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3000家催收公司何去何从?

3000家催收公司何去何从?

公众号新闻

日报

专栏

热点

国际

活动

催收行业监管和有法可依已经迫在眉睫。(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文 | 楚济慈  来源 | 零壹智库 <<<<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零壹智库 联合发布


4月17日凌晨,曾经的催收行业龙头永雄集团宣布不再从事具体催收业务,将彻底转型为一家帮助催收行业及催收企业发展的科技服务型企业。

永雄事件似乎有了阶段性的结果,而催收行业,也走到了一个新的路口。

“债务催收行业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2010年以后,催收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催收行为的异化、竞争的失序、投诉的高企等。”商务部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在“2024第八届中国贷后风险管理及资产处置峰会”上表示。

早期的催收行业鱼龙混杂,委外催收公司规模、层次参差不齐。在催收过程中,各种暴力手段层出不穷,催收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大。据零壹智库统计,截至4月16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可查询的包含“催收”二字的投诉高达67万多条。

硬币的另一面,是日益庞大的不良资产市场对催收的旺盛需求。

仅看不良贷款转让试点的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不良批量转让成交规模暴增222.71%至1193.7亿元。其中,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达96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9.40%。根据预估,我国个贷不良市场的规模可达到万亿级别。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思聪表示,经济深度调整、资产缩水叠加银行信贷扩张,加速了个贷不良资产的增长。特别是在当前中国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将会形成一轮体量巨大的不良资产潮。

从这个角度看,债务催收行业对不良资产处置来说,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企业预警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17日,全国催收类公司(企业名称包含“催收”或经营范围包含“对信贷逾期户及信用卡透支户进行催收服务”等内容)仍有3500余家。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未有明确统计,预计至少在30万人以上。

2023年“永雄事件”发生,对催收行业产生巨大地振动。另一家知名催收企业承信科技赴美IPO之路卡在了“合规”问题上,暂无最新进展。这些标杆性企业的动向关乎催收行业今后的风向。

与此同时,“反催收”黑灰产的进攻、软暴力催收投诉高企、AI等新技术给传统催收业态带来的挑战等等,都让催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不良资产“繁荣”,催收需求大

韩家平从居民负债规模、不良资产规模、失信主体数量等三方面数据解读,提出市场对债务催收的需求庞大。

首先是居民负债数据。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3年度中国杠杆率报告》,2023年年末,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为63.5%,相当于GDP(2023年为126.06万亿元)的63.5%,由此可知居民部门的负债规模约为80万亿元。另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2023年末,我国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19.77万亿,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22.15万亿元,合计占到居民负债总额的一半,体量巨大。

第二个是不良资产数据。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1.62%。按照居民部门总负债80万亿、不良贷款1.62%来推算,2023年我国居民部门的金融不良资产规模应该在1.296万亿元左右。

第三个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15号,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超过830万,这一数据剔除了修复过的被执行人、或者是没有被列入失信名单的、失去还款能力的被执行人,以及同一个主体有多个案件被列为失信名单的个数。

另外,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两会作工作报告时提到,全国法院系统对核实确无能力履行义务的不纳入失信名单,记录失信320.7万人次;为努力偿债的被执行人及时修复信用208.3万人次。也就是说,目前已经在法院系统被判决的被执行人大约达到千万量级。

对于债务催收行业的定位,韩家平提出,作为贷后管理的重要一环,它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资产管理功能,可以通过帮助金融机构做不良资产处置和管理而发挥出巨大的社会作用。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可能会导致循环不畅通,出现更多问题。

他表示,综合来看,债务催收业属于信用服务业的分支业,可以降低金融机构资产流失风险,对当前完善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大力发展信用经济,防患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催收业面临巨变

1、永雄“倒下”,转型“科技服务”

2024年4月4日,被称为“催收龙头”的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以下简称“永雄集团”)在微信公众号重发《告全体员工书》,强调自己“是一家负责任、有担当的正规催收公司”。

去年4月,永雄集团多地分公司共179名员工被安徽警方跨省带走调查。同年5月25日,永雄集团发布《告全体员工书》宣布停业,引起广泛关注,不过随即又删除了这篇推送。

2023年8月,宣布停业近3个月后,永雄集团发生了多项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7493.54万元变更至6095.92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周小芳更换成实控人谭曼。

11月9日,一份永雄集团《关于复工复产的通知》在网上流传。通知内容显示,该集团自5月25日被迫宣告停工停产以来,一直在积极为复工复产做准备。永雄集团正在有序分批次复工复产。

