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火山就在那里:评《火山挚恋》
【内容提要】作为2022年国际电影节环路中最成功的纪录片之一,《火山挚恋》在法国科学家克拉夫特夫妇档案的基础上讲述了两人引人入胜的人生故事,并以雄奇壮丽的火山影像征服了大批观众和影评人。本文将结合另一部关于克拉夫特夫妇的纪录片《心火》,从叙事手法、视听材料和审美体验方面分析《火山挚恋》的创作。
【关键词】《火山挚恋》 档案影像 博物学 崇高 《心火》
由萨拉·多萨(Sara Dosa)执导的《火山挚恋》(Fire of Love)可谓是2022年国际电影节环路中最为成功的纪录片之一。影片在2022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首映,获得美国纪录片单元剪辑奖(Jonathan Oppenheim Editing Award of U.S. Documentary),随即被《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旗下的制片及发行部门“国家地理纪录片”(National Geographic DocFilms)【1】在激烈的竞争中以“七位数(美元)的高价”购得,是当年线上举办的圣丹斯电影节人注目的一笔大交易。【2】影片随后参加了包括西南偏南(SXSW)、瑞士真实(Visions du Réel)、哥本哈根纪录片节(CPH:DOX)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电影节,7月6日由国家地理纪录片及霓虹影业(Neon)在北美影院发行,11月11日登陆流媒体迪士尼+。影片自首映以来,获得了《国际银幕》《综艺》《好莱坞报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帝国》《卫报》《画面与音响》乃至《华尔街日报》等知名报刊的影评称赞,安东尼·斯科特(A.O. Scott)、贾斯汀·张(Justin Chang)等大牌影评人都为其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影评。在2022年的颁奖季中,影片获得了北美多个影评人协会的最佳纪录片提名和奖项,并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及奥斯卡奖的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目前,《火山挚恋》共获得112万美元北美票房,【3】是2022年票房最高的纪录片。影片在MetaCritic网站得到了83分的影评人评分和“必看”推荐,在“烂番茄”网站获得了98%的新鲜度,在IMDB上则获得了7.6分(1.3万人评分)。【4】影片在2022年8月于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并在当年台北金马影展和202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2023年8月18日由全国艺联在中国内地专线发行,截至本文写作时,票房收入为502.88万元。
有趣的是,在2022年6月的英国谢菲尔德纪录片节上,德国电影大师维尔纳·赫尔措格(Werner Herzog)执导的《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The Fire Within: A Requiem for Katia and Maurice Krafft,以下简称《心火》)举行了世界首映。《心火》与《火山挚恋》均是基于克拉夫特夫妇的影像档案而制作的影片。一年内出现了两部使用同一素材池的纪录片“同题作文”,也是电影史上不多见的有趣案例。本文也将以《心火》为对读影片,展开对《火山挚恋》的讨论分析。
叙事策略:爱情故事与探险传奇
《火山挚恋》的片头演职员表字幕相当有趣,影片“取自卡蒂娅和莫里斯·克拉夫特的丰厚档案”,“主演”则是卡蒂娅·克拉夫特(Katia Krafft)、莫里斯·克拉夫特(Maurice Krafft)和包括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等六座火山在内的“众多火山”,而影片署名则是“由卡蒂娅和莫里斯·克拉夫特及朋友们拍摄”,在这之后才是影片的片名。这些字幕不仅是为了幽默效果的小设计,也在相当程度上表明了影片的文体和导演的观点:影片是基于档案影像建构的,而“火山”可以与两位科学家并列获得“署名”,在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某种“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凸显了影片的暗线:卡蒂娅、莫里斯与火山们是一组“三角关系”的“爱情”。在美国著名导演、演员米兰达·裘丽(Miranda July)的旁白伴随下,克拉夫特夫妇——地球化学家卡蒂娅和地质学家莫里斯的传奇故事在银幕上徐徐展开。
