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深度好文:北大陈鹏教授等谈生物正交 (2022 诺贝尔化学奖成果)

深度好文:北大陈鹏教授等谈生物正交 (2022 诺贝尔化学奖成果)

公众号新闻

瑞典皇家科学院 5 日宣布,将 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卡罗琳·贝尔托齐 (Carolyn Bertozzi)、卡尔·巴里·沙普利斯 (Barry Sharpless) 和丹麦科学家莫滕·梅尔达尔 (Morten Meldal),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点击化学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当日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Barry Sharpless 和 Morten Meldal 的研究成果为点击化学奠定了基础;Carolyn Bertozzi 则将点击化学带到一个全新维度,将其应用在生物体中,她开发的生物正交反应实现了多种应用,包括帮助开发更有靶向性的癌症疗法等。

为了更好地介绍生物正交反应,我们编译了一篇于 2022 年 5 月刊载在 Chemistry WorldChemistry World 是由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的杂志,主要发布化学相关最新的新闻、观点、评论和科研进展)上的专栏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这三位获奖者(特别是 Carolyn Bertozzi 教授)和其他一些学者们(包括北京大学陈鹏教授)在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突破性工作。耐心读,只要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相信你一定能看明白哦。

  


科技资讯

原文标题:The bioorthogonal revolution (生物正交的革新) 

原文作者:JAMES MITCHELL CROW | 30 MAY 2022

SOURCE: © MELVIN GALAPON @ DÉBUT ART
很少有研究工作能像 Carolyn Bertozzi 课题组在 2000 年代初期发表的一篇工作 [J. Am. Chem. Soc., 2004, 126, 46, 15046–15047] 那样迅速地从想法转变为现实。但有时,只要“点击”一下就能成功。该团队当时正在寻找可用于选择性标记活细胞内目标生物分子的新反应,这时 Bertozzi 突然想到了使用受到应变的底物来驱动反应性的想法。

“我发过的其它论文从来没有像这一篇这样”,当时是 Bertozzi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课题组的研究生的 Jennifer Prescher 说到。“我们拿到的审稿意见就是‘立即发发表’”,她这样描述到,“这个概念随后推动了该领域的大量工作。”

Jennifer A. Prescher 教授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20 年前还不存在“生物正交化学”的概念,Prescher 教授这样说到。她自 2010 年以来一直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带领着自己的课题组。“现在,生物正交化学的某些成果已被用于人体之中了。”

什么是“生物正交化学”


所谓“正交”其实是有互不干涉的意思。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樊新元等人于 2021 年发表《化学学报》上的论文介绍,生物正交化学反应是指能够在生物体系中进行、且不会与天然生物化学过程相互干扰的一类化学反应。
以上文字改编自: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181744

以下图为例更进一步说明如下:

  • IMAGE SOURCE: Carolyn R. Bertozzi et al., Copper-free click chemistry in living animals, PNAS, 2010, 5, 1821-1826
    甘露糖胺 (mannosamine) 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糖分子。在对其上的全部羟基进行乙酰化修饰并标记上叠氮 (N₃) 基团后得到的  N-azidoacetylmannosamine (Ac₄ManNAz) 会在生物体内被转化为叠氮乙酰基唾液酸 (azide-tagged sialic acid, SiaNAz)。然后再注射入带有 FLAG(一种标记肽)的环辛炔分子;由于这个分子中的炔基(C≡C 键)能和叠氮 (N₃) 基团发生“点击”(click) 反应,因此,当这个 FLAG 标记的分子游走到 SiaNAz 分子附近时,Duang,它们会就会结合在一起了。于是这个 FLAG 标记也就被添加到了 SiaNAz 分子上,这样就能知道 SiaNAz 分子在各个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情况等信息了。
    所谓“正交”其实是有互不干涉的意思。之所以叫生物正交化学,就是指这两个分子上进行的化学修饰都不影响其各自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也不和其它分子结合,所以分别注射了这两种分子后,它们也只会和对方反应结合。当然还有一些别的要求,比如反应的速度要足够快,这样才能让标记物(如此例中带 FLAG 标记的环辛炔分子)在想要发生“生物正交”的分子被代谢前就能找到它并与之“紧密结合”。
    以上文字(蓝色)改编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89109/answer/65381310

  • 环辛炔分子中的 C≡C 三键存在着较大的张力,很容易与叠氮基发生反应,从而得以实现探针基团与目标分子的偶联

Can I click it / 能点击化学吗?

