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高培勇:今后若干年的财政扩张要务求精准

高培勇:今后若干年的财政扩张要务求精准

公众号新闻





在狭窄空间之内,在有限的财政扩张资源的约束下去实施扩张,就只能把有限的财政扩张资源用在刀刃上,务求精准,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文|《财经》记者 邹碧颖 实习生 王美霖

编辑|王延春


“在狭窄的空间之内,在有限的财政扩张资源的约束下去实施扩张,就只能把有限的财政扩张资源用在刀刃上,务求精准,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怎么做到精准?这需要借用业界对于财政政策配置的批评之语叫做‘挤牙膏式扩张’,财政政策是不挤就不扩张,不挤就不发力。”
1月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第二十八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强调,2024年,甚至包括今后若干年财政的扩张就是像挤牙膏,就是要以“挤牙膏的方式”实施扩张。中国以往曾经开闸放水式的扩张,容易导致大水漫灌,挤牙膏的扩张可以避免这样的效果。
不同于业界许多主张财政大幅扩张的观点,高培勇认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就像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一样,价格无论怎么波动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基准,中国的财政赤字率也应当围绕着3%而上下波动。此外,国债的规模不是问题,有多大的财政规模占GDP的多大比重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债务的利息负担,因为国债总是借新还旧,无限循环下去,但是利息是躲不开绕不过的紧箍咒,只要是按期偿付利息,利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高培勇还强调,要推进中国财税体制改革。他指出,要撬动企业的活力,就要把企业的税费负担前移至居民的税费负担。任何税收在企业都只是中间过路,企业转嫁了渠道,或者向前转嫁消费者,或者向后转嫁给劳动力要素和原材料要素的提供者,或者最终转嫁给股东。税制改革如何让企业的税负转化为公开透明的转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整个税收70%是流转税,20%是企业所得税,加起来是90%的企业税负,如何进行间接税改直接税,这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政府可以确定不移的一个改革方向就是施行真正意义的分税制,分税制不是分税收,而是分税种。”高培勇认为,政策需要变不确定为确定性。
回想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分税制改革,高培勇指出,当时主要的参照系是农村改革,把分劳动成果改为分劳动资料,提前分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打下的庄稼收获的成果是归自己的,才会有今天农村的改革局面。分税制当时走的也是这样的思路,把当时的若干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预先分了地盘,才有地方之间你追我赶、竞相迸发的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在今天,也要按照本来分税制的要求,进一步的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改革。
高培勇指出,财政本身可以在改革问题上充当主角。4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刚起步,减税让利的财政改革撬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90年代中期,中国刚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特别提出要谋划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
“资本市场业界对宏观政策配置中的财政政策配置是高度期待的,总是有观点认为当下财政扩张力度不足,也存在类似的批评之声。”此次论坛上,高培勇还从六方面出发,对中国财政政策的扩张施策背后的考量进行了分析。
高培勇表示,首先,任何的政策配置都是多种因素权衡的结果。在审视当前的财政政策因素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其考量不仅与历史情况有所不同,亦与其他国家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财政政策的制定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而非仅仅依赖规模效应,力求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
二是前车之鉴。高培勇表示,2013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个“三期叠加”的表述。一期是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彼时则指2008年-2010年宏观政策——对推动经济快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也留下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因此,“总有一根弦在我们脑子里,无论如何做财政政策的配置,都要设法避免再次落入另一个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人不能在同样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三是需要考虑到不可承受之重。高培勇指出,2023年,中国GDP若增长5%,经济总量则预计超过126万亿元,若以十分之一的体量撬动经济恢复,需要至少12.6万亿元的财政扩张。但2023年财政收入为20万亿元,支出为24万亿元。
“能够拿出的余钱究竟是多少?还有人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疫情三年每年数万亿的降税降费,2024年我们还有多大的进一步减税降费的空间?1-11月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收支状况,总体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以上,但具体到税种只有增值税是正数,其他的税种都是负数。我们在谋划2024年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的时候,要考虑一下有多大的实力和底牌加以支撑。”高培勇说。
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关于经济风险,我们常说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事实上最后的一道防线是财政风险。只要财政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前几个方面的风险不能说绝对不构成风险,但至少是有保障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持续有效化解重点领域的风险,底线就是其他方面的风险,绝不能转化为财政风险,绝不能继续传递到财政风险里面去。”高培勇说。
此外,高培勇指出,财政问题有两个重要参照指标,一是3%的赤字率,二是60%的债务率。中国的情况,不能简单与外国相比。1958年-1979年,中国20年期间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短短40多年的时间,债务率变为50%多,这是40年累计的结果,其他国家有100%,甚至200%,中国现在的债务率不算高,还有很大的空间。此外,提及赤字率,还要注意中国的财政赤字有名义财政赤字和实际财政赤字之别。财务部谈国债用“法定债务”,法定债务包括非法律债务率,法定债务率没有到60%,但如果加上非法定的债务就是另外一回事。
五是解决信心和预期问题。高培勇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三稳”,即稳预期、稳就业、稳增长,凸显了信心和预期问题的核心地位。中国经济面临的需求和投资问题是表象,实质是信心和预期问题。“我们明白对症下药的重要性,同时也清楚不恰当的干预可能带来的无效结果。因此,对于财政政策在解决预期和信心问题上的作用,我们不应抱有过高的期望。”高培勇说。

“对于2024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的恢复进程,一定要潜下心来深入思考,中国的经济、中国的资本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高培勇表示,绝不能简单搬用以往应动周期性波动的老思路、老套路、老做法,应该在此基础上拿出契合当下经济的实情,资本市场的实情,并且务实管用的对策和思路。

 

责编 | 肖振宇
题图 | 视觉中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观点丨范志勇:怎样走出消费可持续发展道路水果之王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未来十年万店千亿销售规模背后逻辑是什么?母婴行业观察创始人杨德勇:四个建议,在新商业平衡中谋出路黄奇帆:要主动布局今后能形成万亿美元级别的五大件纽约又一家免费大学! 纽约这家医学院今后免学费...国办密发35号文——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若干举措!最高法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宏观市场 | 支持闽台深化经贸融合——解读《经贸领域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若干措施的通知》【图解】聚焦主导产业、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园区布局……我市发布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余永定最新演讲:我最害怕的是滞胀!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被污名化了财政部部长重磅发声!事关当前经济财政形势母婴行业观察创始人杨德勇:专业创造价值,精细化运营时代到来白小T张勇:品类创新背后的科技力与营销力勒紧裤腰带!奥克维尔市长提议将2024年的财产税增加4%以上!10年前熬夜排队为孩子读双语校,深圳妈如今后悔了…专访|董勇:没想到范总变成了喜剧人物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就当前经济财政形势答问最高法《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第三代半导体的若干新进展财政部:2023年31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今后五年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战场沃衍资本成勇:在不确定的世界寻求确定性回报重磅!加拿大财政赤字将达400亿!财政部长官宣5大新政:住房、房贷、税务通通涵盖!维也纳广场疯狂!纽约5女“共侍一夫”同时怀孕,今后打算一起过财政收支再创新高!财政部重磅发布红色日记 新县委 12.1-31关于当前经济财政形势,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重磅发声!Chanticleer花园,自然画笔汤勇:教育呼唤朴素微商财政收入继续恢复性增长,今年财政如何发力?今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史上最热一年!明年可能加剧,业内人士:今后会越来越糟……纯爱小说﹕ 风云赋 (55) 七十六号魔窟校友风采丨王勇:把握多维创新,服务国家战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