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低温仅4摄氏度,南方高温将结束!为何出现“史上最早”寒潮预警?
历史首次,寒潮预警和高温预警齐发。十一假期的前三日,国内北方的大幅降温和南方大面积的高温并存。
10月2日早上,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下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这也是2010年以来下半年最早发布的寒潮预警。今天早上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10月3日08时至10月6日20时,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8℃~12℃,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以上。
北京今天夜间最低温仅4℃
北京市气象台于2日16时发布了今年下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昨天(10月3日)北京的气温下降明显,白天最高气温仅19℃左右,体感较冷。昨天的降雨一直持续到傍晚前后,而大风直到后半夜才逐渐减弱,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少麻烦。
北京市气象台今天6时发布:今天是重阳节,白天晴,北风三级(阵风五六级)转南风一二级,最高气温16℃;夜间晴,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4℃。
寒潮和大风蓝色预警中,今天上午阵风仍较大,体感较冷,外出注意防风保暖;夜间温度较低,夜间出行请及时添衣,加强保暖,谨防感冒。
今天6时,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气温为8.3℃,城区气温在8.3℃-8.9℃。
寒潮将终结南方高温
这些地方降温超18℃
中央气象台10月4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0月4日08时至10月6日20时,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和江南大部等地将先后降温6~10℃,其中,黄淮南部、江淮、江汉和江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2~16℃,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8℃以上。
6日至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华北北部至辽宁中部一带,最低气温10℃线将位于四川东北部、湖北中部、河南南部至苏皖北部一带。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将有4~6级风,高海拔地区及江河湖面阵风可达7~8级。我国北部和东部海域将先后有7~9级大风,阵风10~11级。
专家提醒谨防冷热交替
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北方多地出现明显降温,而与此同时,南方高温持续。
“高温天气主要受历史同期罕见强盛的副热带高压影响。”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3日,强冷空气主要影响淮河以北地区,南方高温迎来最后高峰。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西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中东部、江西、浙江中西部、福建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7℃以上,江西北部、福建西部局地可达40℃以上。4日,随着副热带高压南退,高温范围将明显缩小。5日,南方高温天气基本解除。
气温“大跳水”可能是未来几日公众对于假期天气变化的直观感受。张涛提醒,公众需及时关注相关预报预警信息,注意添衣保暖,做好应对大风降温天气的准备,谨防冷热交替引发身体不适。江河湖面的风力较陆面更大,在水面游玩时要考虑大风影响。
此外,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等地局地发生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高,建议公众尽量避免前往山区、河谷等区域游玩。
当前正值南方多地油菜集中育苗和整地播种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相关地区要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和技术指导服务,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科学评估干旱、渍涝、冻害和病虫害影响,分区域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意见,并组织专家开展蹲点包片和巡回指导。
10月初就发布寒潮预警是否反常?
10月4日白天,浙江南部、江西大部、福建、广东中北部和东部、广西东北部等地仍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江西中南部、福建大部和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可达37℃以上。
为何看似矛盾、代表冷热两极的预警能够同时出现?
中国天气微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目前副热带高压非常强,这是造成南方高温的原因;而与此同时北边的强冷空气即将杀到,冷热反差将极大,因此中央气象台提早破例发布寒潮预警,提示公众在国庆假期剧烈降温可能会对交通出行、生产生活有不利影响,也就造成了罕见的寒潮与高温的同框。
气象部门介绍,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在气象学意义上,寒潮有严格的发布“门槛”。根据冷空气国家标准,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为寒潮。
寒潮最早开始于9月下旬,最晚可以到次年5月。不过,寒潮最频发的时候往往并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般11月的寒潮过程最多,其次为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
“下半年的首个寒潮预警其实并不严格符合中央气象台寒潮预警标准,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并未降到4℃,也就是说不够‘寒’。”张涛说,“但由于前期温度较高,强冷空气带来的温度降幅较大,虽然南方不够冷,但北方多地已经达到寒潮发布标准,考虑到综合强度和可能的高度影响,中央气象台还是发布了预警。”
张涛表示,这样的预警发布可以说是既破格又合规:破格在于指标略不足,合规在于预警发布规范中,特别针对此类指标不足的情形给出了可以酌情发布的规定。
来源:《商学院》杂志综合自气象北京、中国天气网、新华社、中国气象局、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