“随着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的增加,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探索这两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和前沿问题”,北京大学的化学生物学专家陈鹏教授这样说到。“当然我们依然不是无所不能的,特别是在如何操纵生命体系中的生物分子方面。这就是生物正交化学开始崛起的地方。”
陈鹏 教授

北京大学

对于可以在生命体系中“安静地”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初对它们的发展动机就是开发出化学工具来研究某个生物过程在分子水平上的细节。此前,人们可以通过对蛋白质进行基因编码(结合上绿色荧光蛋白或其变体)来对这些蛋白质开展原位研究。但是这些标记基团的尺寸很大,可能会改变生化过程的结果。同时,只对蛋白质进行研究的做法还忽略了多种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这些分子对于细胞生物学和疾病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

Bertozzi 的课题组于 2015 年迁至斯坦福大学;他们长期以来一直研究着细胞表面糖分子以及与感染、炎症和癌症相关的糖基化反应的模式。生物正交化学反应涉及到两种不同的小分子;在细胞环境中,这两种小分子只会相互之间发生特异性的化学反应并形成新的共价键。生物正交反应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两种分子中的一个可以与感兴趣的糖分子连接(即该糖分子被标记),而另一种则可与某种化学报道分子 (report molecular, 具有类似指示剂作用的分子,例如荧光标记) 相连。当这两种分子相互结合后,就可以在其原生的环境中对被标记的糖分子进行研究。

这种连接反应的早期尝试通常涉及羰基,但细胞中天然存在的带有羰基的代谢物会对这样的交叉反应构成了限制。Bertozzi 等在 2000 年发表的一篇工作可以说是开创了生物正交这一研究领域;她和同事们对古老的施陶丁格反应(Staudinger reaction三芳基膦和有机叠氮化物之间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化合物都不存在这两个官能团)进行了改造。经典的施陶丁格会产生不稳定的氮杂叶立德 (aza-ylide),其很容易就会发生水解。在这一新版本的施陶丁格反应中,Bertozzi 将甲基酯引入到三芳基膦分子中,这样就可以通过分子内环化反应对 aza-ylide 进行捕获。由此生成的酰胺键使两种起始原料稳定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细胞表面糖分子的选择性标记

  • IMAGE SOURCE: Wikipedia

    经典的 Staudinger 反应生成 aza ylide,但其易被水解
  • IMAGE SOURCE: Eliana Saxon and Carolyn R. Bertozzi, Science, 2000, DOI: 10.1126/science.287.5460.2007

    Bertozzi 等报道的有机膦分子和叠氮化物在细胞表面的 Staudinger 反应

Yes, you can / 能的!

“我几乎是在上面的 Staudinger 论文发表后就加入了 Bertozzi 的课题组”,Prescher 说,“我原以为自己在博士生阶段会研究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然后在一次研究生的招生活动中,我遇到了这位年轻的实力派教授,她有着我认为超酷的想法。”

Prescher 的博士研究课题旨在利用这种新的化学方法探索非天然糖类作为癌症疫苗的潜力。“事实证明,仅是关于这些非天然糖的代谢及其在细胞表面的行为,就有很多东西需要研究”,她说到,“我们开始思考是否能在活体动物中实现对各种糖基化类型的成像?”

