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比起渴望无条件的爱,成年人更值得做的是这个——

比起渴望无条件的爱,成年人更值得做的是这个——

公众号新闻


点击上方蓝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近些年关于「无条件的爱」的讨论很多,很多人发现自己从没获得过,也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感觉。去年的大热美剧《怒呛人生》里,亚裔女主角也发现自己的很多心理 / 情感困扰都与这种缺失有关。


这也就难怪,社交媒体上转而提倡「学会爱自己」「重新养自己一遍」。有人说要自律,有人说要富养,还有人说要练口才、练气质。


左右滑动查看

图片来源:小红书


其实这个概念并不新鲜。前些年,很多商家就开始倡导:人(特别是女人)就是要学会宠爱自己啊~ 给自己买个贵价护肤品,做个医美保养一下,不开心了买买买......



没有获得无条件的爱,那就先从爱自己开始吧。把自己当小孩,给自己无条件的爱。这些说法本身都没问题,但到底什么才算「爱自己」呢如果我们把上面提到的这些事情都做了,内心真的会有被爱的感觉吗?


今天这篇文章就从心理学角度和大家探讨一下 自我关怀 的话题,还能帮你避开那些 假性自我关怀 的坑。


这些情况

和「爱自己」或许真没关系


衡量做某件事是不是在爱自己,和具体做什么事情无关,取决于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是否出于自己真实的内在需求,以及在过程中收获了怎样的感受。


比如同样是护肤,对有的人来说是享受和放松,是一段沉浸式和自己待在一起的时间,对有的人来说却觉得很繁琐、很麻烦。


不妨用以下四个问题来帮助自己做判断:



☑️你做这件事,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吗?

☑️你执着于要通过这件事取得某种成就吗?

☑️ 你的生活实际上是因此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 你会在事后感受到焦虑、愧疚或者是不安等消极情绪吗?



以上正是精神病学家Pooja Lakshmin提出的假性自我关怀(Pseudo Self-Care)[1]的四个标准。


「假性自我关怀」指的就是:表面上看似在关爱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满足内心真实的情感需求、甚至给自己增加了压力,或以其他方式损害了我们的身心健康。


当你下次再在网上看到一些提倡每天打卡、自律学习、养生等内容时,先别着急去模仿。它们看起来似乎是正确的、为自己好的,但你需要先问问自己:


我当下真实的诉求是什么?

做这些事可以帮我接近或实现我的需求吗?

我能够从这些行为中获得滋养吗?


你也许发现了,做到这些有个前提是:你得知道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的需求。


爱自己

是接纳一切情绪的流动


我身边有个几乎不会内耗的朋友,和他待在一起,莫名会有一种「通畅感」,感觉他身上没有任何被堵住的情绪,整个人的状态是「流动」的。


他说,他开心的时候就尽情开心,不开心的时候就尽情不开心,他会充分感受和接纳他身体里流动的情绪,不去评判和阻止,只是观察和感受。


图片来源:《天堂之日》


这位朋友所描述的状态,就是接纳一切情绪的流动,在《不原谅也没关系》[2]这本书中,作者用「充分哀悼」来指代这种状态:


在遇到令人难过的事情时,愤怒、哭泣、倾诉、写日记等都是我们与被压抑的情绪重新联结的关键过程,有助于我们释放痛苦。


而阻碍人们接纳情绪的,是内在无情的批判者。


或许很多人小时候有过情绪被强制打断的经历,比如在玩具坏了大哭的时候,父母说「哭什么哭,多大点事就哭成这样!」,甚至会予以蔑视嘲讽,这会激发孩子内心对于情绪的强烈羞耻,逐渐在长大后内化成内在的自我评判。


图片来源:《年少日记》


有的人在分手后,积压着大量对于前任的怨恨,但因为抱着「还是要体面一点」、「不要像祥林嫂一样到处倾诉,显得我很可怜」的内在批判,这份怨恨始终无法释放。


作者也在书中说,有大量的来访者会有「哭泣羞耻」,在控制不住哭泣的时候批判自己「我怎么这么脆弱」、「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这种内在批判加剧我们陷入情绪的沼泽地里,或许表面上看起来情绪似乎消失了,可一旦碰到类似的事件还会被触发、闪回。


爱自己,需要我们时常对自己的情绪说: It's OK~


☑️我会有这样的情绪很正常,并不是我太敏感/反应过激,我的情绪是真实的;

☑️我可以忠于我的情绪体验,即使周围人都很开心,我也不是必须开心,我并不需要和周围人的情绪保持一致,我可以接纳并尊重我自己的感受;

☑️我有权感到悲伤,愤怒,难过,失落;

☑️我可以不去立刻处理这些情绪,试着和他们共存;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和信赖的朋友倾诉来让情绪得以疏导。


