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炒作?医学专家探亲时义务看病引热议公众号新闻2022-10-08 08:10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廖正银回老家自贡市荣县探亲时,给乡亲们免费看片提诊疗建议的视频日前被传至网络。一片好评中,也有极个别声音质疑其“炒作”、“非法行医”。视频截图对此,极目新闻评论文章提到,说廖教授炒作,怕是对“华西医院肿瘤科专家”有什么误解,像廖教授这样的医生,门诊和手术恐怕每天都是排得满满当当,有什么“炒作”的必要?有这个工夫,还不如趁着假期好好休息一下。“至于‘非法行医’,更是无稽之谈。”文章称,廖教授在华西医院上班,肯定有医师执业资格,根本不可能构成非法行医。更何况,他帮乡亲们做的,也不是完整的诊疗行为,顶多算是免费的咨询服务,跟很多“名医下乡”的义诊活动类似,这都能扯上“非法行医”,典型的没事找事,过自己的嘴瘾,给别人挖坑。红星新闻评论文章也就此谈到,这样的声音看似“理中客”,实际是一种苛责。要知道,廖正银为前来求助的乡邻“看一看片子,指一指路”,都是“免费”的。与其说是行医,不如说是基于熟人社会的一种互帮互助。这种情况下,动辄扣上一个“非法行医”的大帽,既不符合事实,也为善行善心施加了不必要的压力。文章称,诚如廖正银所言,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小事”,但对于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患者而言,这显然是天大的事。一定程度上说,这样的做法也是在有限范围内缓解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足的难题。类似的善举被更多人看见,实际上也充当着医患关系缓冲剂的作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这样的医生,这样的善行,都是多多益善。根据新华社报道,廖正银表示,他工作已经31年了,回家给乡亲们看片、提建议也几十年了。“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我每次回家都会给老乡们提供诊疗建议,有时候,一天家里要来10多个老乡。”另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廖正银提到,“基层医院条件比较有限,与上级医院的医疗条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每次回家都有乡亲来找我,我会帮着看一看片子,指一指路,能帮就帮了。”其中,视频拍摄者陈晓宁(化名)介绍,哪怕是大年三十,也会有乡亲来找廖正银看病。“如果家人患了肺部疾病或肿瘤疾病,病情比较严重,就会趁节假日去找廖教授看。他不收钱也不收礼,每次都看得很仔细,讲得也很仔细。”与此同时,《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刊发的评论文章也关注到城乡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基层医疗需求也要‘被看见’。”《新京报》评论文章指出,教授回乡探亲,拿出自己休息放松时间为乡亲看病,其医者仁心值得赞赏。另一方面,此事也再次凸显出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文章称,就像廖正银教授家乡的这些患者,拿得出CT片,却对诊断不信任,仍要找城里的专家看一看。这说明当地不缺医疗设备,缺的是医学人才。这其实也是基层医疗面临的普遍困境:设备好买、人才难求。强化基层医疗的核心依然是,强化基层医疗人才队伍。更要看到,医疗强基层的内涵在不断发生改变,过去“给钱、给人、给物”或许已算强基层,但在信息化时代,强基层的思维需要适时调整。比如,互联网诊疗和远程会诊已越来越普及,作为新基建的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不妨将其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注重信息化时代的适用。在上述文章作者看来,只要各种医疗技术向下输送的渠道保持通畅,不仅基层医疗人才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为患者提供家门口的优质诊疗服务,而且终有一天,像廖正银教授这样的专家均可通过远程会诊来阅片,甚至通过远程协作来进行手术治疗等。到那时,不管医学专家是否返乡,也都能为更多的乡亲们提供更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了。《南方都市报》文章指出,廖教授回老家时门庭若市,无疑说明优质医疗资源在广大乡村地区极度匮乏。具体有两种情形:其一,乡村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面对重大或疑难疾病,基本上没有办法应对,“建议转去县医院、市医院甚至省城医院做进一步诊断”是不少病患的共同遭遇;其二,乡村有医疗设备,也有专科医生,但不少病患或家属不太相信村里就可以治愈,他们更愿意相信大城市与大医院的大专家,且这种思维基本定型,但凡生了大病,他们基本上都会选择去市区乃至省城的大医院寻医问诊。这是否意味医疗资源要在城乡之间实现绝对意义上的均等化布局?我觉得大可不必。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乡村常住人口日渐减少,倘指派一些专家常驻村里,但经常面对门庭冷落的尴尬局面,客观上造成资源浪费。替代性的做法是加强城乡数字一体化建设,让城市资源借由远程服务惠及广大乡村地区,有效弥补乡村资源的欠缺或不足。这篇文章最后提出,廖教授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但这本是他的假期,他本不该如此辛劳,期待廖教授及更多像廖教授一样热心肠的人可以以远程服务的方式回馈乡里,有关部门做好城乡数字一体化建设,为构建城乡联结的常态化机制奠定基础。本期编辑 周鑫推荐阅读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