通过 Staudinger 反应实现的化学连接,该团队在活体小鼠的体内开展了首次报道的生物正交反应。“我们能够在动物体内‘开反应’了”,Prescher 说,“但反应的速度太慢,无法由此实现成像。”在全动物体的研究中,Staudinger 反应的缓慢速度意味着必须注射大量的试剂来驱动反应进行,但这会导致的问题就是未与目标分子结合的探针基团也会发光。当时迫切需要一种用于全动物体研究的新方法。

大约在同一时间,其它具有生物正交应用潜力的化学研究成果开始出现。2002 年时,Meldal 和 Sharpless 课题组首次报道了经典的点击反应,即铜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 (copper-catalys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CuAAC)。点击化学反应在原则上应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和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虽然这些点击化学反应的最初设计用途是有机合成,但是,如果点击反应所涉及到的官能团完全不会存在于所研究生物的细胞中(也就是所谓的“正交”),那么这些点击化学反应会非常可能适合于这样的生物学应用。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叠氮化物和炔烃就属于这一类官能团。

  • Source: © Johan Jamestad/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添加铜离子后,叠氮化物和炔烃之间的点击化学反应非常高效。该反应 (CuAAC) 现已被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们广泛使用,能以十分简便的方式将不同分子连接到一起

与 Staudinger 反应一样,CuAAC 反应是对旧反应的新改造,建立在铜的催化作用使该反应的速度加快了 1 亿倍的发现之上。“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Prescher 指出。这一反应特别有趣,它所涉及的两个官能团体积较小,因此两个分子的结合可能会更为容易;对于需要标记的生物分子而言,其自然的生化过程也不会收到干扰。但这种化学方法也无法被立即应用于活体动物的成像。最初的铜催化剂会在细胞中产生“活性氧”物种,而且这些物种的浓度已对细胞有害。Prescher 说到:“对于全动物体而言,要在一处地方同时做到这三件事是很困难的。”

不过,不需要铜参与的点击反应却可能会奏效。Prescher 教授说到:“有一次已经晚上很晚了,但我还在实验室里工作,而碰巧 Carolyn (Bertozzi) 刚参加完一个物理学会的会议,谈论着这些已经被讨论过的古怪的高张力分子。”高张力的炔烃会如此反应,以至于不需要铜也可以吗?她们因此前往图书馆寻找先例。“我们找到了这样一篇论文 (10.1002/cber.19610941213),还是用德语写的,但你可以读到 phenyl azide(苯基叠氮化物)、cyclooctyne(环辛炔)和 explosion(爆炸)等英语单词”,她这样回忆到。当你希望反应的速度能更快一点时,这些个词语可是很能带来希望的

线性炔烃中 CCC 的键夹角为 180°,但在环辛炔的环状结构将 CC≡C 的键夹角扭曲至了 160°(环辛炔是能被分离出的分子内张力最大的炔烃),因此其能级更接近于反应中的过渡态。这种高分子张力的底物被证明非常适合无铜参与的点击化学反应。“我们制备出了这种分子,先在蛋白质上进行了测试,然后在细胞上进行了测试,而这一切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Prescher 补充到。

  • Source: Topics in Current Chemistry 374(1) DOI: 10.1007/s41061-016-0010-x

    线性炔烃和高张力的环辛炔在 C–C≡C 的键夹角方面的差异,后者可实现无需铜催化的点击化学反应

在最初的无铜点击生物正交反应被快速开发和发表后,该团队探索了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包括在环辛炔中添加氟取代基。“我在 [Bertozzi 的] 实验室里度过了一段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光”,现于纽约康奈尔大学担任副教授的 Jeremy Baskin 回忆到。他在 Bertozzi 课题组的博士课题重点是开发具有更快反应动力学的新型环辛炔试剂,并将其应用于特定的标记反应。如今,在生物体活体中的生物正交成像已经成为了现实。“在斑马鱼成像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聚糖在细胞表面被标记,然后通过内吞作用被内化并被运输至细胞中的不同细胞器中”,Baskin 说到。
Jeremy M. Baskin 教授

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

  

  • Source: SCIENCE, 2 May 2008 Vol 320, Issue 5876 pp. 664-667 DOI: 10.1126/science.1155106

Take the strain / 让张力更猛一些

Joseph Fox 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传统的有机化学家,对高张力分子的化学研究特别感兴趣。当 Bertozzi 课题组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分子张力驱动的生物正交化学的论文时,Fox 在美国特拉华大学的实验室已经合成出了大量的高张力分子。“我处在了开始探索这种化学物质的理想位置”,Fox 教授这样说到。
Joseph M. Fox 教授

