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三重境界教育2024-01-18 10:01学期结束前,学生找我聊天,谈整个学期的状态和寒假的计划。9月开学初曾约见过这位小伙子。当时沉闷得很,状态不好,自己感觉打不开局面。我跟他聊后,给他开了一个方子:“早起”。早起是具体的能做的。不能小看这一招,牵一发动全身,抓住了早晨,就抓住了火车头、牵住了牛鼻子。这次他跟我报告,做到了早起,状态果然很好,便来续聊。回顾这个学期的学习,感觉内容太多,老师讲得太快,来不及吸收,想在寒假里认真复习两门基础课,尽量夯实。这种务实的态度、踏实的学风、上进的姿态,我很钦佩,便跟他讨论了一会儿学习的方法。优秀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方法。如果纵观从高中到大学和研究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好学生们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简单来说,志向高远,活力无限,能量无边,所有目标全拿下。为什么都能拿下?一是对象有限,二是主体能动,三是环境友好。中学知识点毕竟是有限的,优秀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又有老师带领、前人经验、父母后勤保障、自己反复练习,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和纠错,真是个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当然,这种心态也给第二阶段埋下了隐患。第二重是敢问路在何方,何处五峰山?上了大学,特别是学习任务极重的研究型大学,学业太多、负担太重,那种天下我有、无所不会的习惯性想法和做法,便让曾经的好学生无所适从、疲于奔命,甚至自我怀疑。曾经的指路明灯,反引得自己失了头绪乱了阵脚甚至抑郁坠落。这时要多看路,不仅一头扎进去学,还要抬头跳出来看。西天取经十万八千里,铲妖除魔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方向别错。如果走错方向走进了地狱,打了多少妖怪也到不了佛山,所以《西游记》主题歌是“敢问路在何方?”歌词里的答案是“路在脚下”,但路不仅在脚下,也在心中脑中,心中坚定,头脑清明,脚下使劲。《西游记》里还有一首歌,叫《取经归来》,传唱没有《敢问路在何方》那么广,但里面有关键的一句,“人生总有限,功业总无涯”,哲理性更强。寻路难,我桌上摆着李大钊的书籍,李大钊大学毕业去五峰山旅游,“初入山,不是路径”,加上大雨,便“徘徊不知何往”。好在他没犹疑退缩,而是对着大山喊:“何处是五峰?”奇妙的是云树缥缈间,真有人回答“此处即五峰!”大钊先生上了五峰山,后来在这里写了很多文章诗词,他喊山的地方也在石头上刻了字“大钊问山处”。面对无限的功业、迷茫的前途时,我们要时常跳出来问问:“路在何方?”具体到课业上,就要尽量形成总体的认识,可多请教专业课老师和学长,多读读目录和摘要,试着厘清其中多逻辑脉络,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深为有所浅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无问西东平均用力。五峰山李大钊名言:奋青春之元气||图:泥巴青年第三重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第二重闯过了,便提升到第三重境界,这里人很笃定,千磨万击还坚劲。为什么能坚劲,因为立根原在破岩中。即使是绝壁岩石,也把跟扎进去了。其实我们经过第二重选择的,根基都更好,更可能是沃土。所以对我们来说,有价值的如其说“坚韧”,不如说“专注”。学有成者,都是专注在自己的领域。比如我们知道的程和平院士,跟我们后辈学生在一起时,很随和,也多次抽出时间来跟我们聚餐聊天,但有几次晚餐后,他都说还要再去实验室。无论聊得多开心,总还要去实验看他专注的工作。李大钊研究领域有一位我特别尊重的老师,咱们北大校史馆的杨琥老师,他在承担不少事务性工作之外,聚焦在李大钊研究上,历时十八年,终于写出了《李大钊年谱》,现在是我们做研究必须参考的著作。我多次到他的办公室,那里全是书,腾挪不开身子,比我这里还要挤得多。程老师扎根在生命科学的富矿上、杨老师扎根在史学研究的富矿上,不是在破岩中,但都有扎破岩石的精神,不为外界纷扰所动,这样的人,学能不成吗?很开心,我们的小伙子已走在第二重的路上。寒假回去是要复习,也要跳出来看看,多请教本专业的老师和学长,找找路。加油哈!~每天18:18见~奋青春元气·作活力青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