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同志年轻时的学习笔记公众号新闻2024-01-25 09:01推荐一本书,《温家宝地质笔记》。以下这段话节选自本书:我喜欢层峦叠嶂的山峰。我们常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工作,每次上山,除了几个地质人员外,很少能见到人。有时,骑着牦牛或骆驼要走上一天。我一边走一边唱,把从小学会的歌曲都唱上一遍。空旷的山野,只有我的歌声在山谷里回响。——温家宝1979年,温家宝在大连参加全国1:5万区域地质调查会议时留影。温家宝(右)在北京地质学院读研究生时和同学的合影。他身上的棉袄是爷爷留给他的,他也是穿着它到甘肃的。1974年7月,温家宝在甘肃肃南县红山林场编写《1∶20万祁连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时留影。《温家宝地质笔记》所引用的45本笔记,见证作者在西北那段难忘的岁月。在书中,所有的野外地质笔记簿影印件,文字工整,几乎没有涂抹的痕迹,手绘地质图像印刷一般清晰。全书分为野外地质考察笔记、管理工作笔记、调研笔记和学习研究笔记四个部分。当时,出版社按照温家宝“真实是本书的生命”的指导思想,为了尽可能更多地原汁原味呈现地质笔记的面貌,还原作者在地质系统工作、学习的情形,在书中大量使用了笔记影印件,共采用了632幅笔记影印件。在约52万字的全书中,笔记影印件篇幅合计占全书容量的三分之一。另外,作者的回忆性文字约占三分之一,专业性文字约占三分之一。1968年,温家宝同志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至地处酒泉的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二队任技术员,长期从事祁连山和北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工作,工作区域涉及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做笔记是温家宝同志多年养成的习惯。无论是野外工作、调查研究、参加会议,还是读书思考,他都作详细记录。到1985年为止,他在地质系统工作了18个年头,写下了大量的笔记,现存的这45本还只是一部分。其中21本写于甘肃省地质局工作期间,24本写于地矿部工作期间。2013年3月,温家宝同志退休后,得以有闲暇细细翻看这些笔记本,就想把它们整理出来,以寄托自己对地质工作和昔日同事的怀念之情。说实话,看到这本书时,我被震撼了。因为45本笔记,你不论翻开哪-本、哪一页,字都是始终如一的隽秀工整,图都是始终如一的准确细腻,表格都是始终如一的规范清晰。年轻时的温家宝都不给自己犯错的机会,笔记里都没有涂改的地方。从他的地质笔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绘图,还是字迹书写,都堪比“印刷体”一般,尤其是字迹,楷中有行,行中有楷,楷行结合,很是新鲜,而且富有特色,每一个字,每一笔,每一划,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让人望而生叹。相信,谁看到这样的“手写体”字迹,都会感受既新鲜,又有惊讶,甚至是兴奋,甚至不少的朋友会说,这样的“手写体”是出自温家宝之手吗?从这份“手写体”字迹上看,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他的严谨和踏实。当时,温家宝工作的祁连及北山地区海拔在4000米到6000米之间,一年四季都得穿皮袄。在这么高寒、险峻、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他当年能够这样坚持作记录,这份专注、执着和严谨,如果不是对工作充满热爱,不是对事业有追求,是不可能做到的。温家宝在记工作笔记的同时,还有记日记的习惯。想要以一种柔软的方式了解一个人的过去与成长,日记无疑是最好的窗口。当时,出版社编辑写信给他,请他把这些日记都找出来。也因为如此,《温家宝地质笔记》,有了篇幅甚少、感情却最为细腻的日记部分。看似突兀的横插,读来却有种白描般的自然趣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想用文字来记载自己平凡的生活”这本书,还有不少细节,比如:书的封面,土黄色和墨青色堆叠,远山连绵,天空高淼,影影绰绰中映着野外考察素描图和柱状图,以及笔记影印件。书的装帧颇页有特色。据编辑回忆,当时很多细节设计是温家宝同志自己提出的。比如回忆文章用黄色纸张,笔记正文用白色纸张。如果把书立起来看它的横截面,你会发现,它很像一个地矿层的横断面,多种颜色交错,层次细腻。还有一个细节,这本书有50余万字,温家宝审读样稿只用了5天。当时的编辑何蔓回忆:我们(当时)也非常惊讶。其实,第一稿还不止50万字,而有60万之多。他70多岁的人了,不仅5天就看完,而且看得非常细,几乎每一页上都有修改。我听说,他可以一整天坐在那里看稿子,有时看到晚上十一二点。整个编辑过程,他一共15次以书面形式提出修改意见,7次审阅书稿,5次审阅样书,每次都又快又认真。我读此书的体会归结为一句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认真对待自己之人的。邀请加入【青云读书群】,一个免费的微信读书学习群,众多体制达人的聚集圈,成员遍布中央、省市、县乡政府各层级、各部门。圈子主要分享最新经济、政治、历史、哲学类好书和【写作学习资料】,以及各类智库前沿研究报告,助您深度学习以观大局察大势。添加微信【snoomy】,即可申请加入。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