University of Delaware
特拉华大学

Fox 教授熟悉的一个反应是高张力烯烃和四嗪之间的逆电子需求型 Diels-Alder 反应,该反应以其异常快速的动力学而为化学家熟知。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是天然不存在这两种官能团的,这表明其具有生物正交的应用潜力。

2008 年时,Fox 教授和团队成员们报道了四嗪和反式环辛烯 (transcyclooctene, TCO) 之间的生物正交反应。迄今为止,四嗪的连接反应仍然保持着最快速生物正交反应的地位;Fox 教授团队基于计算机辅助构象分析设计的双环型环辛烯-环丙烷体系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地位。“三元环不仅提升了张力,还使环的‘褶皱’变成了一种非自然的构象,使双键更具反应活性”,Fox 教授解释到, “活性最高的反式环辛烯的反应速率已超过 3,300,000 M⁻¹s⁻¹ —— 就是这么任性!”

  • 四嗪与反式环辛烯 (TCO) 分子间的连接反应不怕水——而且速度极快

Breaking free / 冲破藩篱

生物正交的成键反应在活细胞和动物的生物偶联、标记以及成像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从化学角度而言,除了成键的反应之外还有断键的反应。“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断键的反应呢”,陈鹏教授解释到,“断键型的反应为蛋白质活化和药物释放等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因为这类应用离不开可按需实现并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方法。”

类似于有机合成中使用的脱保护基策略,陈鹏教授的团队发展出了一种蛋白,其活性位点的关键残基被一种能抑制蛋白活性的保护基团所“笼罩”。可以通过生物正交的断键反应将这一笼子剪掉,从而使蛋白质脱保护以将其激活。“我们早在 2014 年就报道了第一个例子,即使用钯介导的脱笼化学手段 (chemical decaging)”,陈鹏教授解释到。在钯的催化下,蛋白活性位点上的笼状赖氨酸残基发生断键,分裂出炔丙基氨基甲酸酯。“这是通过金属对生物分子进行脱保护以实现功能化的首次报道,表明我们可以对活细胞中的蛋白质活性进行操控。”

  • Source: https://doi.org/10.1038/nchem.1887

陈鹏教授的课题组仍在研究基于金属的蛋白质“脱笼”。该策略的一项优点是金属可以用作光触发的光催化剂来引发“脱笼”的过程。“这一方法的美妙之处在于,你可以在细胞内的某一个位置使用它,从而实现空间上的控制”,陈鹏教授说到,“我们最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就是使用光催化进行的亚细胞级蛋白质组分析。”

金属还有着作为生物正交反应催化剂的潜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真正证明这种反应在生命系统中的催化能力——由于细胞的复杂性,我们甚至可添加超过化学计量的金属。我们目前正对催化载量开展研究。”

无金属的生物正交断键反应现在也已经被实现了,主要的实现手段就是对已被证明可实现生物正交成键的反应进行改造。2013 年,由荷兰 Tagworks 制药公司的 Marc Robillard 领导的一个团队证明,TCO-四嗪化学可以适用于断键反应。如果在 TCO 分子的烯丙位连接上氨基甲酸酯基团,那么该侧基就能通过环加成引发的重排反应,以游离胺的形式被释放。该研究团队的工作表明该反应可被用于在活细胞中按需释放抗癌药物阿霉素 (doxorubicin)。

