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会「夸孩子」的父母火了
期末考试结束了,春节也要到了。此时对于一些八零后九零后,心里会泛起一些童年记忆。
亲戚相聚,总会有一位热情的姨姨询问:“考了多少分啊?”
总会有一位爱热闹的的叔叔说:“来!表演一个节目吧!”
如果你此时扭扭捏捏,父母八成会很不满意,一顿责备后再补充一句:“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如今,经历过打压式教育的他们,很多人已为人父母。大家也忽然发现,逢年过节的风气变了,大家口号一致是:不攀比孩子成绩、不强迫孩子表演、不强制孩子叫人。新一批“三不”父母诞生了。这中间有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王慧是一名90后,作为独生女,父母给了她全部的爱,物质上父母一直尽力给她最好的。但是王慧心理上却觉得沉重,因为父母的爱,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爱。
父母对她要求是,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找到的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成为完美的女孩。
小时候,当她考试考了99分,会得到一句:怎么还扣了一分,到底错在哪了?当父母知道她错的地方很小时候,就会来一句,冤不冤啊,不然不就得满分了吗?
可是当她考试考了一百分时,父母脸上高兴的神色却也是一闪而过,紧接着就会补一句,千万别骄傲,别得意忘形,还得继续努力。
于是王慧的童年时代就有了这样的循环:如果什么事做得不好,那就是一系列重击,然后上升到就这样下去迟早要完了;如果事情做得还不错,父母也不满意,而是打击一下,目的是防止孩子骄傲。
长大后的王慧,对不成功有一种恐惧,很开心的时候,她有一种本能的负罪感,遇到好事情,她高兴不过两秒,好像好事情的背后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让王慧庆幸的是,她对自己状态有了反思,她并不想把这种心态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现在对待自己的女儿,王慧尽力避免之前老一辈的打压式教育。她不会着眼于孩子哪里不足,而努力去补。
她想让孩子看到的是,今天,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放学后,她会问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儿?
看到孩子80分的试卷,她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得到了80分的知识,这难道不是很值得好好鼓励的吗?!
这看似不不起眼的视角转变,其实是心态的转变。
王慧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出人头地,但只停留在希望层面,她不会强迫孩子。
她最想要孩子拥有的品质是,能认真做事,也能勇敢说不。能真诚工作,也不惧怕领导。有自己的立场,也不会因为被否定而内耗,可以虚心听取建议,但也不是被权威拿捏。
物资诚然是宝贵的资源,而在精神上最稀缺的资源其实是鼓励。
鼓励,不等于表扬,它不会让人飘飘然,也不会让人有压力,而是一种能让人在任何境地之下,都能继续保持从容的力量。
张毅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典型80后。
在张毅父母的理念里,对男孩就应该严苛,不光是精神上,甚至是肉体的。
学习不认真,打一顿就好了;
不听父母的话,打一顿就好了。
老一辈好像很少了解到孩子不认真学习,不听话,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仿佛他们对孩子说太多鼓励的话,就是纵容了孩子,尤其是男孩,那是最没出息的。
当张毅成为一名父亲后,他开始反思这样的教育。
让张毅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儿子在三年级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不想上学了。如果时间倒回到他的童年,不想上学绝对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问题。
父母的思路是,不想上学,课程跟不上了怎么办?课程跟不上了期末考试考砸了怎么办?期末考砸了上不了好中学怎么办?上不了好中学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毁了!
本来是一件不想上学的小事儿,就引发了父母最强烈的恐惧,在恐惧之下,他们对孩子只剩下暴怒和强迫。
面对自己的儿子不想上学的问题,张毅首先想到的是要鼓励,而鼓励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孩子不想上学的真正原因。
当张毅真正放低一个父亲姿态,儿子才愿意告诉他,不想上学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没有背下来课文,怕被老师批评。
张毅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面对:“这篇课文确实很长,不容易全都背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现在记住了哪些?”
“再多读几遍,再回忆一下,你还能记住更多!”
其实在孩子确实遇到问题和瓶颈时,他们并不成熟的内心,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挫折,这时候父母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起,一点点重塑瓦解的信心与毅力。
在儿子已经背下课文后,张毅发现孩子虽然愿意上学的,还是还带着一点点的胆怯。
张毅听从心理学家的建议,孩子每天上学前,奖励孩子一个甜蜜糖果、一根美味的棒棒奶酪……让孩子逐渐把上学和甜蜜的鼓励联系在一起。
张毅说,所谓心灵的成长,就是去除外部的枷锁,唯有鼓励,能让人做到。表扬和批评都会容易在人的心灵上,加载新的枷锁,让人更加向外求索,当一个人不断向外求索,仅盲信于他人评价时,甚至可能会毁了自己原本的好。鼓励让人回归自我,和真实的自己同在,就能活出生命的光彩。
鼓励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外在评价的本质,帮助孩子看清事情与他切身的关系,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脱离表扬和批评,建立起为自己而努力生活的内在动力。大胆地肯定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成长走的每一步,他们会走向属于他的光芒。
还有的80后,90后,00后,他们没有成为的父母,但是他们开始鼓励自己心中的小孩。
网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女生奖励自己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根棒棒奶酪。
也许是忽视,也许是教育理念,小时候,她一直想吃奶酪,父母从来没有买过。长大后,她用自己的钱,终于实现了奶酪自由。她是在鼓励自己,也是在养育自己的童年。
其实鼓励,从来都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和丰厚物质。它可以是一个微小的善意。
互联网上,经常有人发出一个成绩单,求大家鼓励。评论区的网友,不吝赞美:“你是最棒的!”“你的努力我们都看见了!”这也许就是来自陌生人最善意的鼓舞;
鼓励也可以是自己奖励自己的一块小甜点,父亲在上学前,递给孩子的一根棒棒奶酪……
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你最棒!
“有棒棒,会更棒!”
这正是百吉福棒棒奶酪2024年的新年主题!
Milkana百吉福是法国Savencia集团的专业奶酪品牌,拥有70年品牌历史,产品遍布全球多国深耕中国奶酪市场20年。
百吉福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棒棒奶酪产品。产品经过了近20年的不断创新迭代,在传承了经典美味的同时拥有钙和蛋白质等丰富营养。
百吉福棒棒奶酪全线不添加防腐剂,严格把关每只棒棒,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安心享受美味。
2024年百吉福推出了棒棒奶酪的新年棒棒限定装和鼓励红包,将每只棒棒奶酪都化作小小赞许,点赞孩子的每一个棒棒表现,搭配写着满满鼓励语句的新年红包,让红包不止有心意,更有新意。
因为百吉福相信,是鼓励让孩子变得更棒。
勇敢尝试,好棒棒!
认真读书,好棒棒!
早睡早起,好棒棒!
……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更可以鼓励自己!
结 语
有人说,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善于支持、肯定和鼓励的父母,这样的家庭就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圣殿和源泉。不把自己的焦虑、恐惧、愤怒转移给孩子,只鼓励他,认可他,支持他,就是孩子最大的财富和底气。
在孩子成长路上,父母的角色更多是陪伴与鼓励。
当孩子表现得越来越出色时,请不要忘了对他说:“爸妈真为你感到高兴!”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也不忘了说一声,我们一直都在!
接受孩子的平凡,就像孩子没有要求父母要多好一样。
能做到这些的您,就已经不是平凡之辈。
2024年,让我们不扫孩子的兴,也不扫自己的兴,用一支棒棒奶酪,一封鼓励红包,一句“棒棒哒”,去大胆表达爱和鼓励吧!
*(以上图片来源东方IC和产品拍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下方卡片,会有好事发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