爱自己

是成为自己的父母

给自己关怀和保护


当我们在讨论「不知道如何爱自己」时,背后所揭露的现象是,原生家庭或许并没有教会我们这件事。


如果细细觉察就不难发现,每当我们内心出现自我批评的声音时,那个声音并不来自于自己,而是来自于童年的父母、老师。


「怎么这么笨」、「只有听话爸爸妈妈才会喜欢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图片来源:《年少日记》


父母对我们的批评、轻蔑、忽视,都会被我们内化,长大后,我们会不自觉模仿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在每一个受挫的时刻对自己进行严厉的批评,成为欺负自己的帮凶。


但幸运的是,我们依然可以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inner child)


内在小孩指的是童年那个受伤和压抑的自我部分,就相当于是,虽然我们表面上看起来长大了,但内在却有个童年时期的自己,伤痕累累地停滞在原地。


图片来源:《她和她的她》


大家可以幻想一下,如果你有一个孩子(或许你真的有),当你希望给 ta 全部的爱与支持时,你会如何对待 ta ?



❓ ta 工作很忙很累的时候,你会让 ta 再努力一点吗?

❓ ta 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没有完成,你会觉得 ta 糟糕透顶吗?

❓ ta 哇哇大哭的时候,你会要求 ta 坚强一点吗?

❓ ta 为了讨好别人委曲求全的时候,你会觉得理所当然吗?



我们希望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如何爱自己。


不止是爱,作为自己的父母,我们还需要给自己提供强有力的保护。



💪当这个小朋友处于有毒的关系中时,我们要勇于带领 ta 逃离;

💪当 ta 害怕冲突,不敢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我们要给 ta 撑腰,坚决捍卫到底;

💪当 ta 为了讨好别人委屈自己时,我们要告诉 ta ,你的需求是最重要的!



书中有一个叫「时光机营救行动」的练习,即在想象中穿越回小时候被伤害的场景,幻想自己以强健有力的成年人形象出现,去保护那个弱小的小朋友。


作者皮特·沃克曾用这个方法帮助了很多来访者抵御情绪闪回时的无助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书中找到这个练习。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受伤的小朋友,在等着我们有朝一日去救赎 ta ,有很多童话故事、文艺作品也都会设定一个强有力的骑士形象来拯救公主,但我们忘了:其实们自己就可以成为那个有力量的大人,我们可以是自己的骑士,回到受伤害的那天,给自己包扎伤口。


爱自己

是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古早台剧《爱上查美乐》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女主知道周围所有人喜欢的咖啡口味,唯独不知道自己喜欢喝什么。


图片来源:《爱上查美乐》


这像极了生活中很爱说「随便」、「我都可以」的人。其实深入了解自己后会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都可以」,而是觉得:


把选择权给对方比主动表达自己的偏好更安全;

同意比反对更安全;

倾听比说话更安全;

照顾他人比寻求帮助更安全

......


久而久之,我们会和自己内在感受失联,甚至无法感知到自己身体的需要,无法区分真实需求。


而和内在感受恢复链接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多问、多感受


你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时间段停下来问自己:我现在感觉如何?我冷不冷,热不热,身体是否舒服?


如果你已经感觉很累了,比起去参加聚会,或许去按个摩放松一下才是更符合你需求的选择。


大家或许会发现,在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方面,也离不开让自己吃好喝好、护理好自己的身体,这会不会和有些消费主义行为一样,又变成「假性自我关怀」了呢?


其实,「真」与「假」的判断依旧要回归自己的内心,多问问自己,这样真的让你觉得舒适吗?你感觉自己的状态更好了还是更差了?



真实的自我关怀:

在觉得很累的时候去做了个按摩,虽然有点小贵,但环境也帮助我放松了,做的过程非常享受,整个人都回血了!


假性自我关怀:

朋友说,spa 得做贵的体验才会好,于是咬咬牙带自己奢侈一把,确实挺舒服的,但一想到花这么多钱还是很肉疼,负罪感超过了按摩的幸福感。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已经意识到了,「爱自己」是一项需要学习和练习的能力,它并不是我们喊一喊口号就可以立刻做到的事情。和自己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不一定比和别人建立更加容易。


如果你希望深入学习如何「爱自己」,给自己充足的滋养,强烈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不原谅也没关系》,讲自我疗愈、爱自己的书有很多,这本在我心中是教科书级别。


作为一本心理学读物,它常年位列各种好书榜首,畅销的同时也收获了大量好评:


