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最新一个超级独角兽:估值超140亿
合肥又一个新兴产业崛起——新材料。
作者 I 张继文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安徽合肥又一只超级独角兽诞生了。
投资界获悉,先导薄膜最新完成B轮融资,融资规模高达45亿元,创下稀散金属材料领域的融资纪录。本轮投资方阵容颇为震撼——中金资本管理部旗下基金领投,中建材新材料基金、中电基金、中国中化高新产业基金、中船集团海洋基金、五矿创投、SK中国、国投创合、东方三峡、大湾区基金、招商致远、华发集团、格力集团、海尔汇智、摩根士丹利中国股权投资、兴业银行集团、盈科资本、信达鲲鹏等参与投资。
先导薄膜的身后,是一位60后安徽创始人——朱世会。早在1995年,朱世会成立了先导集团。2017年,先导集团下属子公司先导薄膜在合肥力邀之下,将总部落户合肥。短短5年时间,先导薄膜迅速崛起,此次融资阵容几乎清一色“头部国资+顶级产投”,投后估值超过了140亿元。
你可能不知道,眼下各地都在争抢新材料独角兽。投资圈已经形成一个共识:材料是制造之骨,没有关键材料的创新就没有中国制造的强大。
合肥最新一个超级独角兽
估值超140亿
这是新材料领域的一只新晋独角兽。
资料显示,先导薄膜是先导科技集团旗下核心业务主体之一,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和回收真空镀膜用靶材和蒸发材料,产品系列包括高纯金属、合金、贵金属及陶瓷材料所制成的靶材、锭、颗粒及粉末,广泛应用于新型显示、光伏、半导体、精密光学、数据存储及特种玻璃等领域。
目前,先导薄膜是国内唯一一家进入磁存储靶材领域、国内首家交付G4.5代高迁移率氧化物靶材、国内首家实现高世代液晶显示面板用ITO靶的生产商,公司的ITO靶材出货量更是实现了全球第一。
母公司先导科技集团总部位于广东省,从1995年开始涉足稀散金属材料行业,现已实现全球化布局,业务据点涉足国家16个,全球网点40余个。那么,先导薄膜为何选择在合肥落户?
这要从先导薄膜所生产的半导体用靶材及薄膜材料讲起。在芯片制作工艺里,靶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一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率偏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依靠进口。早年间,合肥市政府围绕“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布局,希望引进一些“填空白,补短板”的专精特新企业,先导薄膜便进入了重点招商名录。
当年,《中国经济周刊》曾报道这样一个细节:当时京东方希望其重要配套商先导薄膜来合肥设基地,于是相关领导亲赴广东诚邀,最终先导薄膜落户地点距合肥京东方仅几公里。
需要补充的是,2017年,合肥产投资本通过旗下新产业基金投资先导薄膜,成功招引其将总部及上市主体落户合肥,并在新站区投资建设液晶面板用ITO靶材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合肥后,先导薄膜可以向京东方、晶合等芯片半导体公司提供材料,填补了合肥市在显示产业链关键上游材料ITO靶材的空白。
此后,先导薄膜先后推进ITO靶材和其他薄膜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半导体用高纯金属及合金靶材项目等多个核心产业化项目。据悉,目前先导薄膜半导体用靶材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厂房已经建好,设备也在陆续安装中。预计产线投产后,项目产品将供应给国内的存储芯片厂商,能有效推进半导体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站上了新材料和半导体设备风口,先导薄膜成为一级市场炙手可热的项目。今年1月,先导薄膜的A轮融资成功落地,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及比亚迪股份领投,中石化集团资本公司、特变电工集团等跟投,融资规模达14亿元。
国庆十一长假前夕,先导科技集团B轮战略投资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先导科技集团董事长朱世会先生宣布先导薄膜B轮融资成功落地,融资规模达45亿元,创下稀散金属材料领域的融资纪录。
投资方阵容中“头部国资+顶级产投”云集。中金资本执行总经理王开宁表示:“如此豪华的强强联合阵容,不仅是因为大家具备了广泛而深远的合作基因,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于材料赛道的未来前景深度看好。”
如今,高端制造产业链进一步向国内转移,以光伏、半导体、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对上游高端靶材的需求大规模增长,这对靶材工艺、供应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国产替代的潮流下,更多新材料独角兽正在崛起。
安徽大佬创业
迄今孵化出一个独角兽军团
先导薄膜的掌舵人朱世会,同样极具传奇色彩。
1967年出生,安徽蚌埠人,朱世会早年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93年,他进入稀散金属行业工作,从一个普通业务员做起。期间,朱世会发现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大企业大多是在国内低价采购初级原料,经过加工后再高价卖到国内。令人无奈的是,这些公司大多掌握着高纯度稀散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提纯、生产等核心技术,牢牢扼住了国内材料行业的喉咙。
长此以往,这无疑会导致国内高端制造产业被海外龙头牵着鼻子走。
于是,朱世会成立了先导集团,开始涉足稀散金属材料科技领域。2003年,朱世会在清远正式成立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先导稀材”)。起初,公司只有十亩地、一间厂房、四台氧化硒炉子和二十余名员工。以此为起点,朱世会和团队成员一直在从事卡脖子技术攻关工作,先后解决了13N锗,LYSO晶体,ITO靶材,ZnSe红外材料等多种关键材料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半导体、智能汽车、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崛起,“卡脖子”的关键材料领域逐渐走到大众视野。历时27年,朱世会执掌的先导系公司已经拥有包括铟、硒、碲、铋产量全球第一、ITO靶材出货量全球第一、国内最大LED用砷化镓外延基片供应商在内的多个细分领域第一,突破了国外对我国关键材料的封锁垄断,填补了行业空白。
