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人都可以成为有运营思维的操盘手

人人都可以成为有运营思维的操盘手

财经

观点 / 张亮    主笔 / 二蔓    责编 / 黄静   


本文首发于2022年7


天,我们重发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不要做不思考的打杂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正文。

最近,我听到过很多同学的抱怨: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无情的打杂工。

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知识,到头来却像个打杂的?

“美其名曰”运营岗位,实际上什么杂七杂八的都得干。要做活动策划,要做数据分析,要做用户画像。

我觉得自己好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什么都会,就等于什么都不会。

想跳槽,都不知道自己能去哪儿。

通用性太强,是优势,也是劣势。

之前,我的直播间邀请到张亮老师。他在互联网运营领域深耕十余年,历任多家互联网企业高管,著有《运营升阶笔记》一书。

听完他的分享,我的感受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在于思考。

“运营”就像是一个筐,好像什么都能往里装。

看起来,好像门槛很低,什么人都能把筐背起来。

但有运营思维的人,能从目标中倒推出行动,知道哪一个动作价值最大,哪一个动作效率最低。而不是专注在某个“打杂”式的动作中,消耗掉大量时间和精力。

你也会发现,一些不做运营工作的人,也特别重视运营思维的力量。

张亮老师的分享,很有启发。

人人都可以成为有运营思维的高手。我把这些启发,分享给你。

我们就从这个“为什么”开始。

“我为什么像个打杂的?”


张亮老师说,“运营”这个词,本来就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

我参加工作那会儿,压根儿就没有“运营”这个概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叫作“运营”的岗位。

那“运营”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又为什么像打杂?

我打个比方。你开了一家餐馆。

一开始,店里只有你一个人。你又要去后厨烧菜,又要在大厅招待客人,还要端菜、点单、收银......

虽然很忙,但你一个人也勉强能应付得过来。

慢慢的,你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赚了好多好多钱,来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多,忙不过来了。

怎么办?招厨子。

他专门负责在后厨烧菜,你就负责在大厅招待客人,以及端菜、点单、收银......

虽然很忙,但你们两个人也算是合理搭配,干活不累了。

没想到,越来越多的客人,就像潮水一样涌进你的小餐厅,一下子又忙不过来了。

怎么办?招服务员。

他专门负责在大厅招待客人,你就负责端菜、点单、收银......

最后,由于生意实在是太好,你的小餐厅,变成了大酒楼。

这下,你招了大批人手。这样一来,每件事都有人负责了。

10个厨子、40个服务员、3个收银员、5个清洁工......甚至还要把厨子分成改刀的、炒菜的、做汤的......

可是可是,你发现,总有一些没人负责的事。

比如说,你还想发一些传单,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酒楼。

比如说,你还想在酒楼门口拉一条横幅,吸引路过的人进店消费。

比如说,你还想办一场大促销的活动,让大家都来品尝。

于是,你又决定招人了。可是,你在市场上看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人。

为什么?

因为从来没有过叫作“发传单”的岗位,没有过叫作“拉横幅”的岗位,更没有叫作“大促销”的岗位。

怎么办?

你一拍脑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那就多花点钱,招一个什么都会一点的人,把这些没人负责的事,都交给他。

终于,有人上门应聘了。

聊了半天,你对他很满意。面试快结束的时候,你还问了一嘴:

请问,关于我们,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他支支吾吾,憋了半天,问了一句:

那个......咱们这个岗位,叫什么名字来着?

这下可问倒你了。你苦思冥想,但这岗位好像确实没有人给起过名字。

成,那就起一个吧。

这位新人,又要负责一些“经营”上的事儿,又要负责一些“运行”上的事儿。

不如就叫......“运营”吧?!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运营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

有做开发、美工、市场出身的,还有做编辑、策划出身的,甚至还有从产品经理的岗位上转过来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一口水喷在手机屏幕上:

这不就是打杂吗?

是。就是打杂的。

但别着急,打杂,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不想打杂,做专精不好吗?”


张亮老师说,专精的结果,就是沦为螺丝钉,技术一升级,可能就会变成废品。

你害怕沦为打杂,但其实,现在很多公司的运营,已经不打杂了。

那做什么呢?