左右滑动查看

图片来源:豆瓣


图片来源:亚马逊


作者皮特·沃克也是一个「自救者」,他根据自身的疗愈经历和三十多年的咨询师从业经验,总结出了自我疗愈全套指南,咱们今天讲的自我关怀只是书中的冰山一角。



摘取部分目录


第九章 缩减内在批判者 177

内在批判者的成因 177

应对14种常见的来自内在批判者的攻击 179

由内在批判者引发的闪回 184

想法也可能触发闪回 185

内在批判者是内化的父母 186

应对内在批判者的固执 187

完美主义和情感忽视 188

再谈危害设想 189

利用愤怒对内在批判者进行思维阻断 189

羞耻感是对自己的不公指责 192

拥抱内在批判者 194

思维替换和思维纠正 195

视角替换 196



而且,书里的概念也不会生涩枯燥,没有心理学背景的小白都可以读懂,其中大量案例里都能看到东亚小孩的影子,让人一边看一边惊呼「这不就是我!」


点击图片下单,早读早受益↓



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很多表述,作者把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充足爱的人称为「幸存者」,而非「受害者」,这种表达给人希望。我们依然顽强生长着,千万次救自己于水火,怎么不算「幸存者」呢。


现在,距离我看这本书已经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再翻看时会很惊讶地发现,曾经困扰我的讨好、情绪羞耻、自我价值感低等情况,都随着我的练习在改善。


渴望爱与被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课题。我们可以选择留在原地等待「无条件的爱」,也可以选择站起身拍拍自己往前走。即使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们也依然可以过上足够好的一生。


明天是「525心理健康日」,谐音「我爱我」,意在提醒大家要多多爱自己。而本书作者皮特·沃克在序言中的一段话,就是对自我关怀的最好脚注:


“或许你成长的环境使让你觉得自己不重要、不被爱、没价值,你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或许你会感觉疲惫、孤单,时常怀疑人生是否还值得继续。希望这本书能化解你的焦虑、羞耻和忧郁,让你拥有自我疗愈的力量,这股力量可以带领你过上足够好的人生。”






今日互动


你会在生活中做哪些事情来爱自己?

欢迎来留言区分享


References:

[1]Lakshmin, P. (2023). Real Self-Care: A Transformative Program for Redefining Wellness (Crystals, Cleanses, and Bubble Baths Not Included). United States: Penguin Publishing Group.

[2]沃克, P. (2023). 不原谅也没关系: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自我疗愈圣经 [Complex PTSD: From Surviving to Thriving].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7571425514.



本文关键词:爱自己,假性自我关怀,不原谅也没关系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丸子

人生而碎裂,靠修补存活。



监制 / Emma

 编辑 / KY主创们


我们同时提供以下服务

欢迎搜索FB公众号关注,下载知我心理或月食APP

点点 在看更爱自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卜算字 (咏春)关系中最影响幸福感的3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这三个——今年找不出比这本更值得期待的敦煌画册!绝对忠诚、无条件执行,朝鲜五一节这样要求工人阶级亚裔丈夫杀妻杀子未遂,妻子法庭上还苦苦哀求:希望无罪放了他,期盼丈夫能早日回家…终于谈上渴望很久的恋爱,但交往3天就想分手……后悔死了!加拿大华人买房"掉坑":无条件抢房结果损失了个宝马X7!【成年人】成年人,首先要有爱自己的能力所有长久的关系,都是讲条件的午餐,跑步的data,怀念骑车这就有点胡说八道了45、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十五章 家事难断(2)XR硬件的行业往事里,藏着AI硬件的未来发展脉络 |亮马桥小纪严选重磅|史无前例!加拿大官宣给这400万人无条件送国籍,包括华人我不建议你「无条件接纳自己」不到48小时,悉尼刚又突发袭击案!凶手父母发声背景公开,这些英雄更值得铭记!44、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十五章 家事难断(1)国内高中转轨,学半年A-level就递交!他是如何拿下UCL CS无条件录取的?给狗狗道歉!狗子的爱毫无条件OpenAI 下周发布的大更新,可能比 GPT-5 更值得期待在寸土寸金的 Bellevue 房子不够住?满足这些条件的可以考虑一下自建ADU(附属住宅单元)我所看到的「无条件的爱」,常常是子女给父母的|对话赵静4A*1A也焦虑?国内高中转轨,学半年A-level就递交!他是如何拿下UCL CS无条件录取的?速来集合!纽约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可以半价坐地铁了。史无前例!加拿大官宣无条件送国籍,400万人受益!12年后,澳洲也做出来了这项大改变!成年人的交往,除了性和爱,还有一个致命潜规则本周必看:这只股票比特斯拉更值得关注!苹果 WWDC 定档端午,这项更新比 iPhone 16 更值得期待这是每个成年人一生都在追求的爱:爱丁堡大一在读重申拿IC BME无条件录取offer,这一次我要拿回我失去的G5!普通人想大胆试错,比有钱更重要的是这个——国产多模态大模型开源!无条件免费商用,性能超Claude 3 Sonnet无条件的爱,会让女儿被社会修理吗?1篇说清爱与溺爱的区别“钝感力”并不会让高敏感人过得更好,真正该做的是这一点无条件发钱!全美多地“保障收入”计划涌现,每月都有钱进账!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