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一周工作后像具尸体一样躺在床上休息的我收到了朋友小灿发来的讯息:这让原本打算在家好好休息的我陷入了摇摆:「要答应吗?可是我周六更想在家追追剧看看书。要拒绝吗?可是她会不会因为我不陪她而失望?」纠结之中,我在对话框的编辑栏中缓慢地敲下「啊...可能不太行哎,因为周六我想在家休息」,但迟疑了几秒之后我又将它们全部删去。心里不情不愿的「我不想去...」被自己硬生生掰成了一句潇洒大方的「好呀好呀」。图片来源:《我的姐姐》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为了满足别人的愿望而将自己的需求放在次要位置了。不擅长拒绝、一旦拒绝就会感到内疚,希望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想要让别人高兴、哪怕不用考虑自己的感受,总觉得自己必须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哪怕要求并不那么合理...像这样「一味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的情节几乎每天都在我的生活中上演,用「讨好型人格」来形容我是再合适不过。图片来源:《凪的新生活》因为总在想方设法地让别人高兴,我常被朋友评价为体贴、靠谱、善解人意,而我似乎也陶醉在了这样的「人设」中。尽管有时会在「讨好别人」的过程中感到压力,但一想到能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体贴、靠谱、善解人意的,就又充满了动力。久而久之,我似乎被「讨好他人」这件事给控制了:我开始对他人的情感需求高度敏感——对方皱一皱眉、撇一撇嘴,我就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也开始对外界的正面评价产生了病态式的追求——把一切工作全都卖力地揽下、竭力地完成,只为让别人觉得我是有价值的。「讨好型人格」所伴随的高度敏感和病态追求让我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内耗。在朋友小喔的建议下,我做了一项「讨好型人格评估」,我才发现自己的讨好倾向是真的很高...对自己的「讨好型人格」有了较为深入的洞悉后,我才开始真正理解《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的「课题分离」。对他人情绪的高度敏感、对外在评价的病态追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我将别人的情绪课题当成自己的任务,也将自己的人生课题交由别人来操纵,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缠绕不清,最终导致自己精神内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每个人也只能处理好自己的课题。以「上司蛮不讲理地发脾气」为例:「蛮不讲理」和「发脾气」都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而不是我们应该又或者能够干涉的,我们所能做的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力所能及地完成工作、及时有效地反馈问题,既没必要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进一步认清了「课题分离」这件事之后,我也终于决定开始尝试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过去习惯了讨好别人,常常腾不出时间和精力关心自己的情绪与想法,内心的情感需求便在一次又一次的忽视中被压抑。但是,被压抑的情感需求并不会彻底消失,它只会像被藏起的香蕉,随着时间的推移,腐烂发臭,最终污染我们的环境、反噬我们的心理。怎样重新发掘自己的情感需求呢?北大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认为,我们首先要「花些时间在自己的心上,每天可能太奢侈了,但至少可以每周留一点时间,关注一下你的心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不要带着批判或指责,就只是去问问它好不好」。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的「再养育」——通过真诚的对话,让那个曾被忽略、曾被伤害的内在小孩重新建立起「我的感受、需求、想法也很重要」的认知,重新拾起表达「我觉得、我需要、我想」的勇气。最终,我决定删去消息编辑栏中故作潇洒大方的「好呀好呀」,鼓足勇气向朋友小灿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不好意思,我感觉上周工作压力有点大,周六想要在家躺躺休息一下...」消息发出一分钟后,小灿的回复便跳动在了手机屏幕上:「没事儿没事儿!你好好休息就好,工作一周真的辛苦啦 [拥抱.jpg] 」图片来源:《我的姐姐》参考文献
————————
[1]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渠海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
[2] 京师心理大学堂:《原来这么多年我都是个“舔狗”丨讨好型人格》,2022年10月4日。
[3] 看理想:《“松弛感”,是不松弛也可以》,2022年9月15日。
▽ 点击阅读原文,重拾表达需求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