做高度专精的工作。

我有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曾经和我感慨,现在居然真的有一些巨头电商公司,在招专门负责拉横幅,负责广告位,负责维护和排期的运营。这都2022年了,简直是不可思议!

但其实,这件事一点都不稀奇。十多年前,一些大公司就有过这样的岗位安排。

为什么?

因为横幅广告位是很值钱,又很讲究的资源。

如果不让专人来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那是要出事儿的。

产品的广告位是有限的,但大公司的业务是无限的。

让哪个产品上,哪天上,用什么素材,都得有个说法。只有这样才能平衡不同业务的需求。

但是,很多小公司看到大公司这么做,也跟着学。

一学就出事儿。

为什么?

我举个例子。

有很多小伙伴,入行的时候是新媒体人员,每天吭哧吭哧地写文章。

三年过去了,还是新媒体人员,还在吭哧吭哧写文章。

对于新媒体运营来说,这就是一件高度专精的工作。但专精的结果是什么?

专精的结果是螺丝钉。

写到最后,短视频的风口一来,我立马就感觉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受到了挤压。

技术一升级,我从精品,变成了废品。

所以,出于对个人发展的考虑,运营就应该打杂,而不是追求专精。在打杂的过程中,运营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业务模块。

能广泛地接触到不同的业务模块,熟悉业务运行的规则,从来都不是一件坏事。

“那我怎么知道我适不适合做运营?”


张亮老师说,不管运营的岗位被切得多碎,底层的逻辑是不会变的。

运营这个工作的核心,永远只有两件事。

一件叫扩大用户规模,另一件叫扩大收入规模。

不管是哪一种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数据运营......其实都是在为这两件事服务。

那我怎么知道我能不能服务好这两件事呢?

其实,可以做一次素质自查。

有点多,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我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

上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总能按时完成。

答应别人的事,我一定会坚持做到。

这是执行力。

如果我要做一件事,我会排除一切阻力去做到。

就算是环境恶劣,趋势不利,亲友劝阻,我也想尽力试一试。

这是抗压能力。

我能一眼看出这条广告的目标人群。

我能一眼看出这款产品的差异点。

我能一眼看出这件事背后隐藏的人性。

这是人性洞察能力。

我能说服别人和我一起做事。

我能调动起身边人的积极性。

我能让他保质保量地完成我需要他帮助完成的那一部分。

当然,我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帮助别人。

这是沟通协作能力。

我能把一件事的前因后果梳理清楚。

我能把一件事的影响范围预估准确。

这是逻辑思维能力。

我的头脑里很有画面感,我能把一件事情讲清楚。

在讲清楚的同时,我还能把它讲得有趣。

我不仅能把它讲得有趣,我还能把它写下来。

这是文案写作能力。

我曾经组织过活动,曾经参加过别人组织的活动。

我知道当我组织活动的时候,我最在意什么,最想优化什么。

这是活动策划能力。

我知道怎样用数据还原用户行为。

我对数据有充分的认知,我知道运营某款产品的时候,应该关注哪些数据。

以及,我知道我为什么关注这些数据。

这是数据分析能力。

执行力、抗压能力、人性洞察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5种素质,是通用素质。

这是你的下限。只要你进入职场,就需要具备这些素质。

文案写作能力、活动策划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这3种素质,是专业素质。

这是你的上限。在提升这类素质的同时,你也在提升你职业生涯的上限。

"说了半天,我要怎么做好运营?”

张亮老师说,明确目标,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虽然有时候,老板也不知道目标是什么。

我刚开始做运营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个特厉害的打杂工,什么都会。

正当我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老板走进了办公室,面带微笑,和我说了四个字:

交给你了!

然后...就走了。

我满脸不解。这是个什么说法?我赶紧追出去问老板:

老板,我应该干点啥?

老板说:

哦。我们这是一个面向青少年的博客,主要的用户都是一些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你想想可以做点什么吧,一切就拜托你了。

得。还是什么都没说。怎么办?

