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米到零食到CFA考试,这届年轻人有多爱找平替?其他2022-10-12 05:10前段时间,辛巴和东方甄选的玉米事件闹得一地鸡毛,围观群众站成两队。一方指责东北农嫂背信弃义,不讲商业道德,要坚决抵制。 另一方表示“虽然但是”,便宜货我先买为敬。一位网友评论说:“东方农嫂是不厚道,但还是等我月薪两万再去买助农价6块的。”(有原则但不多) 从这件事上多少能看出这届消费者的务实:英雄不问出身,买东西最好是原厂平替。 去年底,《咬文嚼字》发布2021年的五大消费者热词,其中一个正是「平替」,大家都希望花更少的钱找到平价替代产品,不愿意再为品牌溢价买单了。 玉米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里卖6块一根,农民的儿子辛巴很不开心,他在直播间喊话东方甄选丧良心,并认真起底玉米的价格,说这玩意儿成本价就7毛一根。 苏联的农业巨头,玉米狂魔赫鲁晓夫大概都想不到,今时今日还有和他一般对农业和“玉米”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流量主播。 玉米事件沸沸扬扬,后来又牵扯出了东方甄选的供应商“东北农嫂”。有网友发现,东方甄选直播间里卖6块钱一根的玉米,在东北农嫂直播间里只卖3.7元。 差价近一倍,两边网友开始对线,有人说东北农嫂过河拆桥,有人说东方甄选打着谷贱伤农的名义大发黑心财,总之越吵越热闹。 商业道德的事儿咱就不说了,咱今儿算算这笔糊涂烂账:如果东北农嫂和东方甄选卖的东西一样,那中间近一倍的差价哪儿去了? 董宇辉在直播间解释“6块钱一根玉米”是这么说的:东方甄选玉米和普通玉米不一样,大部份玉米收购价格在4~5毛,但这些玉米是用来养牲口的,而东方甄选玉米从地里回收价格就是2元一根。 这时候董宇辉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被东北农嫂「背刺」,用的话术还很清新脱俗:从地里回收。假装自己的产品是从农民手里直接买来的那样。 其实玉米是找代工厂(也就是东北农嫂)生产的,这点在包装上写得很清楚。 玉米从土地里到售卖还要经历清理、筛选、水煮、沥干、杀菌消毒、真空包装等一系列环节,还是挺复杂的,所以许多人听到董宇辉说「从地里收来的价格是2块」时,误以为东方甄选还需要承担水煮、消毒、包装等成本。 事实上,这些成本都包含在两块一根的成本里了,东方甄选直接找代工厂合作,拿到的货就是可以直接售卖的成品玉米,管产品验收就好了,连玉米地都不用去。 我们可以理解为,东方甄选从东北农嫂手上花2块钱一根收来成品玉米,然后在直播间里卖6块钱一根。可以看出,除去人工、水电、运输等成本,还是存在不小的利润空间。 董宇辉在直播间里解释利润分配时,说的是有一部分是反补给工厂,给工人加工资;有一部分做成优惠券或积分给客户;有一部分用来完善供应链,特别是仓库物流。 这个解释其实也就相当于没有解释。东方甄选既然和东北农嫂是代工厂合作的关系,并不是自建工厂,似乎并没有什么理由要给工人加工资,就像甲方不会给乙方的员工发钱一样。 做成优惠券和完善供应链就相当于做运营活动和建设公司了嘛,本质上他的意思就是说:确实有利润,但我们没乱花。 当然,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盈利。哪怕是公益组织,也是要收管理运营费的。人活在世上,总是要恰饭的嘛。 在这笔生意里,站在东方甄选背后的东北农嫂直接从地里收购玉米,按照市场价格大约在0.85元一斤(和辛巴说的价格差不多),东北农嫂收来玉米后加工,为许多东方甄选这样的客户供货。 黑龙江一家鲜食玉米加工厂详细介绍过自己的成本:大约0.9元每根收购,之后除去生产加工、去损、人力、水电等成本,最终一根玉米成本2块多,工厂以2.5元的价格对外出售。 像东北农嫂这样的玉米大户有规模效应,每年订单很多,收购价和成本都能够再压低点儿。 东北农嫂「过河拆桥」,在直播间把同款玉米卖到3.7元一根,相较于它给东方甄选的批发价来看,卖3.7元已经是高价了,把价格打下去了,自己还有得赚。 但东方甄选如果卖3.7元一根,那就是妥妥的赔本,人家进价摆在那里,助农归助农,赔本的生意没人想干。 这就是贴牌模式的被动之处。 像东方甄选这样的直播间选品,人家不可能真的跑去田地里研究玉米的加工方法,这样耗时久且资产太重,也不可能卖一个品建一个厂,那样很容易赔钱。 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已经有成熟生产线的厂家合作,对方产品不错但品牌没啥知名度,换个包装贴上自家品牌直接开卖。 