该通知的抬头疑似为永雄某位员工的名字,通知要求该员工2023年11月15日上午8时30分前,前往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乐坪大道锦洋铂宫19楼上班,正常考勤。不过,企查查上显示永雄娄底分公司目前已处于“注销”状态。

一位互联网金融业从业人士表示,在债务管理中,催收属于比较敏感的一块,原因在于它触及到了庞大的C端人群。当催收行业出现市场性的波动或监管的波动,头部公司一定最先受到牵连。

根据企查查,永雄集团共有40家分公司,不过在过去几年里被大量注销,2023年5月存续的分支机构为16家,至2024年4月仅剩邵阳分公司一家处于“存续”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永雄集团成立于2014年4月,总部位于湖南长沙,是国内最大的催收服务提供商,巅峰时期员工超过1.7万人。2019年,永雄集团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计划于2019年11月20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不过最终未成功上市。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永雄集团的营收分别为4.36亿、5.95亿、7.58亿和5.15亿元人民币。截至2019年9月30日,永雄集团在催的逾期贷款总额为446亿元,信用卡催收占总营收比重超过70%。

最新的业绩数据是永雄集团创始人谭曼在永雄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披露的数据:2022年全年永雄实现营收超8亿元,2023年拟实现人员规模稳定1万人以上、年营收10亿元以上等年度任务目标。

4月17日凌晨,永雄集团发布《永雄集团致社会各界的一封公开信》表示,不再从事具体催收业务,将彻底转型为一家帮助催收行业及催收企业发展的科技服务型企业。

在公开信中,永雄集团表示,从4月开始,安徽多地警方相继介入永雄集团卫成公司吉首分公司、集团怀化分公司、湘潭分公司和邵阳分公司调查,将近200名员工强行带往安徽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时冻结永雄集团4800余万元资金,限制集团公司创始人及部分高管出境,导致集团上下人心惶惶,经营难以为继。

截至2024年4月3日,安徽警方已第三次冻结永雄集团账户资金。永雄集团被迫大量处置公司和股东固定资产,用于公司运维和员工安置。

永雄集团在公开信中为自己正名,表示“依法成立的催收企业通过合法途径接受委托向逾期欠款人催收合法债务不构成寻衅滋事罪”。公司近期及未来十年将要做的“三件事”:一是系统总结永雄集团成立十年以来积累的经验教训。二是继续支持四家分公司涉案员工依法维权。三是全面启动战略转型。

2、承信科技,另一个样本

2024年年初,国内另一家知名催收企业承信科技的控股公司GoodFaith Technology Inc.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了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拟以每股4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300万股普通股。

早在2022年7月,承信科技在SEC秘密递交招股书,后于2023年3月30日公开披露招股书。2023年7月,承信科技被证监会要求补充材料,包括说明股权架构的合规性、“是否存在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情况”“在催收过程中是否涉及贷款第三人,是否存在用不合规方式进行催收的情形”等多项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承信科技的业务主要面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和催收服务。2022年的总收入为4521.85万美元,同比增长了约119%,其中来自贷后催收服务的总收入为4320.07美元,同比增长了约153%;净利润为428.98万美元,同比增长约964%,增长原因是贷后催收业务毛利大幅增长219.7%。

不过,2023年上半年,承信科技的总收入下降至859.20万美元,同比降幅达到65%。其中,贷后催收服务的收入大幅减少1619.10万美元,降幅约69.1%;净利润67.18万元,同比减少约78.8%。

招股书解释称,疫情期间,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更加谨慎,信贷发放规模有所下降。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拖欠信用贷款债务减少,现有客户分配给公司的案件数量减少,导致公司贷后部门的收入下降。

随着收入和净利润的下滑,承信科技也面临着“生存”的挑战。2023年,公司接连暂停了三家地区的运营中心,报告期内,全职员工从891人减少到31人。

3、投诉高企:软暴力催收

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被“一窝端”查办的催收公司不在少数,大多都涉及软暴力催收。

据南方周末报道,自2023年3月起,有多家湖南催收公司被安徽警方跨省执法。3月13日当天,湖南众诚不良资产处置有限公司、湖南华威金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南诚普法律咨询有限公司被查。

根据黑猫投诉显示,上述三家公司曾均有电话轰炸、骚扰同事等软暴力催收的情形。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对暴力催收进行了区分。她认为,软暴力最典型的如电话、短信等信息轰炸骚扰,以及曝光欠款人的个人信息等,来达到施压的目的;而硬暴力则是采取拘禁、恐吓、威胁、伤害、上门催收、冒充执法机关相关人员进行催收等方式。