其实,有时候老板也不知道该定一个什么样的预期目标,他希望由你来做判断,因为你比他更了解现在的状况。

他想让你看看,以现在的状态,定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更合理。

在确立目标这件事上,决定权在老板手里,但建议权还在你的手里。你要做的就是,提建议,告诉他:

老板,我觉得这个目标,非常合理。

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让老板充分了解信息。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信息,都要让他知道。

别让老板做一个远在天边的皇帝。

第二,让老板做选择,而不是做填空。

你要让老板知道,虽然他没有给明确的指标,但是你的心里已经有数了。

你要让他帮你确认这个“数”是不是他心里所想的,而不是让他告诉你这个“数”是多少。

第三,给老板明确的增长预期。

可以设置一个增长的范围。起点可以不高,但必须要有。

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

我在一家提供活动资讯的平台工作,负责统筹各个城市站的平台运营。

现在,我遇到了一个难题。

老板要我提高各个城市站的票房收入,并且通过运营策划提高用户的留存时间和活跃度。

可是,老板又不告诉我,数据指标要提高多少,票房总数要达到多少,我根本没办法给城市站的同事分指标、派任务。

怎么办?

先充分了解信息。

比如说,了解产品情况和相关的运营数据。

这款产品卖得怎么样?评价怎么样?有没有区别于市场的差异点?

退货率怎么样?复购率怎么样?推荐率怎么样?

这是对产品和数据的了解。总得知道公司在做的,是一摊什么样的生意。

比如说,找到可以提升的点。

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是不是可以改进?

会员管理是不是不完善?专题社区是不是不够活跃?精选话题是不是不够吸引人?

这是对增长点的了解。总得知道有哪些是本该有,却没做好的事。

再比如说,先定一个低保指标。

票房收入特别受发布平台活动的影响,现在,我手上的资源就这么多,那就先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即便你知道,这个目标大概率过不了关。

过不了关也没关系,可以再设置一个有更多资源填充后的挑战指标。

这是对资源的了解。总得知道自己手上,有多少能打的牌。

然后,给老板预期,让他做选择题。

老板虽然没有给目标,但起码给了一个方向——各城市站点的票房收入。

你对面临的困难,也做了提前充足的思考。你就可以这样提建议:

老板,目前面对C端的运营功能不太健全,所以,有系统性地进行会员服务、内容运营、社区讨论需要等待功能上线。

实际上,我们无法保证这些功能对提升票房有多大的作用。这些功能模块需要长期建设,即便这些功能已经完备,也很难在短期之内就跑出成绩。

所以,我们很难依赖这些功能,但可以把它们当作辅助功能来为目标提供支撑。

其次,活动力度会决定用户选择平台购票的意愿,我认为这正好可以作为测算目标的抓手。

但是,由于平台活动多种多样,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平台活动可以有效地撬动票房收入。

考虑到各种条件并没有那么清晰,我们需要去研究我们在整个行业里的市场份额占比。

比如说,有哪些城市已经接入,年度票房如何,线上占比多少,线下占比多少,对手占比多少。

有了这些数据,我才能知道我们还有多少能争夺的份额。

依据份额,才能框定策略和目标值的范围。

对应不同城市的不同策略,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战术。

如果要扩张上海的业务,需要什么资源?

比如说,功能支持、活动支持、人力支持。

如果要维持或者收缩深圳的业务,需要做点什么?

把战术制定清楚,把需要的资源准备好,然后去问:

老板,咱们的目标是不是这样的?

如果是,可以讨论一下配套的资源。

如果不是,至少也有了可以讨论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梳理出目标。

“再具体一点,怎么运营一款新产品呢?”


张亮老师说,在我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新产品,也不管你的职责是什么,有三件事必须要做。

哪三件事必须要做?

了解行业、了解产品、了解用户。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什么是了解行业?

我举个例子。

有一家化妆品电商网站的创始人。为了吸引用户,曾经以美妆达人的身份,在平台上发帖吸引流量。

这很好理解。通过用户的身份,吸引用户的眼光。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明星代言、线上活动的效果也很棒,为什么非得是美妆达人的形式?创始人真的能理解美妆吗?