但坏处是确实容易被消费者扒出平替。 财经媒体剁椒TMT整理发现,东方甄选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是由工厂供应成品贴牌后售卖,而且这其中大部分工厂也都有自己的网络店铺。 互联网电商的发展让原先层层加价供应链逐渐透明,只要消费者愿意花点时间,还是很容易找到大牌「同厂平替」的。 何况热心网友那么多,你想买到的大牌平替,早就已经被整理成攻略。 在小红书上,1688的平替工厂的分享可谓是上至大牌代工厂,下至零食同源代工厂。 无论是安踏、森马和ZARA的衣服,无印良品的家居百货,还是点都德的饼干、海底捞的虎牙脆、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百草味的小零食,都能找到1688的代工厂分享。 比如无印良品黑胡椒味薯条卖9块钱50克,而同一家工厂生产的同款薯条只卖28.6元400克,便宜了近一半。 在同厂平替中,人们实现了零食自由、衣服自由、化妆品自由。(不过再多花点就经济不自由了) 豆瓣「平价替代小组」至今已成立两年,完美契合消费降级的浪潮,已经聚集22万多个平价er。在这里,大家的平替讨论不仅有彩妆护肤、衣服鞋包、吃喝玩乐,还有生活家居。 甚至在有些平替er们的心中,钻石有河南莫桑石作平替,报名费大概18500元的CFA考试考起来太贵,也可以找找性价比更高的考试。(横发会在这里提醒各位好友们,考证无捷径,好证无平替。不要找平替找到走火入魔) 但是,无数人通过深挖产品同厂生产的平替款,却又增加了不少新的机会。 随着年轻人的「同厂平替潮」不断走高,让许多供应商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许多人都知道肯德基的炸鸡来自圣农食品,在它家旗舰店买到的鸡块炸出来和上校鸡块味道一模一样。去年,圣农食品的C端业务收入占深加工板块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5%,新推出的两款零售单品月销售额破千万。 曾经为李子柒、小龙坎做代工的阿宽食品也成功把工厂做成了品牌,并在今年冲刺上市,在为网红品牌做代工的光环加持下,阿宽食品在市场上有着不错的群众基础。 不光是消费者想绕开品牌方找工厂,工厂也想把东西直接卖给消费者。就拿东北农嫂的玉米来说,按普遍6块钱一根的市场价,东北农嫂卖4块钱就能称得上“价格屠夫”了,还能保证足够的利润空间。 但工厂没名气很难卖得动货,想要被消费者认识,就得多花上点小心思。 比如悄悄找小红书博主合作,借别人的嘴说出自己是××大牌代工厂之类的信息,当然,这里的××大牌,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编的。 不过现在流量越来越贵了,工厂想要打响自己的品牌,并不比从无到有更容易,毕竟做品牌需要成熟的运营、渠道、市场和销售方案,工厂此前只是埋头做加工,面向C端消费者的经验基本等同于没有。 如果让他们重新搭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干,营销成本就会立刻提高,比如阿宽食品在接近2亿元的营收中,有9600余万元用作了推广营销。 这些成本最终也只能由消费者来买单。 其实就算是消费者真的找到了靠谱的同源代工厂,也有可能收获一次不太愉快的购物体验。 零食作为这两年被挖代工厂的重灾区,连锁零食品牌几乎被扒了个遍。 良品铺子、三只松鼠这类贴牌零食,虽然和代工厂合作,但不意味着代工厂的产品全都达到了零食品牌的要求。 工厂进原材料不太会严格筛选,类似坚果、肉脯许多都是全盘接收;而合作品牌则会对坚果的果径、重量进行严格要求,优等品都是大品牌的原料,肉脯同样取的是中间肉质最好的区域。 生产过程中,品牌方也会有严格的检验标准和相应的驻场监督,食品安全和原料质量都会有相应的保障;而代工厂自己的品牌产品,许多都是以合作品牌挑剩下的残次品作原料,食品安全方面也缺少监管。 价格的确便宜了,但这部分差价并不只是品牌和包装的溢价,通常还包括产品品质的保证、售后的便利以及闭眼盲选所节省下的时间成本。 这也是品牌本身存在的意义。 我的朋友入坑瑜伽后,跟着小红书买了七八条号称「lululemon平替」「Lululemon同厂」「Lululemon原单」之后,终于痛斥血本在官方买了一条货真价实的Lululemon。 穿上之后立刻变得轻盈的她忍不住发出感叹:果然,最省钱的方法就是拒绝平替,一步到位。设计/视觉:壮壮↓明星们都爱加入的法国骑士团,到底是个啥来头?↓↓有多少人在靠谈恋爱闷声发大财?↓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