目前,先导集团在全球16个国家,拥有40多个全球网点,员工将近6000人。业务领域也从最初的生产提纯稀散金属逐渐往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延伸,产品广泛应用于疫情防控、半导体显示、无人驾驶、薄膜太阳能电池、红外激光、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领域,并形成了薄膜、半导体、功能材料等事业部。
悄然间,朱世会也化身成独角兽孵化机。除了先导薄膜,他一手创办的先导稀材也跻身了独角兽企业行列,估值一度为100亿。
此外,他还注意到了国产半导体行业另一个薄弱环节——半导体设备。2020年,先导收购了一家世界知名的真空镀膜设备公司—德国FHR,基于此公司也在国内布局半导体设备产业,在江苏徐州和广州南沙都规划了产研项目,预计两个项目达产后每年可生产大量高端半导体设备,助力实现我国高端设备本土化。如无意外,这里会走出下一个独角兽。
一个产业盘活一座城市
VC/PE扎堆去合肥
而透过先导薄膜的历程,我们看到合肥又一个新兴产业链崛起——新材料。
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中部、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然而,合肥身为省会城市和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默默无闻,直至近几年凭借着“最牛风投城市”一夕爆红。
“合肥模式”已经得到了验证。2007年,合肥引进了亏损严重的京东方,并举全市之力为其投资建设6代线。最终,合肥新型面板显示产业蓬勃发展,京东方上下游产业链所带动的GDP总和超过合肥一年的经济总量;与蔚来的合作,发展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长鑫存储合作,合肥建设了中国为数不多的储存芯片生产基地。
当合肥在面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新材料产业相对薄弱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相比于长三角其他城市,合肥市新材料产业规模较小,202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861亿元,而同期南京、杭州等城市新材料产值已逾千亿以上。同时,合肥市缺乏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本土化领军企业,为来自新能源、半导体领域的下游客户提供成套 “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
“虽然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但我市新材料产业整体竞争力仍然偏弱,配套主导的产业能力不足。”合肥市相关人员曾介绍,比如高端光刻胶、电子特气、抛光材料、湿化学品、溅射靶材等材料供给很大程度上还依赖进口,提高合肥本地企业就地配套率刻不容缓。
由此,合肥开始制定、完善针对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的规划和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并充分发挥全产业链招商的“合肥模式”,重点发展先进化工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石墨烯材料、气凝胶等各色新材料产业。
很快,“科创+产业+资本”的合肥模在新材料产业上发挥了作用。时至今日,合肥新型显示和新能源相关的新材料产业呈现明显集聚态势,镁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 新型显示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等领域已初步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除了先导薄膜的ITO靶材,凯盛科技的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大地熊新材料的磁性材料、国轩高科的锂电池材料、皖维集团的PVA 光学薄膜、彩虹集团的液晶基板玻璃、合肥乐凯的光学功能膜、合肥三利谱光电的偏光片、巢云海镁业的镁合金、合肥杰事杰、会通新材料以及国风塑业的改性高分子材料等一大批新材料产品开始脱颖而出,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领先优势。
合肥并非个例。当在合肥轰轰烈烈建设新材料产业的同时,各地也同样掀起了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的热浪。从传统材料大省山东到手握诸多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江西省再到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城市,相继出台的“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开启了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的争夺战。
原因在于,新材料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产业之一,战略地位不亚于芯片和能源。尤其在量子计算、固态锂电池、氢燃料电池、集成电路等关键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新材料是国际之间科技战争的关键要塞,自主可控尤为关键。
如果说某些城市错过了互联网不可惜,那一旦错过了新能源、新材料才是真正的遗憾。这一论断源自创投圈出现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景象——很多远离北上广的二三线城市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培育了一只只现象级独角兽,如来自福建龙岩市的德尔科技,主攻芯片电子化学品材料;安徽芜湖跑出的年轻独角兽——芜湖佳纳,重点布局锂电材料;青海更是借着新材料的东风,罕见孕育了一只百亿独角兽丽豪半导体,主要生产新能源至关重要的材料高纯晶硅……伴随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浪潮,许多昔日不受关注的城市开始崭露头角。
风口之上,狼烟四起,一个产业盘活一座城市的故事令人热血沸腾。中国产业变迁浪潮浩浩荡荡,下一个靠着新兴产业“逆天改命”的城市会是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