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10门AP5分根本没用!”泄题事件下AP出分,WLSA学姐分享选课&备考经验
从昨天傍晚开始,朋友圈被AP出分刷屏了!
我们办公室新晋实习生Thea同学喜提5门AP五分,实在是太棒了!
CB也为大家公布了今年AP考试各科的五分率,整体而言:
了解以下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明年的备考和规划。👇
△https://apstudents.collegeboard.org/about-ap-scores/score-distributions
与此同时,今年也是国际大考比较“不太平”的一年,就在出分前5天,“AP分数被取消”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北京、上海和美高地区的部分学生有收到了AP考试成绩被取消的通知,原因是考场违纪或者作弊。
我们也第一时间找到了学生,表示确有此事👉AP考生爆料:考场门口卖答案,一套几十块!国内AP成绩取消背后的“作弊黑色产业链”
接下来,我们就邀请Thea来分享她的AP学习方法吧!
作为一名参加了2年AP考试的考生,想从自己的角度,结合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AP考试常见的误区,以及针对不同AP学科的备考方法。
首先想针对大家的误区讲讲我认为值得说明的两点--
👉第一,AP分数并没有那么重要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NCAC)美国大学神学指导协会 每年会进行一次关于本科申请决定性因素的调查,上表总结了各大院校招生官对申请中潜在考量因素重要性的评判,可以看出Subject Test Scores (AP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远远低于校内GPA、文书、推荐信等其它因素)。
偶尔在AP考试中未能获得满分5分,并不会对申请造成决定性影响,因为招生官更看重的是整体学术表现而非单一分数。事实上,许多学校在录取后才要求提交官方成绩单,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分数并非唯一考量。
👉第二,AP考试不应一味追求数量
每所学校开设的AP课程数量各不相同,招生官更看重的是一个学生能利用好校内有限的资源,并在这个过程中追求卓越、挑战自我。
例如,我们学校G11基本会开设4门AP预备课程(微积分、英语、和另外两门选修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环科等)。如果能再这个基础上多考1-2门AP,就已经足够展现一个学生利用资源、拓展技能的能力了。
大家可以不必过分追求或纠结于AP课程的数量,而应更专注于在校内课程上的学习。过度依赖校外学习不仅可能分散精力,还可能导致校内外学习都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据爸爸真棒了解,在京沪一些知名的国际部/国际学校,并不会拼十几门AP5分,甚至部分学校老师还会劝学生少学几门:如果学有余力的学生最多考5门,基础薄弱的学生一两门门也可以。之前从北师大实验到芝大化学系录取的学生就和我门表示,只考了3门。
今年我考了一共5门AP,分别是微积分BC、环境科学、化学、英语文学与写作和统计。想主要针对环境科学、英语文学与写作、统计这三门5分率较低的科目讲讲我的备考经验。
这是一门综合性非常高非常强的科目,涉及了数理化生等以及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所以我推荐大家可以去阅读一些逻辑性较强的书本和Study Guide,集中的花时间去复习,尽量能在脑海中把知识点用自己的方式串起来。
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是 5 Steps to a 5: AP Environmental Science. 我认为这本书对AP环科的知识点进行了 比较系统且完整的梳理。
这门考试简单来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选择题和写作题。选择题的提分我认为需要多计时练习。考前可以搜集一些真题,然后模拟考试环境去完成这些题目,这样才能真正练习到时间掌控。
写作部分,同学们可以先从阅读cb官网上公开的范文开始,积累一些常用的题材和句式,然后自己多尝试,多写,多找老师要反馈。
其实这门科目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最难的是克服心里不敢考和不想考的恐惧和拖延。只要努力克服心理的阻碍,就可以取得明显进步了。
这是我在备考期间问题最大的一门学科。统计向我介绍了很多新的概念和词组,我一开始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习,导致这些概念在我脑海中是分散的。所以我认为有效的复习方式也是通过自己整理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把脑海里杂乱的概念疏通一遍,用自己的逻辑把它们连起来。复习完知识点后要进行大量刷题,尤其是简答题部分。
AP统计的简答题对答案有严格的答题标准和评分规范,所以可以多看看参考答案来熟悉AP是怎么打分的。可以推荐给大家一个微信小程序:AP题库大全,上面有比较全的AP真题和答案整理可以下载使用。
此外还想和大家谈谈我是如何进行AP选课,选出适合自己,难度适中的课程。首先我在校内上了环科、化学、英语、微积分这四门AP预备课,所以这四门课的考试我认为是必选的,因为校内的学习已经能很好的帮我对这四门课做好考试的准备。
除此之外我选择在校外自学一门统计,因为我要做的一些课内外科研会涉及到很多数据收集分析,所以我认为统计这门实用性很高的课对我来说很有帮助。
从难度方面来看,我的选课对我来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较容易:环科,化学,微积分。
较难:统计,英语。
我觉得这样的难易分配是比较合理的。
备考前期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在较容易的科目上,确保自己熟悉了大部分知识点。而考试的前几天我会把时间集中花在较难的科目上,心中会更有底。
我认为在选课过程中选多少“较难”课程需要你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备考时间进行评估,如果你学一门科目需要占用大部分你的学习时间,那其实可以考虑放弃这门科目,把它更换成同领域难度更低的科目,或者通过其它方式来证明自己在这一学科的能力(比如很多人可能觉得英语语言与写作很难,其实可以考虑不考这门AP,但是通过校内英语课程的GPA来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
希望我的备考经验能为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收获满满的成就与喜悦。
欢迎报名本周六,上海公益线下讲座:“藤校在读生”分享真实就读体验&文理科未来就业前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