影片开始于一段冰天雪地中,克拉夫特夫妇乘坐越野车去观测火山的素材,旁白里则是“这个世界上住着一团火,而一对爱人在这火中找到了家”,再以一系列法语电视节目介绍这对人物。在片头字幕之后则以两人故事的“终点”,1991年对日本云仙岳的观测活动为起点,引入两人身后留下的庞大档案库,从两人的“相遇”开始追述他们一生的故事。在影片的叙述中,两人的爱情始自对火山的共同爱好,而两人的事业与生活目标高度一致,可谓是一对“神仙眷侣”。影片不忘铺陈时代背景,两人成长于战后的法国,在1960年代末也曾参与反战学生运动,因为“对人性感到失望”,因为“火山比人类伟大,并且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范围”而投身于对火山的研究。影片大量引用两人参与的电视节目,并以两人在各类节目中的谈话录音,以及由演员以法语诵读的卡蒂娅和莫里斯著作摘录来佐证画面。影片毫不吝惜笔墨地铺排了两人及团队拍摄下的壮美并惊人的火山画面,带着观众目击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历险。影片也谈及了两人工作的“运行机制”,作为媒体曝光率相当高的明星科学家如何以科学研究、出版著作和制作纪录片来让自己的工作变得“可持续”;并且也赋予他们的工作极高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火山来进行科普,从而尽量降低火山爆发对人类的伤害。当然,这个故事有一个动人的结尾:两人终于因为这项伟大的工作献出了生命,而他们持续几十年的工作也在菲律宾火山喷发的灾害应对中收到了成效。
《火山挚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两人的科研工作浪漫化,这不仅体现在片尾莫里斯的主题句“我、卡蒂娅和火山,这是个爱情故事”上,而且在材料选择上注重两人的亲密互动。两人在几十年间拍下了诸多任何特效大片都无法比拟的火山实景,并且多次以身涉险,诸如接近岩浆或者在硫酸湖中泛舟,甚或到达火山喷发后状如外星的遗迹。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历险,在两人的讲述中似乎就是日常生活一般。这种自带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的影像,本身就带有超乎寻常的浪漫感;而两人天衣无缝的配合协作,又反过来把这种浪漫感发挥到了极致。《火山挚恋》风靡全球的流量密码,或许正在这里。
视听材料:档案影像与博物学传统
克拉夫特夫妇所拍摄的影像内在的吸引力,就成为了赫尔措格的《心火》里几乎唯一关注的点。与《火山挚恋》相似,赫尔措格版的影片也从两人故事的终点,云仙岳火山开始讲起,但赫尔措格并没有选择去追溯两人的人生故事,而是将所有笔墨都花在了对这些影像的分析上。《心火》由赫尔措格亲自担任配音,他以苍老且带有浓重德国口音的英语,讲述的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电影大师对两位“同行”由衷的钦佩——是的,在赫尔措格那里,他将两人视作一流的纪录片导演。熟悉赫尔措格的观众都知道他以“疯狂”和“挑战极限”闻名于世,也曾经拍摄过火山题材的纪录片。在《心火》中,赫尔措格对两人拍下的影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尝试通过分析来抵达两人的“真实人格”与“内心的火焰”,这与他的名作《灰熊人》(Grizzly Man,2005)的方法一脉相承。在评论界看来,《心火》的立意显然要高出《火山挚恋》不只一两个层级,但显而易见的是,《火山挚恋》选择的方法更加接近观众,正如票房所反映的那样。
正是由于稍晚于《火山挚恋》的《心火》给出的独特视角,才让许多影评人意识到《火山挚恋》还有另外的阐释角度,也就是克拉夫特夫妇留下的这些影像本身。换言之,不能仅仅把两人当做“科学家”,同时也应当而且必须把两人看做伟大的电影人。赫尔措格曾在死于灰熊之口的野生动物爱好者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 Treadwell)留下的影像的基础上拍摄了《灰熊人》,在他看来,克拉夫特夫妇与蒂莫西一定是非常相似的,对充满了危险的自然极度痴迷,并且留下了大量的、无人匹敌的惊人影像。在这个意义上,克拉夫特夫妇的档案,不仅仅是一种“档案影像”(Archived Footage),而且还可以被视作是“拾得影像”(Found Footage,又译“既得影像”等)。这就是赫尔措格与萨拉·多萨两部“同题作文”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更准确地说,《心火》是一部“散文电影”(Essay Film,也有译作“论文电影”),所有的材料是用来阐发赫尔措格作为“作者”的观点,这也是赫尔措格从未在片中如《火山挚恋》般引用克拉夫特夫妇的电视采访或者著作的原因;而《火山挚恋》则是一部非常标准的“传记纪录片”或“人物类纪录片”,萨拉·多萨更关心的是克拉夫特夫妇。因为“文体”的原因,《火山挚恋》也更容易引人入胜。
