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诵这件事情,我经历了极度讨厌排除,再到理解支持的全过程。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对背诵深恶痛绝。主要原因是头开得不好,我还没有入学,父亲就带着我饭后在山路上向下疾冲,一边冲刺,一边大声问我乘法口诀表,要让我在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都能做到脱口而出。要知道那是70年代末,教育方式和今天大相径庭。如果我回答错了,迎接我的就是火辣辣的一记耳光。你就想吧,我怎么可能会对背诵有任何好印象?我个人的记忆力本身就不好,背课文要用最吃力的一种笨办法:先背第一句,然后背第二句,回过头去,连着背第一句和第二句,以此类推。那些聪明的孩子过目成诵,通读一遍就可以试着开始背,然后不断查缺补漏,三五遍下来就就背诵全文。而我是在做等差数列求和:1+2+3+4+5......背诵的时间和重复次数是别人的N倍。所以,我一向视背诵为畏途,能混就混,能躲就躲。现代文对于我来说就是个灾难,《谁是最可爱的人》、《荔枝蜜》、《梅雨潭》、《荷塘月色》,不管是背诵段落还是背诵全文,都让我觉得头大如斗。我很早就发现,自己是个依靠理解来记忆的人。我不理解作家的写法,我不认同作家的描述,那我就很难背得下来,只会觉得文章写得很怪。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梵文的短咒,一共就三句: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桑嘎雅。区区15个字我背了三天硬是没背下来,不时还得瞟一眼。因为我完全不理解这是什么,就记得“达”的位置会改来改去。但是后来我改换理解记忆,在十几秒之内就一下全都背下来了。梵文我不熟,但英文我还可以。查了一下字义,布达就是Buddha,佛陀,我熟;达玛就是dharma,佛法,这个我也熟;桑噶就是Sangha,僧伽,这个我更熟,因为伽究竟应该发什么音人们吵了很多年。一旦理解,背诵就变成了填空题:南无 ____雅,请在空白处依次填入佛法僧。奇怪的是,古诗词就没有什么问题。我最先背下的长文是《水调歌头》,不是学校作业,而是我私下自学。读完一遍觉得太好了,如果不背下来随时能带着走今天实在是过不去。最长的一篇则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校作业。不是《琵琶行》,我对江州司马没兴趣,但是我很喜欢李白的游记,尤其是最后几句。因为是跟着李白走一趟,从仰望开始,到过湖,再到爬山,最后到日出,很好理解,写得也很美,而且还押韵,所以无暇使用我的1+2+3+4+5背诵法,跟着李白走了几趟基本就能背诵下来。后来我发现我自己不是什么理解记忆,而是形象记忆。我背不了《荷塘月色》,是因为我不赞同朱自清的镜头运动方式。我能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因为我深深赞同李白的运镜,觉得逻辑很清楚,很符合我的心意。而那首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我只是在《加勒比海盗》里看周润发用粤语朗诵了一遍,就整个记了下来。现在我要背诵的话,首先是回想周润发,海盗,粤语发音,有了这个场景就能回忆,然后再翻译为不押韵的普通话。没什么理由,就是那个场景太特别。在经历了那么多痛苦之后,我的背诵水平依然磕磕绊绊。但是我现在已经不再反对背诵,也不会说什么死记硬背不是学习一类的话。因为如果我想写一段沉郁的内容,只需要背一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再去文字里找个地方写鼓点就行。想写某种潇洒的心态,只需要背一下“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再去文字里找到影子的移动就行。想要写巨大的冲击或者是启发,只需要背诵“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然后照抄后面那几句的感觉,去临摹从上到下徐徐展开的画面就行。如果这些诗句我一句都没有背过,那么我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写。没有一本写作书会告诉你如何写才会美,才有力量,最多是给你一些示例。看示例是学不会示例的,要背住示例,未来某一天才能心有所会,偶然间从指间流淌出来。而背诵最好的时间是小时候,随着年纪增长,心念就不再单纯,更缺乏专注之力,那时候想要存住一点什么东西就太过困难了。不相信的话,请你打开你的电子书,看看你曾经摘抄划线高亮的句子,你还记得你曾经做过这些事么?我现在还是在1+2+3+4+5这样去背,要不然就写成纸条然后贴到冰箱门上。我的理解力比小时候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但背诵的难度和痛苦却不曾发生变化。只是作为一名成人,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难度和痛苦,混若无事地不断重复背诵,因为我在心里里有一种信念:我只是慢,不是不可以。
标题:《看斜阳》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所有图片AI算法提供:Stable Diffusion
关于Stable Diffuion的详情,请参考文章《介绍一下Stable Diffusion》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话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有读者问,AI能画动漫么?喏:
《看斜阳》
和菜头的小肉手
Stable Diffusion
南派三叔专区
为南派连更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