近年来,随着监管趋严,硬暴力催收减少,但软暴力仍然很常见。

截至4月16日,黑猫投诉平台可查询的包含“催收”二字的投诉高达67万多条,包含“暴力催收”的投诉也超过44万条。其中,以“美团催收”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出4.6万条投诉,以分期乐、拍拍贷、京东金融、抖音、你我贷、微粒贷等加上催收作为关键词,可搜到的投诉也均超过1万条。

表1:部分互联网贷款平台催收被投诉情况

不过,行业也注意到,部分非正常投诉其实来自金融黑灰产业。据北京商报调查,大约有三成投诉来自“代理维权”的黑灰产机构。奇富科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3年,在信访平台由同一信访人多次重复投诉、且为非理性诉求的缠访投诉,约占公司正常投诉信访的30%。

4、"反催收联盟"猖獗

我国“反催收”黑灰产业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进入有组织的产业化阶段。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总体而言,“反催收联盟”等恶意逃废债行为呈现运作模式“产业化”、宣传方式“网络化”、蔓延态势“扩散化”等特征。

近两年来,反催收黑灰产业在零售金融领域呈现突增趋势,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银行不良率尤其是信用卡不良率有所抬升。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81.35亿元,环比增长4.69%。逾期人员增加,导致“信用卡逾期管理”等黑产变得较为活跃。

据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介绍,反催收代理公司通过短视频、APP、社交媒体等线上流量平台或网站营销代理投诉、向债务人传授方法和提供“征信洗白”服务。事实上,这些反催收代理公司所谓“业务”通常都属于违规操作,为了获得高额利益,对机构和“客户”两头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美团安全管理部2023年联合制作的《“反催收”黑灰产业现状危机及其治理研究报告》显示,某小贷平台通过自建语义分析算法能力等方式,识别出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催收问题”的逾期人员中,疑似被“反催收”黑产渗透的占比已近30%。

2024年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识别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三类主要灰产形式。其中指出,“反催收联盟”是指一些组织或个人通过伪造虚假证明、缠诉闹访等行为协助逾期客户对抗银行的合法催收,并达到恶意逃废债等目的的行为。反催收组织的目的是收取高额代理手续费、截留套取资金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煽动逾期客户,尝试激怒或诱导催收员说出违规话术,试图虚构暴力催收的事实或造成催收员违规催收的假象,并将通话录音后向监管部门投诉。

二是向客户传授减免息费、延期还款等“技巧”,教唆客户或直接代客户向监管机构投诉,谎称受到会员单位或催收机构暴力催收,并通过聚众闹事,网上论坛、微博等线上渠道施压,扬言“群访”,制造舆情压力,逼迫会员单位停止对其进行催收、宽限还款、减免息费或声称导致其失业、名誉损失等不实情况进行敲诈勒索。

三是指导逾期客户开具或者伪造贫困证明、收入证明、住院证明等,获取息费减免或延长还款期限的服务。

“目前反催收公司作业已出现新特征”,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表示,反催收公司往往采取团队化作业,不乏职业律师或催收机构专业人员加入,专业素养高,不仅十分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各家机构的贷后客户投诉规则,而且投诉目的非常明确。

这些行为有组织、有套路、分工明确,在法律风险上,可能涉及敲诈勒索罪、诈骗罪。对消费者而言,还面临着高额中介费用、个人隐私泄露等套路和风险。对行业乃至社会而言,也潜藏着诸多风险。比如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上升,干扰金融市场经营秩序,滥用投诉、挤占行政资源或司法资源,破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等。

5、AI技术迭代,影响催收业态

金融业对技术变化非常敏锐,成为很多新兴技术快速落地的应用领域。2023年,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大爆发,对传统催收业态产生巨大影响。

比如AI催收机器人,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逾期负债人分别建立相应的催收措施。相对传统催收过程的合规难以保障等难题来说,机器催收过程更加透明,有助于被监测和标准化,也更易被回溯和复盘。

不过当前机器催收还不如人工灵活,催收公司可以将传统作业模式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人机协同高效作业,可以大幅提升专业度,促进合法、合规、高效的贷后催收作业。

另一方面,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金融黑灰产快速适应和应用新技术,其专业化程度和隐蔽性都在不断加强,增加了行业识别和治理的难度。催收行业,同样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有效识别各类黑灰产活动,降低黑灰产带来的风险。

