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娜贝苏 · 主播 | 应犹
来源 | 洞见(ID:DJ00123987)
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把家庭关系分为四种:
独裁主义家庭关系、监护式家庭关系、和平共处式家庭关系、合作式家庭关系。
他认为:
这类家庭中,往往有一个人把自己置于权力中心,总在责难、教育和改造家人。
家庭关系因此陷入内耗与争斗,毫无温情幸福可言。
一味责备,关系就远了
“中国家庭的悲剧,多数都源自于遇事爱责备的相处模式。”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场景:
你忙前忙后做了一桌饭,还没顾上吃,就听到伴侣的点评:
孩子生病了,你焦急万分,却听到伴侣的埋怨:
意外发生了,你在想办法尽量弥补,却一而再再而三被对方数落:
当事情发生时,指责是最无效的做法,不仅挽回不了损失,只会将矛盾放大。总揪着对方的过错不放,时间久了再热的心也会凉,再亲密的关系也会渐行渐远。遇事不责备,凡事多体谅,家人的心才能凝聚在一起,日子自然蒸蒸日上。“你去把咱家的马牵到集上卖了吧,顺便换点有用的东西回来。”
后又把羊换成鹅,鹅换成鸡,最后用鸡换了一袋烂苹果……他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两位旅人,旅人听说了他的经历哈哈大笑:果然,听完老头子的讲述,老婆子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兴高采烈地说:如果我们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点评、去指责,家人间的关系只会变得更糟糕。最好的家庭关系,无非是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换位思考。原谅家人的疏忽,宽宥家人的过失,又何愁人不和,家不旺?妻子饥肠辘辘地等了半个多小时,等来的却是一碗坨了的、伴有浓浓鱼腥味的面。丈夫把这事发到网上,要论个是非对错,却被网友责骂。大众的愤怒点,恰恰在于丈夫自以为正确和高高在上的态度。自以为是、大道理连篇,却无法提供实际的帮助,只会让自己与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情感专家赵永久和妻子结婚八年,总是因为一些家庭琐事争吵不断。他找到一对携手走过金婚,夫妻关系依旧融洽的老人请教幸福秘籍。这个时候,赵永久才回想起来,妻子的记性不好,总是丢三落四。外出忘记锁门,用完电脑忘记关机,洗衣服从不记得检查衣服口袋……这些事情曾让他大为恼火,所以他总在不停地教育妻子:“你下次出门之前,能不能先想一下自己落了什么东西没有。
赵永久越是板着脸说教,妻子的状态就越是糟糕,两人的关系也剑拔弩张。当听过老人的建议后,他在家中的门上、电脑上、洗衣机上都贴上纸条,以此提醒健忘的妻子。妻子感受到了丈夫的关心和体谅,丢三落四的习惯大有改观,两人的关系也重回亲密。“她没你文化高,她智力不如你,你的逻辑好。
你会分析,她不会分析,她讲不出理由。
她对你好的时候,你想过没有?
你有理,可是你无情。”
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事事正确的人,而是一个无条件宠着自己的人。在理解、接纳的基础上给予安慰,或以实际行动表达关怀,胜过无数个“正确”的道理。改造家人,家庭就散了
家庭当中,总有人想通过各种方法征服对方、改造对方:这种长期的施压,只会让对方变得消极抗拒,导致关系分崩离析。妻子以“为这个家好”的名义,给丈夫制定了一系列改造计划,要求他严格遵从。比如,为了让丈夫赚更多的钱,逼迫他去考职业资格证;两人虽还没到离婚的地步,但丈夫已经搬出卧室,称“先分开冷静下”。心理学上认为,想要改造对方,本质是上不愿意接纳对方,是设立一个高标准,让对方满足自己对完美的苛求。放弃“自以为正确”,不对伴侣指手画脚,家庭关系才能牢固。他来自农村,太太出生于城里干部家庭,两人从小的生活环境与观念都不同。婚后他受不了太太的大手大脚、挑三拣四,总想按自己的标准来改造对方,并认为自己的方式可以让对方脱胎换骨。她对他反唇相讥,数落他的吝啬小气、大男子主义,扬言要是他能改,自己就改。他觉得自己正确,想妻子改变,妻子却觉得他跋扈,不可理喻。后来,戴建业经过反思,放弃了“正确”,学会了“妥协”,两人的关系才开始有所缓和。“人唯一能要求的就是自己,对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要求。”
学会降低期待,接纳尊重,爱与关怀自能在家中生根,撑起一个家的未来。一个家最大的不幸,不是困于贫穷,而是家中有一个“总是正确”的人。戒掉自以为是,卸下套住家人的枷锁,家庭才能幸福和顺。
有书倾情打造新栏目“点亮城市计划”,愿与你一起领略全国600+城市的风貌,点击#点亮城市-四川 进行阅读。
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今天,有书君精心整理了“名著原创专栏”,希望能帮书友们从书籍中收获成长,点击#共读 进行阅读。
作者:安娜贝苏,洞见旗下专栏作家。来源:洞见(ID: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5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