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有这1个特征,说明你找对人了
作者 | 天雅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一个两性亲密关系沙龙。
中间聊到一个话题:是什么原因,让你想跟眼前伴侣建立持久的亲密?
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观感体验:性格匹配、背景相当、价值观一致……
倒是玲子的回答令我眼前一亮。她说:“我们之间有聊不完的废话。”
有一次她跟男友去影院看《旺卡》,电影展示了很多魔法巧克力。
回家路上,玲子半开玩笑:“我也想吃魔法巧克力,你来做吧。”
“好呀!”男友回答。
随后,两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认真探讨了起来:
魔法巧克力要怎么制作?
要用什么材料制作?
要从哪里搞到材料?
……
尽管探讨了一个多小时,最终也没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制作方案,但这个漫无边际的讨论,却让玲子感受到无穷无尽的满足与乐趣:
“就是一种需求有人倾听,愿望有人相随,快乐有人相伴的感觉。”
这是一种她从小到大未曾经历过的「跟亲近之人说废话」的体验。
小时候,玲子的父母非常重视效率——
从不跟她讲废话,也不陪她做“无用功”,更不允许她浪费时间。
每当玲子想探讨一些话题,或想尝试一些感兴趣的事物,父母都会优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学习」:
如果是,他们会非常配合地回应、支持玲子,但同时也会给玲子下达诸多任务要求;
但如果不是,他们就会非常不耐烦地呵斥并制止玲子——
“不要整天讲这些没用的,小孩子怎么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赶紧学习去!”
小学时期选报兴趣班,玲子想报书法和绘画。
当时父母判断书法对学习有益,画画对学习无益,便只给玲子报了书法班,不报绘画班。
与此同时,父母还给玲子购买了很多书法本,每天给玲子布置任务,监督着她练习书法。
结果这一顿操作下来,玲子逐渐丧失了学习书法的热情和乐趣,甚至还对它产生了抵触。
“我感觉父母就像一个严苛的监工,而我则是一台学习机器,我感到很压抑,也很痛苦。”
听完玲子的分享,我陷入了沉思。
过去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都在盛行一种「功能式养育」。
即:对孩子所有的爱与关注,都围绕着一个特定功能展开。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学习功能,就像玲子的父母——
无论孩子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求围绕着学习去展开;倘若跟学习没太多关联,就毫不客气地扼杀掉孩子的热情。
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能让孩子及早产生学习意识,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但它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局限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会带给孩子一个「直观体验」:
我是一个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玲子告诉我们,在成长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学习是她唯一的任务,也是她唯一的价值来源。
每当她想做一些学习以外的事情去放松一下自己时,内心都会冒出一个声音不断提醒、鞭笞她:
“赶紧学习,别浪费时间了,再不学习你就落后、被淘汰了……”
这个声音时刻监督着她,令她一刻也不敢懈怠,一刻也不敢放松。
那时学习对她而言——
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追求;
而是一种父母内化在她心里的要求,一种习惯性的自我逼迫。
其次它会教给孩子一种「人际模式」:
用功利心去联结他人,但很难真正收获亲密。
大学期间,有几位男生同时追求玲子。
玲子选择了学习能力最强的F,因为这个特质对她的学习最有帮助,然而恋爱期间,她却感到很压抑:
每当她想跟F探讨一些问题时,F都会快速给她抛来标准答案;
如果她表示不理解,F就会很不耐烦,甚至还会嫌弃玲子笨。
后来F申请上国外名校的研究生,提出了分手,理由是玲子跟不上他的成长步伐,玲子深受打击,一度陷入抑郁颓废、自我怀疑。
那段恋爱带给她的——
不是一种温暖的爱、联结与亲密;
而是一种功利式的审视与评价,一种习惯性的挑剔与贬低。
总的来说,无论是成长过程,还是大学恋爱,玲子感受到更多的是压抑与痛苦,而不是快乐与满足。
由上不难看出,功能式养育或许可以提高孩子成长的效率,
但却会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亲密联结的能力。
那么,有没有一种养育方式——
既能培养孩子的成长热情,又能令孩子获得自我认同感和亲密联结能力呢?
其实是有的。
那就是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倡导的:「镜映式养育」。
即:父母像一面镜子般,照见眼前真实的孩子。
它不需要孩子根据父母的标准和意愿,去发展某一个特定功能;
而是需要孩子根据自己的自主意志,去发展自我,成为他自己。
具体来说,镜映式养育包含三个纬度:
其一:不要带着目的去培养孩子。
很多父母养育孩子,总是带着某种目的或期待。比如,
有的父母小时候没好好读书,便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
有的父母关系不和,便把情感寄托给孩子,让孩子充当小伴侣;
……
然后不管孩子真实的需求和愿望是什么,家长都会把孩子引导到某一特定功能上。
这样做,不仅会限制孩子自我意志的发展,还会扼杀孩子的成长乐趣和存在价值。
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该放下自身的目的和期待,尊重孩子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要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生命的延伸。
其二:耐心倾听孩子说"废话"。
6岁的多多听到电视播报地震新闻,他问爸爸:“地震死了多少人?”