其实,这恰恰体现出了创始人对美妆行业的理解能力。

化妆品电商,是一个女性占绝大多数的行业。就像3C数码一样,拥有海量的,用户属性非常明显的群体。

而且,化妆品和3C数码产品一样,容易被检验,容易被测评,容易形成意见领袖。

比如说,一些美妆网红、博主、视频创作者,充当的都是意见领袖的角色。

意见领袖,会对用户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和3C数码不同的是,当时的化妆品行业,是没有意见领袖的。

如果创始人对行业了解的不够深入,他可能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什么是了解产品?

我讲个故事。

我曾经领导过一个运营部。运营部中的用户运营小组,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

每周都要针对一款产品去做会员体系的分析。

为什么?

因为每位运营人员都觉得,我很了解自己负责的产品。我自家的产品,我还能不清楚吗?

其实,这可能是一种错觉。

大多数时候,运营人员是在和自己负责的产品的后台打交道。

但前台的使用感受呢?

用户的体验怎么样?用户有没有什么反馈?这些问题,有了解过吗?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公众号的运营人员,可能会说自己很熟悉自己的公众号。

他熟悉的可能是公众号的后台功能,但他可能并不了解公众号本身。

比如说,我们最近都发了哪些主题的文章,有没有在文章里插入图片,用户喜欢看哪些文章。

多理解一些,再多理解一些。你甚至还能知道,行业里的竞品是什么样的,市场上的同类型产品是什么样的,同时起步的产品发展得怎么样了。

什么是了解用户?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我的用户在哪里?

第二个意思是,我怎么抓住这些用户?

这两层意思,听起来太空洞了。但做得久了,也能找到一些规律。

我举个例子。

假设,你做了一款针对青少年的产品,那么,运营对象是谁?

是青少年吗?不一定。

如果这款产品,是一款教育培训类的产品,那么,运营对象应该是家长。

为什么?

因为在这个场景里,家长才是付费的人,而青少年的喜好只能辅助家长的消费决策。

如果这款产品,是一款社交类的产品,那么,运营对象应该是青少年。

为什么?

因为在这个场景里,用户的活跃度是青少年带来的。如果不能贴合青少年的兴趣和口味,就算你成功地让家长付了钱,也很难做出用户的活跃度。

所以,不管是老产品,还是新产品,对行业、产品、用户的理解和掌控越是深刻,后续的发展越是顺利。


“所以,什么是运营思维?”


张亮老师说,我使用的思考方式叫,利益相关者思考法。

什么叫利益相关者思考法?

我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场线上的交流会。有人问了我一个问题。

他说,我目前在负责一款在线教育的产品,这个产品是面向B端的,行情一直很不错。

有一天,老板突发奇想说,咱们能不能直接面向C端?

结果,我们突然就卖起了年卡。和健身房的年卡一样,你办了这张卡,每天都能来约线上课。

可是,这些年卡卖出去之后,C端的缺勤率高达70%。经常是用户约了某个时间的课程,课安排好了,老师也到教室了,但是学生不来了。

怎么办?怎么才能让这些学生不缺勤?

利益相关者思考法就特别好用。先看看问题到底是什么,然后看看有多少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有什么诉求,再看看有哪些资源,最后才能给出建议。

具体怎么做呢?

先看看问题。问题是,学生的缺勤率太高了,而且常常是临时爽约。

然后看看利益相关者。分别是平台、老师、孩子,还有,千万别漏了为孩子付费的家长。

那四个利益相关者,分别有什么诉求呢?

平台,希望通过做好交付建立口碑,把生意做大。

老师,希望平台可以安排好课程,赚取课时费。希望孩子的成绩有所提升,提高老师的口碑和议价空间。

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在线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如果孩子的成绩不提高,也不要浪费购买年卡的费用。

孩子,分两种。好孩子希望自己学有所成,熊孩子觉得,成绩是无所谓的,反正浪费的钱也不是自己的。

所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一致的。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让家长觉得他们得到了好处。要么是孩子的成绩提高了,要么是金钱损失降低了。

可以试着这样做:

  1. 公告用户,年卡权益升级,增加“缺课保”权益,更新用户协议。
  1. 用户协议规定,在年卡有效期内,如果约课必上,不缺勤,年卡到期续费可以打折。
  1. 已经是年卡用户的,直接免费升级并赠送权益,“缺课保”服务的有效期从升级之日开始计算,在这之前,哪怕孩子缺了100节课也没关系。
  1. 如果想把这件事做得可信,可以找一个保险公司做担保。
  1. 如果想把这件事做得漂亮,可以分析一下孩子的性别和兴趣,在他们每次上完课之后,都给予激励。

