵编微信(加群小助手)


注:添加微信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681341860

微信学科群:病毒学群,神经科学群、临床医学、肿瘤学科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赵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Sci Adv︱类器官研究进展!李文妍/李华伟/贺永团队合作揭示机械应力调控内耳感觉上皮形成的新机制中日不同的“数字”命名车站推动上海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的更大进展!陈吉宁龚正在全市推进大会上作部署暂停出生证签发!武汉市卫健委最新通报广州市委书记宣布要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南沙取得新突破!广东同日出台两个重磅法规,聚焦南沙开放发展、制造强省建设游客惊喜!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上演“一见钟琴”一幕!读清状元书法这生日礼物真壕!雷军捐赠13亿元祝贺母校武汉大学130周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汤志刚,撤职!多个考古重大项目,取得新成果!雷军向武汉大学捐赠 13 亿元/苹果或放弃自研5G调制解调器/拼多多美股市值一度超越阿里易中天被迫出走武汉大学真相相聚多伦多(二十三)求不得罗马最负盛名的古迹(上)NCB | 西湖大学唐鸿云等团队合作发现全新细胞结构,对精子活性至关重要NeurIPS 2023|北京大学提出类别级6D物体位姿估计新范式,取得新SOTA陌上花开1155 乍见处欢,久处怦然 ▏ 武汉大学,活泼可爱,上进有趣,爱音乐爱旅行的甜妹J Mol Biol | 清华大学李海涛/高军涛合作揭示SPINDOC 衰减Spindlin1转录共激活作用的分子机制Bioactive Materials | 北京大学吕万良团队在基因工程化PD1蛋白制剂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取得进展雷军个人向武汉大学捐赠13亿元现金|首席周末热点精华南方航空致歉!武汉铁路局公告:请不要贸然前往!江汉大学2024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AVR收藏版综述 | 孙晓玉团队合作发表流感病毒广谱中和抗体研究综述Research|复旦大学李伟广/罗强:合作揭示代谢风险基因SH2B1跨物种调控智力表现的神经机制Hans Clevers合作团队新进展!Nauture子刊:具备免疫系统的类器官可评估肿瘤免疫治疗脱靶效应Autophagy | 扬州大学刘珏等团队合作揭示了病毒使用多样策略以逃避宿主自噬机制和类型I IFN应答以求生存的新模式数字教育 引领未来——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综述暂停签发资格!武汉市卫健委通报朱帆团队和关武祥团队合作揭示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调控宿主m5C修饰逃逸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的作用机制科研时代锐力量——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成果展(第87期):《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跟着月亮回故乡》&《相见》2024年,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合作再取进展!雪球公司商标维权不断取得新突破 杭州一私募更改产品中“雪球”字样武汉大学怎么这样了?个吧鬕滴肿么办呢?Nature Plants | 北京大学焦雨铃、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戴俊彪等团队合作完成首个多细胞植物染色体的部分设计与合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