对视听档案的重新开启和再度解读是当下纪录片创作的一大潮流,其中一个重要的脉络就是对私人影像的再利用,在主要的纪录片节展中都出现了许多使用家庭录像的影片。当然按照萨拉·多萨的逻辑,克拉夫特夫妇的档案实际上也是一种“家庭影像”,正如上一段中的分析,《火山挚恋》对两人关系的强调,某种意义上也在呼应这一创作潮流。不过萨拉·多萨不仅止步于此,她非常重视两人作为科学家的工作,对他们的历次重要科考及研究与社会的关系都做了清晰的铺陈。某种意义上,克拉夫特夫妇遍布全球的科考复现了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博物学”(Nature History,又译“自然史”“自然志”等)传统,这种“旅行与冒险”的结合,恰是那些伟大的博物学家的传奇故事里的形象。这类形象在文学和电影中从未缺席(比如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或者《夺宝奇兵》系列电影),只是在全球化的年代逐渐淹没在愈发制作精良的自然纪录片和特效大片之中了。重要的是,不同于那些自然纪录片,克拉夫特夫妇是以鲜活的形象存在于他们拍摄的火山图像之中,这或许也解释了《火山挚恋》里的克拉夫特夫妇为何如此迷人。
审美体验:人与自然,美与崇高
在大银幕上观看《火山挚恋》的体验是无与伦比的。伟大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有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克拉夫特夫妇因为离得太近而失去了生命,因此也拍出了电影史上最壮美的火山影像。这种影像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观看这种影像的体验,恐怕只能用美学里的概念“崇高”(sublime)来描述。历代先贤关于“崇高”的讨论很多,但脱不出“悲剧”与“恐惧”两个关键词,“崇高”是“无形式的”,是“无限的”,是“愉悦的惧怖”,这用来描述面对火山时的体验再合适不过了。不过《火山挚恋》中的克拉夫特夫妇,简直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对崇高分析的图解:“把心灵的力量提高到超出其日常的中庸,并让我们心中一种完全不同性质的抵抗能力显露出来,它使我们有勇气能与自然界的这种表面的万能相较量。”【5】克拉夫特夫妇的科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公众发言、对政府建言,不就是这种崇高的体现吗?
在康德那里,“崇高不在任何自然物中,而只是包含在我们内心里。”尽管作为观众,《火山挚恋》是“有形式的”艺术作品,因此观看这部影片也只能是一种康德意义上的“审美活动”。可惜康德的时代没有电影,如果康德面对克拉夫特夫妇的影像(以及与之匹配的声音设计),他会体验到“崇高”吗?
反正作为观众,我自己的观影体验中肯定包含了“崇高”,那是面对自然伟力的惊叹,是深深的恐惧,是无法抗拒的被吸引。这就是电影的魔力,让观众能够一定程度上地借克拉夫特夫妇之眼,“看见”那些他们可能一生也不会接近的火山;并从他们的人生故事中汲取力量,来超越自己庸常的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克拉夫特夫妇对火山的迷恋,与影迷对电影的迷恋是相通的;观看这部电影,让人更加能够理解那句登山家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的名言,“因为山就在那里。”这里也不妨套用一下:“因为火山就在那里”。
往期精彩
▼▼▼
阅读量:6.7W+
阅读量:4.7W+
阅读量:1.8W+
阅读量:1.8W+
阅读量:1.6W+
阅读量:1.3W+
阅读量:1.4W+
阅读量:1.1W+
阅读量:1.1W+
阅读量:1.1W+
阅读量:1.1W
扫描二维码关注《电影》
微信号 : dianying2001
新浪微博:电影杂志MOVIE
点“在看”给电影君一朵小黄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