这就是利益相关者思考法。

运营,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梳理起来千变万化。

即便不做运营的工作,我们也会碰到很多需要思考的场景。

比如说,我负责一项新业务,需要打开市场,让更多的人成为我的用户。

比如说,老板给了我一个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做到的KPI,我需要找到一个达成新KPI的路径。

虽然,运营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但是,千万不要做一个不思考的打杂工。


很多时候,我们在杂七杂八的动作里,不断地消磨时间和精力,很少有时间可以停下来想一想:

我为什么像个打杂工?

我到底适不适合做这份工作?

我该怎么做好这份工作?

我该如何实现目标?

......

甚至,忘记了如何思考。

而思考,恰恰又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头是扩大用户规模,另一头是扩大收入规模。运营思维,既是为了梳理思路,也是为了正视目标。

要努力地弄懂,弄透。用力扎破那层“打杂与专精”的窗户纸。

不要做不思考的打杂工。

不思考,你很迷茫,别人也很痛苦。

这也提醒我们,再迷茫,也要抽出锻炼思维的时间。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启发。

祝你拥有运营思维,高效梳理思路,高效解决难题,成为真正的高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PS:张亮老师做客我们直播间时,分享过一份独家资料,没领到的同学,可以在下方找小师妹领取:运营通识


推荐阅读:

《钱越来越难挣时,不妨尝试大公司一做就亏钱的生意》

《真正难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暴利行业,没有真相》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社恐必备书单:摆脱自卑,走向自信,你也可以成为社交达人消费空间,何以成为下一个网红打卡地?第136章 柴新鑫第135章 凤凰于飞性爱机器人可以成为合法伴侣吗?AI for Science,憧憬一个人人都可参与科学发现的未来关系里这种隐秘的操纵,很多人都以为是爱最强 iPad Pro 刚刚发布 !首发「王炸」芯片 M4,成为有史以来最薄苹果产品只有河南 1/4 大的荷兰,何以成为全球第⼆大农业出口国?| 反直觉Lab北燕南飞入悉尼(2)三大AI开发神器亮相!李彦宏:只要会说话,就可以成为一名开发者对话腾讯文档鄢贤卿:用六年时间自研专业能力,只是用户思维的底座好消息!EB1签证条件放宽,这些人都可以申请!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制作音乐的未来?最牛"美女操盘手",执掌260亿大白马!"中生代游资"遭致命一击,发生了什么?封面人人人人人人人物短视频时代:人人都可以是纪录片导演“发疯式控诉”老板,何以成为“韩女”戳破职场不公的唯一出路?诺奖得主费曼谈教育:父亲是如何从小启发我的科学思维的?斯坦福史上最颠覆思维的教程:​如何在两小时里用1块钱赚100块?人人人人,“在大量人群中发现少量景色”“挤到怀疑人生”!近百万人挤爆西湖,每个城市都“来了1亿人”?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一挥手就是500万,她何以成为火遍全网的顶流拍卖官?有人购买几千万无法赎回!50亿私募“跑路”,幕后操盘手浮出水面!深耕28年,打造系统化闭环式解决方案,上海惠诚何以成为身心健康领域头部企业温哥华的牙科保险终于有更新了!这些人都可以申请!旅行的尽头是日本(2)拚死吃河豚????创二代「爆改」足力健,老人鞋正卖给更多年轻人|操盘手一诺对话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成为超级个体的底层能力——人人可创业的思维方式最强iPad Pro刚刚发布,首发「王炸」芯片M4,成为有史以来最薄苹果产品贾跃亭IP操盘手来自“参哥体系”,揭秘参哥商业金字塔一场轰动一时的吵架,彻底改变三个人的命运成为有钱人为什么难?巴菲特:没必要在8件事上“挥霍”钱刘京京:从女基金操盘手到餐饮人走出去、引进来,一场上海招商思维的嬗变之旅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