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脑”为什么成了21世纪新型“绝症”?
古典主义爱情的溃败
(图/《王宝钏和薛平贵》)
日本研究人员招募了正处于热恋期的56名男女青年,并与57名年龄相仿但暂时没有恋爱关系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所有参与者都完成了一项关于幸福感的调查,并进行了脑部结构扫描。处于热恋期的测试者大脑中处理奖赏的区域灰质减少了,而脑灰质除了肌肉控制、视听等感官知觉、记忆、情绪、言论和自我控制,还有做决策的功能。研究者推测,这种情况可能是热恋者的大脑为适应自己恋爱的强度,“下调”了自己的奖赏敏感性,不小心也调低了自己的决策能力。
20世纪80年代,神经内分泌学家休·卡特开始研究大草原上的田鼠,他们是自然界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者。大草原田鼠在交配后终生保持一夫一妻,雌鼠雄鼠共同养育后代,过着幸福的家庭生活。这在自然界中实属罕见:只有不到5%的哺乳动物表现出一夫一妻和双亲行为。卡特给大草原田鼠的大脑注入催产素后发现,它们结成一夫一妻的速度比通常情况更快。她和同事们还从反面验证了催产素的效果:注入抑制催产素反应器的化学物质,阻断这种激素的分泌。结果,大草原田鼠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它们胡乱交配,没有持久的伴侣。(《科学家破解爱情秘密:爱情来自人类大脑中的催产素》)
不要主动给对方发消息
不要轻易展示自己的情绪和弱点
拿捏男人就要保持神秘感
......
新自由主义释放了自我和效率激励,形成了新的社会秩序,导致了爱欲的消亡。积极社会中,死亡的消极性逐渐隐去,社会中仅存徒劳的生命之焦虑,唯一的目标是“确保在无序中苟活下来”。这是奴隶的生活状态。担心无法苟活的焦虑,已夺走了生命中的最后一点生命力。(韩炳哲《爱欲之死》)
“是什么将爱置于濒死的边缘?自然是当今时代的个人主义,一种将一切事物在市场上明码标价的必要性,一种可定义当今社会所有个体自私行为的逻辑。”(韩炳哲《爱欲之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