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你的孩子,其实是来渡你的

你的孩子,其实是来渡你的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念念
来源 | 帆书 原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网上看到看到一段话,感慨颇深:

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职业,没有之一。
 
既要辛苦赚钱为孩子提供安稳的生活,又要全年无休地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既要应对孩子生病时的辛苦忙乱,还要咽得下孩子叛逆时的心酸委屈。
 
但凡孩子有问题,不管你曾付出多少,一句“养不教父之过”,就可以抹杀你所有努力。
 
在某些累到心力憔悴的时分,或许我们都会忍不住对自己发出灵魂拷问:
 
“生孩子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可这个历万难而无悔的过程,正是育儿的意义之所在。
 
生命是一场修行,而孩子是带着使命而来的引路人,为的是陪我们泅渡这漫漫人生之路。
 

 
都说人到中年的无奈,是一个人却活成了千军万马。
 
家庭的生计,工作的压力,样样都得由你来承担,唯独顾不上自己。
 
但其实,你的身后并非真的空无一人,因为还有孩子做你最忠实的朋友。
 
当你忙碌时,孩子会用纯真的笑容,让你感受什么是无条件的支持。
 
当你委屈时,孩子会用暖心的叫唤,让你知道你是如此被需要。
 
当你无力时,孩子会用贴心的拥抱,让你明白为了爱你的人你必须更坚强。
 
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但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我们细碎生活里的一道光。
 
赠予我们无限温暖,也为我们点亮了前行的方向。
 

朋友在父亲突然病倒后,生活陷入了一团混乱之中。
 
身为小学老师的她,工作一直很忙,原本都是老人在帮她料理家务,现在她既要兼顾家庭和工作,还要照顾老人。
 
那段时间,她经常感觉累得喘不过气来,有时甚至忍不住崩溃大哭。
 
直到有天早上起来,她看到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正在厨房学做早餐。
 
儿子告诉她,等自己学会了准备早餐,就可以让她早上多睡一会了。
 
“妈妈你太累了,以后让我来帮你吧。”
 
朋友说,就是这句话,成为支撑她渡过难关最大的动力。
 
后来她努力调整自己,尝试用积极的心态应对问题,终于在今年上半年等到了她父亲的康复。
 
常言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但与其说是父母在为孩子做牺牲奉献,不如说是孩子的爱和陪伴赋予了我们能量。
 
所以,心理学上才如此形容亲子关系:养育孩子,也是父母的一场自我疗愈。
 
孩子是父母的软肋,更是铠甲。
 
有了孩子,我们才能在泥沙俱下的生活里,找到不竭的勇气,和不灭的希望。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让每个父母都会头疼的难题。
 
管的松了,就开始各种懒散不听话;管的严了,又上演各种亲子冲突与对抗,矛盾不断。
 
其实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
 
父母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不知这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开出的花。

参加儿子班级的分享会时,听一位爸爸讲述了他的经历。
 
去年,他因为在事业上遇到了瓶颈,脾气变得很暴躁,在家经常说不上几句话就开始发火。
 
特别是对女儿,一有不听话的情况,他就会大声训斥。
 
之后他就发现,原本开朗爱笑的女儿变得越来越安静,不爱开口说话。
 
而且每次他越大声吼,女儿越不发一言,就站在那里瞪眼看他,像是要跟他对峙到底似的。
 
他当时气得怒火中烧,完全无法理解,不到十岁的孩子,怎么会这么犟。
 
可更糟糕的是,他很快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女儿成绩下滑了很多。
 
借此机会,老师和他做了长谈,让他恍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会给女儿造成多大影响。
 
为此,备感愧疚的他下决心改变自己。
 

即便工作的压力仍然存在,但每天在进家门之前,他都会要求自己尽量卸下烦恼,扬起笑脸。
 
面对女儿,他也收起了以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意识到自己做错的时候主动说“对不起”。
 
当有话题需要和女儿交流时,他会先坐下来,再尝试用温和的语气慢慢说。
 
那天,这位父亲十分感慨,说很庆幸自己及时醒悟,没有造成父女间难以消隔的隔阂:
 
“是我的女儿教会了我,发脾气只是本能,压得下脾气才是本事。”
 
孩子是这世上与我们最亲近的人,更是我们最真实的一面镜子,时刻都在折射着我们的言行。
 
如果孩子的有些缺点让你感觉难以忍受,那恰恰是命运在借由孩子提醒你:正人先正己。

孩子的坏习惯和臭脾气,可能是父母榜样作用没有做好;

