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点太粘人了,可不可以给我留一点空间?」几乎每一任男朋友,都和莫莫说过类似的话。每次在恋爱里都患得患失,不由自主地做出许多「恋爱脑」的事情:◍ TA 晚一点回消息就会胡思乱想,忍不住信息轰炸◍ 想要占有对方,会吃醋、嫉妒伴侣身边出现的其他异性◍ 没办法忍受独自一人,喜欢热络的表达,但又怕被拒绝为什么明明自己付出了很多,时刻想着对方,不惜委屈退让来维护爱情,恋人会感到不自在,甚至疏远自己?明明很爱对方,却把 TA 逼得无路可逃
焦虑型依恋,一种低回避、高焦虑的依恋风格,常见的表现是缺乏安全感、有较强的占有欲和焦虑感。依恋焦虑者像活跃的小鹿,当刺激信号(一般是依恋对象的言行举止)出现,就会机敏且较强烈地做出反应。在亲密关系当中,焦虑型依恋者高度依赖对方,需要对方及时积极回应。像「晚点再说」「没时间陪你」「我想一个人待会儿」等这类表达,会让焦虑依恋者出现焦虑和不适感,变成随时会爆炸的气球。与此同时,焦虑型依恋者会因担心被拒绝而产生防御,会用拉黑、提分手等方式吸引对方的注意,期待对方猜中自己的心思,将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听起来双方都会心累,但焦虑型依恋「乐此不疲」,习惯性地捕捉一切和伴侣相关的信息,并用自己的方式放大对爱的感受和渴望。早期成长经历,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依恋风格。在我们拥有辨别能力之前,不合理的养育方式就开始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了,这些经历也被当作「经验」储存在记忆里。当父母对孩子忽冷忽热,关心和照顾不足,没办法提供持续稳定的照料和关怀时,孩子会陷入困惑,没办法判断自己是不是被爱着,就会出现过度渴求外部的支持和关注,导致依恋焦虑的产生。另外,更多考虑自身需求而非孩子需求的父母,采取「侵入性」或「冲击性」的教养方式(比如过度管教和控制),也会让孩子形成焦虑型依恋模式。每段亲密关系也或多或少影响依恋类型,比如和冷漠回避、爱否定他人的人相处会产生自我怀疑、引起焦虑。暂时只能用不合理的方式去爱别人也并非是「无可救药」,虽然依恋类型是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依恋方式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主动选择在亲密关系中的状态,修正让自己和伴侣都觉得「有点累」的沟通和表达方式。改善依恋焦虑的 3 个参考建议
帮自己建立可靠的依恋环境,比如在值得信赖的朋友帮助下,增进对他人的信任感,慢慢放下对关系的怀疑。可以设定时间一起做一件事,尝试在互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从「行动-正反馈-修正行动」中缓解依恋焦虑。对自己和他人多一点信心,当困难出现时,设想自己可以得到的支持并积极寻求帮助,减少对自己的否定、降低对关系的破坏。
2.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尊重他人的界限
没有「完美恋人」能够满足我们所有的需要,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要求依恋对象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样子来爱自己。将空余时间投注在自己的爱好或者有助于个人提升的领域(比如写作、考证、健身等),也可以让自己不那么急切地渴求依恋对象的关怀。在沉浸爱好或目标的时间里,让注意力回归到自己身上。从了解自己在亲密关系里的表现和原因开始,摆脱「你追他逃」的困扰,让往后的时光不再伤害自己和所爱之人。
内心里那个惴惴不安的小孩,也期待长大后学会新的爱的表达方式。[1]马原啸, 陈旭. (2019). 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的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 27(12), 1967-1979.[2]曹贤才, 王大华, 王岩. (2020). 情节模拟对预期伴侣反应性及依恋安全感的影响. 心理学报, 52(8), 982-992.[3]贾成龙, 吴婷, 孙莉, 秦金亮. (2023). 依恋对象回应方式对不同依恋类型幼儿支持提供预期修正的影响. 心理学报, 55(3), 455-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