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融系,剧终!》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亓宁
导读:这也意味着,存在了25年的四大AMC迎来一个重要变化。
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华融今日(1月26日)摘牌,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正式挂牌。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原中国华融)26日公告称,公司已于25日完成了公司名称及公司章程的变更登记/备案手续,并取得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正式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其他内容不变。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已在26日上午完成挂牌,官网已经同步更名,公司简介也已更新。这也意味着,存在了25年的四大AMC迎来一个重要变化。此前2023年11月15日晚间,中国华融发布重磅公告称,根据本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定位,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董事会建议公司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全名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司徽将与中信集团保持一致。公司章程也将进行相应修订(详见报道《全国性AMC不再有华融:中国华融拟更名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全面融入中信集团》)。对于更名原因,中国华融此前在公告中表示,2022年以来,公司围绕中信集团“五五三”战略,制定“一三五”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已形成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此次实施更名,有利于体现本公司深化改革、化险取得的积极成效,展现积极的精神面貌,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依托中信集团品牌价值,促进业务开展,进一步推动本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也有利于突出公司的行业特征与牌照优势,体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功能定位,彰显企业价值。之后,更名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经股东大会批准,并于近日取得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此次更名,中国华融33家分支机构名称也将相应变更。中国华融成立于1999年11月1日,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脱困而成立的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业务,以及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其中不良资产经营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涵盖“问题资产处置、问题项目盘活、问题企业重组、危机机构救助”四大业务功能。2012年9月28日,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21年,中国华融通过非公开发行内资股和H股完成了来自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远洋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五大机构共计420亿元的引战增资,中信集团随后还接手了财政部持有的中国华融3%、合计24.07亿股的内资股,并由此跃升至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上述股权权益变动于2023年3月正式完成,最新持股比例为26.46%。目前,中国中信金融资产股东包括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财政部、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等。随着股权架构变化,公司管理层也进行了全面“换血”,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正均接任王占峰,出任中国华融董事长;曾长期任职于中信信托并兼任中信旅游集团董事长的李子民成为新任执行董事、总裁,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朱文辉,总裁助理、首席风险官温金祥也来自中信系。作为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AMC),中国华融拟变更的新名称在保留“国”字头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了股东背景的变化,并强调了“金融资产管理”这一业务属性。有市场分析认为,这一方面彰显了中信集团的全面支持,有利于公司甩掉历史“包袱”,实现重新出发;另一方面,新名称对中国华融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体现更为清晰,符合监管部门长期对AMC进一步回归主业的要求。1月22日中国华融披露的盈利预告显示,公司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20亿元,成功扭亏。此前继2020年千亿亏损、2021年艰难扭亏之后,中国华融在2022年上半年再次陷入亏损,随着中信集团入驻、改革化险聚焦主业,公司经营逐步回到正轨。这也是公司以“中国华融”名义发出的最后一份财务数据。从四大AMC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为16159.89亿元;中国东方总资产为12479亿元;瘦身后的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总资产为9553.26亿元。中国长城截至2021年末总资产为6428.76亿元。 由于微信改版,公众号文章不再完整显示头条封面,一不小心,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更新,甚至有可能再也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您还希望能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建议给凤凰网财经添加一个“星标”哦。
凤凰网财经官方微信 ID:finance_ifeng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在看支持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