孩子的反抗和争吵,可能是父母的理解、沟通没有到位。
 
喜欢贾静雯前不久在微博上的那段话:
 

谢谢我的三位人生小导师,因为有你们,我真的学了好多。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好像比较适合用在你们身上,请继续教诲,让我成为更好的妈咪哟。


看起来,是父母在管教孩子,塑造孩子,担当孩子成长路上的老师。
 
实际上,是孩子在做父母的摆渡人,帮助我们修正不足,完善自我,成为合格的大人。


 
我们都知道,亲子关系的好坏,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但其实,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永远是双向的。
 
父母是孩子的因,孩子是父母的果。
 
好好养育我们的孩子,不只为人父母的责任,更是修行人生的开始:
 
1、以欢喜之心,珍惜孩子相伴的时光
 
看这一个提问:你算过能陪孩子多久吗?
 
答案是,从孩子出生到上大学,父母能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过为91个月。
 
其实父母子女的缘份,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
 
所以,不要总是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缺席,更不要吝于花时间精力陪孩子。
 
比如,每天固定好与孩子聊天的时间,或在忙完工作后,陪孩子玩一会你们的专属游戏。
 
当你用心享受与孩子的相处,孩子自然能在互动中汲取到满量的能量和幸福。
 

2、以平常之心,接纳孩子带来的课题
 
你是不是也曾如此,看别人家的娃一个个品学兼优,唯独自己孩子全是毛病。
 
既焦虑又难过,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摊上这样的孩子。
 
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生气质”。
 
从他们来到父母身边的那一刻起,就带着自己独特的脾气和秉性。
 
而检验父母智慧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懂得遵循孩子的天性,去接纳它,拥抱它,守护它。
 
戒掉不合理的期待,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培养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
 
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而非父母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3、以自省之心,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
 
父母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让自己先成为一个合格的、有同理心的父母。
 
你想让孩子有涵养,那自己就要先修身养性;你想让孩子懂感恩,那自己就要先与人为善。
 
正所谓,正己化人,成己达人。
 
遇到亲子问题时,请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想办法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观念认知。
 
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就是你优秀的传承,他一定不会差。


很认可这样一句充满深意的话:
 
“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有因由。
 
尤其经由我们身体孕育而来的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从孩子降临到世间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赠你惊喜,帮助你,滋养你、圆满你。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筑就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好好养育他们长大。
 
点个“在看”,愿在为人父母这条路上,我们都能因与孩子的相伴而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人生。





作者 | 念念来源:帆书 原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主播 | 一凡,电台主持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为什么说关晓彤的“生日惊喜”,其实是种霸凌经常挨打的孩子,和没挨过打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辟谣|U.S.News宣布取消2024全球大学榜单?其实是AI乱说的...关于台湾空腹真正要避免的,其实是它为何说一生饭量有数,谁先吃完谁先走?吃饭,吃的其实是你的定数追求8小时睡眠,其实是骗局?你所了解的乾隆盛世,其实是一个饥饿的盛世财务其实是一种语言《一本书读懂财报》真相来了! 某自媒体和视频报道:美国航司大规模取消中美航班?其实是这样新能源车其实是很差的商业模式宝藏|越来越出名的加拿大“海洋四省”,其实是个隐藏的旅行胜地比马桶脏60倍!家中这种常用物品,其实是“健康杀手”!孩子爱哭闹就表示脾气坏吗?其实是我们不懂他们这4个人人喊打的缺点,其实是你的优点!美国前奥数总教练:答的快的孩子赢得比赛,答不出的孩子赢得未来“老师见过最优秀的孩子,而医生见过最后悔的家长”:别让你的过度焦虑,不断内耗孩子路上随拍的加拿大风景(1)绝大多数人都搞错!孕期真正的忌口,其实是这些……有哪些你以为很严重的“大病”,其实是小病?有哪些莫名其妙的身体反应,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有哪些你以为国外才有的好吃的,其实是你老家产的?气候最差的美国Top50大学!求求了,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渡劫的.....许纪霖:00后的“躺平”其实是面对“内卷”的一种苟且《歌德堡变奏曲1453》“中国兄弟是来握手的,不是来攻击我们的”你妈烦你,其实是有道理的一到冬天就出不了被窝?其实是有科学解释的给已婚女人的三个忠告:婚姻不好,其实是因为你不懂男人庐山观感第112章 会打人的烧火棍苏童:短篇小说其实是成年人的童话|深圳读书月直播回顾老板和你谈格局的时候,其实就是打算牺牲你的利益了不爱拍照发朋友圈的我,其实是有“容貌焦虑”《傅雷家书》:你的孩子,是来渡你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