爸爸回答了一个数字。
过了几分钟,多多又问:“地震死了多少小孩?”
爸爸愣了一下,回答了一个大概数字。
过了几分钟,多多又问:“地震死了多少幼儿园的小孩?”
爸爸终于不耐烦了:“你到底有完没完?赶紧写作业去!”
表面上看,这样没完没了的对话,似乎没什么意义。
但如果爸爸能够多一点耐心去回应多多,他也许会发现:
多多真正担心却没有说出口的是,万一地震来了他怎么办。
他是在表达他对地震的恐惧,以及对自身安危的担忧。
父母如果真的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应该尽量耐心回应孩子提出的问题。
在孩子畅所欲言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理解孩子“废话”背后的真实意图,并与之建立内在情感的联结。
其三:允许孩子做"无用"的事。
5岁的杰克用两只手兜着屁股,不停地跳跃,样子有些滑稽。
“你在做什么?”妈妈问道。
“我在尝试把自己抱起来。”杰克回答。
“那你成功了吗?”妈妈继续问道。
“没有,我总是会掉下来。”杰克一脸苦恼。
“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妈妈继续问道。
“我不知道,我明天问问老师。”杰克回答到。
由始至终,妈妈都没有嘲笑杰克,也没有阻止他,更没有急着去告诉杰克标准答案。
而是先允许孩子去尝试,然后通过启发式提问去引导孩子思考,最后再由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个孩子自主性形成的过程,也是孩子在探索中不断学习、思考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一个在镜映式养育中长大的孩子——
他会在关系中看见自己,获得自我认同感;
也会在关系中看见他人,收获亲密的联结。
玲子男朋友是一名设计师,他在工作领域很有创造力,颇受同行认可。
一开始玲子选择跟男友在一起,是基于对他才华的欣赏。
但刚在一起时,玲子却不太能适应,因为她发现男友经常“不务正业”。
比如节假日期间,玲子会不间断地参加一些业余学习,但男友不是组队玩游戏,就是研究花花草草,从不学习。
玲子看不过眼,开始下意识地干涉男友,督促男友去做一些有用的事,别整天浪费时间。
男友既不反驳也不妥协,只是坚定且温和地回了玲子一句:“我喜欢呀,我觉得很快乐。”
后来有一段时间,玲子在工作上面临很大的压力,经常压得她喘不过气。
为了舒缓绷紧的神经,她开始搜集各种奇怪表情包,时不时看着乐一下。
有一次,她误按了按钮,把表情包给男友发送了过去。
她尴尬地撤回。
但没想到,男友刚好看到了,隔了几分钟,他给玲子回了一个类似的表情包。
“哈哈,遇到同道中人了。”玲子想着,又发了个滑稽表情包过去。
就这样你一来我一往,两人互发了几十个表情包,在偷偷乐的过程中,玲子整个心情也舒畅了起来。
从那以后,每当玲子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时,就会跟男友互发各种滑稽表情包,作为解压。
她一直以为男友也有搜集表情包的兴趣。
直到有一次聊天,她不经意问起这个事情,男友回应道:
“没有哦,我平时很少发这些表情包的。是为了配合你,陪你娱乐,我才搜集的。”
那一瞬间,玲子突然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动。
原来,做无聊的事是可以不被苛责的,甚至还会有人愿意陪着你一起无聊;
原来,这种郁闷有人开导,孤独有人陪伴,快乐有人相随的感觉如此温馨。
当真切体验到这种被看见、被接纳的美好感觉以后,玲子再也不苛责男友的“不务正业”了。
她开始用心地去跟男友交流,了解男友组队玩游戏的乐趣,聆听男友研究花花草草的心得,两人关系愈发亲密。
写在最后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如果只讲究效率,缺失了彼此的看见与联结,
那它就是一段冰冷的、没有感情的关系,无法让人从中获得情感的滋养。
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看见,都藏在一句句不带目的的“废话”之中;
人与人之间最真切的联结,都藏在一件件不经意的“无用”小事里。
希望我们跟自己的伴侣、孩子有事没事多说一说“废话”,有空没空多做一些“无用”之事。
废话,有时是最美的情话;无用之事,有时是最温馨的回忆。
谨做此文,与你共勉。
「在看」+「转发」愿你我都能在关系中,有说不尽的“废话”♥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累计服务上万用户
在一段滋养的关系中
探索困住自己的议题
在疗愈和成长中前行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