整治与调整

从监管环境来看,2018年前后,监管部门加大对催收行业的管控力度,此后多次发文严厉打击非法催收、暴力催收。

2019年12月,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催收作出了多项约束;2020年刑法修正案对催收非法债务罪进行了准确定性。

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发布《关于规范互联网贷款及信用卡催收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内首个网贷催收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建立健全催收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

2024年4月18日起施行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沟通时,应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尊重债务人的人格和合法权益。同时也规定催收人员应妥善保管债务人的个人信息,不得随意泄露给无关第三方。在催收过程中,应确保债务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不过,在催收行业本身的展业方面,比如催收机构资质、考核监管体系以及催收人员行为规范,仍缺乏专门的、统一的行业法律规定。

据了解,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研制了《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国家标准。标准的内容涵盖了制度管理、组织和人员管理、业务管理、金融机构对第三方催收机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投诉处理等方面。目前,标准已按程序报标准管理机构审批,预计上半年发布。

业内人士表示,整个催收行业历经几年洗牌,正慢慢走向合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软暴力催收等情况发生。目前来看,行业监管和有法可依已经迫在眉睫。

韩家平提出,要想实现催收行业的良好治理,推动催收行业阳光化、职业化、法制化发展,需从以下五方面考虑:第一,要制定债务催收业的专门法律;第二,要建立行业治理组织;第三,要明确监管部门;第四,要强化职业培训;第五,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能。

从企业角度来说,催收公司则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上海智朗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孙乐表示,催收组织管理目前越来越趋于集中化,规模性起来之后,需要精细化、标准化组织管理对各项业务流程有条不紊地推进,提升业绩的同时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零壹财经,《金融消保的牙与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024)》

[2]21世纪经济报道,《64万条催收投诉背后》

[3]上游新闻,《起底永雄“催收江湖”:多次上市未果、高提成、多名员工涉案…》

[4]港湾商业观察,《承信科技的催收合法性:业绩骤降员工急剧减少,商业模式面临挑战》

[5]消费日报网,《承信科技赴美IPO催收业务减少“拖累”业绩》

[6]北京商报,《三成投诉来自“代理维权”,十余家机构视角下的金融黑灰产》


REVIEW



推荐阅读

在看”点这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OpenAI春季发布会:这是"Moss"的诞生,我们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借5万还10万,借款人被暴力催收!“借出8000多亿没有回收”,网贷平台玩转借款“魔术”→你的楼房老旧以后,将何去何从人均年薪50万!宁波银行大赚255亿,却被曝暴力催收...连遭30家公司拒绝,川普确认:没钱!王健林正式“脱手”万达电影;华为Pura70现货已到;盒马将恢复会员开通及续费;催收巨头宣布不再催收...猫贝贝之歌(4)猫贝贝之歌(1)爆款游戏疑由AI设计?艺术生们该何去何从?又一大国宣布向移民全球征税,富豪何去何从?猫贝贝之歌(2)- 夜太黑加拿大缩招35%留学生名额,陪读妈妈成主要冲击对象,未来该何去何从?沉默的二本学生,何去何从?王健林正式“脱手”万达电影;重启会员制,盒马又要变回以前的盒马了;催收巨头宣布不再催收……众议员“秒过”最新立法:全美封禁TikTok!美版抖音何去何从?降息序幕缓缓拉开,美元何去何从?“经济衰退”真的要来了吗?正式发布!“每晚22点后不应催收”连遭30家公司拒绝 川普称没钱交纽约民事欺诈案4.5亿保证金拜登签了!TikTok被禁成定局,未来何去何从…不足12小时,比特币第四次减半后何去何从迷茫的埃及,何去何从?一代传奇浙商宗庆后逝世,500亿娃哈哈帝国何去何从?英国私校倒闭潮,涨价20%何去何从?陷监管风波,Coinbase何去何从?演讲大咖亮点预告!解锁中餐出海新兴市场!中餐品牌何去何从?不知道论文结束了这羊何去何从猫贝贝之歌(3)​噩耗!!!H1B身份将无法从事AI/MI工作,高科技人才该何去何从?“新国标”将修订,4亿辆电动自行车何去何从?内蒙开鲁催收“增补承包费”于法无据我在台湾最大的催收公司工作的那八年| 故事FM傅平自传体回忆录(25)精彩纷呈在最后,未完待续,敬请关注!凯特王妃发声回应传闻,聚光灯下英国王室何去何从?华平退出珠海万达商管,美资基金何去何从?高端对话丨他的肿瘤占据肝脏2/3,晚期肝癌的治疗该何去何从?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