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这个令人厌恶的词汇,显示出汉语正在被基督教污染
与一位老友聊天,这人整体是正常的,脑子也基本上在线,但有一个地方让我非常不舒服,就是他在称呼我时,总是称呼为“陈弟兄”,我反复强调,可以喊我“陈兄弟”,或者“陈兄”,但是,每次还是称呼我为,“陈弟兄”。
我询问了一下那哥们,是不是最近信了基督教,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我一听就基本上意识到了,“弟兄”这个词汇,是基督教里面的一个典型,确切地说,是不说人话的一些词汇的典型。
在正常的中国人的语言体系中,一个并列结构的词汇,往往是大的在前面,小的在后面,因为前面的更为重要,更容易让人在听到这个词的第一时间意识到语境的差异。
比如说,我们会说,广大干部群众要如何如何,因为关键是要管理好干部。
在家庭中,我们会说,父子,母女,夫妻,姐妹,不是因为等级,而是因为,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什么样往往儿子什么样,先说父再说子,更为符合交流的礼仪和效率的要求。
同样的习惯,在整个社会也是如此,官吏,师生,日月,天地,君臣,基本都是同样的语言习惯。
在宗教中也是一样,《思高本》圣经中,把brothers也翻译成兄弟,符合语言习惯。
但是,在中文世界里有一个特例,就是基督新教,特别是和合本,基本上就是不说人话,兄弟,一定要翻译成“弟兄”,才能显示出,他们和别人不一样。
类似的词汇有很多,比如说,“跌倒”这个词,用这个词来指代“触犯戒律”,是基督教中比较有特色的,不说人话的典型。
而且这种坏习惯在传染,许多非基督新教的人,也开始这么用了,这些严重不规范的表达,在污染汉语。
事实上,在基督新教中,很多词汇,其实也遵循了正常人的表达习惯,但是,他们不知道,比如说,姐妹通常说成“姊妹”,但是,“姊”这个词,其实就是姐姐的意思,只是他们不知道,所以也没改。
咋说呢,非得用滥造新词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习惯。
国家最近号召“基督教中国化”,我觉得首先,中国化里的重要部分,应该是恢复正常的汉语习惯,比如说,“兄弟”就是“兄弟”,没啥“弟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