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于看得见的进步,是优秀孩子的痛苦
昨天写到缓解孩子看不见的慢性压力,很多家长和孩子深有同感。他们都是同辈眼里优秀的孩子,亲友眼中优秀的家长,但他们的痛苦谁知道呢?就像昨天题目中写的,“看不见”,说出来人家都不信,甚至觉得你矫情。
良好的行为一般会带来良好的结果,比如专心听讲会带来理解力的进步、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的行为日积月累,形成习惯,增进能力,积累下来就会领先一大步,直到考上好大学。
与这些同时积累起来的,还有一种获得正向反馈的习惯。孩子自己的这些行为、习惯,建立了正向反馈,但反馈的来源却不完全是自己(比如自己的见识、能力),更包括了外在的反馈(比如,比同辈更高的考分),而且外在的反馈因为可以量化、可以比较,因而更加直接和显眼。
当对自己行为的习惯和外在反馈的习惯都建立之后,优秀孩子的烦恼就产生了。自己内在见识能力的提高不那么显眼,而外在反馈不再总是正面——可能有些项目不喜欢,有些书读不懂,别的孩子在同一个领域更加“优秀”、跑得更快。
这时还仅仅是烦恼和忧虑。如果孩子进一步开始怀疑自己的行为习惯和能力,就会开始痛苦和抑郁。如果再进一步,开始怀疑自己制定的目标甚至方向,甚至进一步怀疑目标的意义、努力的意义、人生的意义,那么他/她就可怜地生病了。
可怜的孩子,搞了个内外错乱,本末倒置。
孩子们明白自己的意义不能由别人来定义,自己有自己的成长道路,并不愿意是跟谁的赛道。但家长和孩子的记忆,习惯于在外界给我们设定的道路上:一年级之后二年级,小学之后是初中……逐级而上,年年有进步,岁岁有提升。这样的线性关系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在特定的阶段、只是成人成才之前的培训培养步骤和程序,对多数人来说,只是3年幼儿园+9年义务教育,另一部分人再加上3年高中+4年大学,无论怎么算,都只是人生的小部分。
长大后,不再是逐级提升的,其成长也不再是同一条线、同一个方向、同一个变量。8个月的孩子,有些家长会比较,能走几步路、高矮一厘米,但等到28岁结婚,没有人再比较这家的媳妇或女婿比那家的高一厘胖三斤。
未来的目标过于明确,就会带来有用无用的分别心。人们不喜欢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能也不会喜欢精致的唯目标主义者。我们对孩子的希望从来是:志向远大,而不是目标明确。这个问题下次接着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