  • Source: https://doi.org/10.1002/anie.201305969

陈鹏教授课题组使用了类似的 TCO-四嗪方法来降解蛋白质;一个例子是胱天蛋白酶 3,这是一种能激活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信号蛋白。“我们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在 30–60 分钟内引发细胞死亡”,陈鹏教授说到,“在这个时间窗口中,我们确定了致细胞死亡胱天蛋白酶所消化的底物,特别是那些早期事件。”
陈鹏教授课题组的工作表明,在治疗方面,生物正交化学使得“前药”的概念——仅会在原位才呈现出其活性形式的掩蔽型治疗药物——从小分子扩展到了蛋白质。“相较于蛋白质,人们更有能力对小分子的合成进行控制,因而能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小分子前药”,陈鹏教授说到,“现在我们对蛋白质也有了这种能力。”
陈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计算工具来识别活性位点内部或附近的合适的赖氨酸或酪氨酸残基,这些残基会抑制蛋白质的活性,直至它们被“脱笼”为止。在 2019 年,该团队利用这种化学手段阻断了炭疽毒素中的一个关键催化残留物。“在肿瘤细胞内,我们可以使用紫外线选择性地激活(可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蛋白质”,陈鹏教授这样说到。其它的触发因素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 Source: Wang, J., Liu, Y., Liu, Y. et al. Nature 569, 509–513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188-1
    胱天蛋白酶 3 被激活后,HeLa 细胞发生的程序性死亡(每一帧间隔为 2 分钟,时间起点为紫外光开始照射时)
小分子药物开发的经验表明这种策略具有强大的临床潜力。“现在已经有几家公司将生物正交化学用于前药的应用了。就在去年,一种小分子药物的生物正交降解技术已在美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确实表明它不仅在细胞中而且在人体中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陈鹏教授如此陈述。
2020 年 10 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生物技术公司 Shasqi 启动了生物正交化学在人类身上的首次使用,开始了阿霉素前药的 1/2 期临床试验,该前药利用了 Fox 教授开发并由 Robillard 采用的四嗪-TCO 生物正交化学成果。该治疗基于的原理是将载有四嗪分子的水凝胶预先注射至肿瘤部位,然后再输液注入阿霉素前药。只有两种成分在肿瘤部位相遇时,药物活性分子才会被释放。
阿霉素被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但常常会受到毒副作用的限制。在小鼠试验中,这种前药策略将耐受剂量提高了近 6 倍,存活率提高了 63%。这一临床试验尚未完成,但该公司已经在筹备基于抗体的方法,以便能将四嗪分子输送到注射无法到达的肿瘤中。“这是第一个被用在人类身上的生物正交化学成,很高兴看到现在的进展”,Fox 教授说到。


扫描二维码

阅读相关原文







 


欢迎联系我们发布论文报道
📧 [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报道原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诺贝尔化学奖“点击化学”出圈,得奖者背景不简单!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click chemistry,到底是什么东东?刚读完可可发的《阿P正传》后记 ,有感而发,写几句发上来啊,暂命名为:寓熹微之希望焉——阿P正传读后感点击化学,如乐高玩具般结合分子构建模块——解读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超哥为你解读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 | 鲁超浣溪沙:立秋黄叶伴豆荚诺贝尔化学奖:诞生120年,女性得主8人,而你只认识一位……2022诺贝尔化学奖,TUM教授再上一分!81岁教授第二次获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将化学带入了新时代!| 附诺奖官方解读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有人“梅开二度”第8位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得主,​这位“键盘手化学家”太酷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属于点击化学,第五位诺奖二度获得者诞生!呼声最高的mRNA技术再次落选,或许只是“渔”与“鱼”的问题恭喜两位美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欧洲暴发史上最大规模禽流感丨科技早新闻刚刚!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是个啥?德国自驾游-巴哈拉赫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菲尔兹奖丘成桐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维而切克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陈刚教授等大咖云集 | 旅美科技协会2022全球创新峰会即将开启周日 邻居来访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其中一位第二次获奖刚刚宣布,2022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斯坦福教授柏托齐获诺奖 创生物正交化学领域|凌晨打电话给91岁父亲「猜中我获奖」详解2022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将化学带入功能主义新时代,还有人两夺诺奖刚刚,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诺贝尔化学奖为什么又发给了他超飒爽文人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竟是叛逆酷姐,搞重金属摇滚,大学就出柜!美国和丹麦科学家分享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Barry Sharpless 第二次获奖!独家意见:那谁如果连任,中美必有一战两次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不对称催化和点击化学奠基人刚刚宣布,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像玩积木一样“玩转”化学!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2022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Lexington高中,哈佛大学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半个世纪前就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预言”拜托!贝尔托齐拿到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真没大家说得那么轻松好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