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独家 | 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债券承销和银团贷款排行榜
2022年前三季度榜单亮点
在彭博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债券”排行榜中,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和中信银行凭借亮眼表现分列前三位。其中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一个名次,跃居一二;中信银行较去年同期提升3位,跻身前三甲。放眼离岸债市,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和中金公司分别位居彭博“中国离岸债券”榜单前三。中国银行再次拔得头筹稳居第一,兴业银行较去年同期强势跃升15位,名列榜单第二位。
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在岸银团贷款排行榜中,中国银行表现强劲,继续稳居第一; 农业银行较上年同期升至第二名; 工商银行则降至第三名。值得留意的是,中信集团从第七十七名大幅上升至第十七名。至于中国离岸银团贷款排行榜方面,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位居首三; 外资银行当中,德国商业银行从第五十七名跃居第二十名,但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 星展集团分别轻微下降至第十、十一和十二名。在大中华银团贷款排行榜中,对比上年同期,中国银行仍居榜首,台湾银行则上升至 第二名,工商银行位列第三名,汇丰银行则由第三名跌至第九名 。
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债券市场回顾
根据彭博数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境内信用债发行量约为11.8万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6%左右。尽管伴随监管收紧整体发行量有所回落,但疫情反复带来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使得信用债融资依然可以为国有及民营企业发展实体经济持续注入新的动力。此外,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超过16.3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轻微下降,但发行规模依然保持16万亿元以上。
图1:中国境内信用债市场前三季度发行情况同比走势
图2:中国境内同业存单前三季度发行量同比走势
在地方政府债方面,各地政府持续发力,地方政府债发行总量再创新高。随着今年以来专项债发行节奏的明显前置,其在国内带动投资,稳定宏观大局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2022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总量超过6.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强势增长超过14%。其中,担当各地落实财政政策重任的新增专项债券(非再融资)发行额度超过3.5万亿元。接下来,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用途也将更加聚焦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九大重点领域, 充分做到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
图3:中国地方政府债前三季度发行量同比走势
离岸债券排行榜方面,除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和中金公司拿下前三以外,中信证券、农业银行的表现同样亮眼。中信证券排名较去年同期增长17位,位居第四,农业银行较去年提升15位,位列第五。八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来,中资企业发行外债面临监管更严格的审查要求,离岸债券的发行保持着近年来的下行趋势。长远来看,逐步收紧的外债发行政策有利于投资者更好的规避信用风险,提振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信心,更好助力外债市场管理走向成熟。
图4:中资企业离岸债券前三季度发行量同比走势
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银团贷款市场回顾
今年前三季度,环球市场受到各种挑战,包括国内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升温和美国联储局加息等,导致市场活跃度大减。亚太区(除日本)和大中华区银团贷款需求较去年同期逊色。根据彭博数据统计,亚太区(除日本)发行总额下降了9%,由去年约4700亿下 跌至约4300亿元人民币,中国在亚太区市场金额发行占比却没出现太大波幅,占比约 60%。另外,中国在岸和离岸贷款发行总额分别约900亿和600亿元人民币,离岸发行在中国市场金额的占比在过去10 年相对稳定,平均徘徊于60%水平。今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27号),以就相关业务制定统一的框架 。虽然银行将面临更多监管的要求,例如须定期提交数据给人民银行,但是此通知大幅放宽了可进行境外贷款业务的境内银行范围,提供更多中资企业在港融资的机会和流动性,预计将有更多境内银行参与境外银团贷款 、发放更多人民币贷款,从而有助鼓励推动境外亚洲银团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除此之外,未来三年内预料有逾4,2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到达 还款期限,相信能进一步重启市场借款和再融资活动。
图5:中国借款人贷款前三季度同比走势
图 6:中国借款人离岸/在岸银团趋势图
图 7:大中华贷款到期分布
借款人行业分布情况与去年相差不远,亚太区(除日本)首3位占比最大行业分别为 金融(39%)、工业(21%)和材料(7%); 至于大中华地区,金融(37%)、工业(27%)和非必需性消费( 8%)的占比最大。面对全球经济疲软环境、通胀不断升温的压力下,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的《全球债务监测》报告显示,全球债务风险攀升。因此,金融机构有可能为了避险,利用国际银团贷款作为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例如小米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 平安消费金融等机构在本年成功募集银团贷款。
图 8:2022年前三季度借款人行业分布 (亚太区除日本贷款市场)
图 9:2022年前三季度借款人行业分布 (大中华贷款市场)
在亚太区(除日本)贷款收入用途方面,再融资的占比最大(25%),继而是一般业务用途(17%) 以及资本支出(13%); 在大中华地区方面,再融资占比同样最大(22%)、接着 是资本支出(23%)以及一般业务用途(16%)。房地产和项目融资的占比分别在亚太区(除日本)和大中华地区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根据六月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的新闻发布会,中央政府表示会透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增加信贷投放, 支持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推动有关项目融资。
图 10: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用途分布 (亚太区除日本贷款市场)
图 11: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用途分布 (大中华贷款市场)
大中华绿色贷款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首三年度总额达约20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2.79倍。中央政府一直积极鼓励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例如早前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并 期望于2030年前可将碳排放达峰及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台湾地区近年也积极推动绿能发展,金管会最近公布《绿色金融行动方案3.0 》 , 期望能够实现整合金融资源、推动整体产业减碳、强化气候韧性与因应风险能力,以及 净零转型的目标。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绿色市场表现强劲,按彭博数据分析,今年前三季度的绿色和可持续贷款发行量已超过18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了3.17倍 ,更占大中华绿色贷款总额约91.2%。政府在2021年5月推出为期三年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资助合资格的借款人的发行支出和外部评审服务。截至今年2月,计划已批出超过50宗申请。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的绿色金融中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连通国内外绿色和可持续资金的流动,从而推动内地的绿色投资。此等政策能吸引更多绿色和可持续借款人使用香港的融资平台和专业服务,相信将来有更多内地和海外机构于香港发行绿色贷款。
图12:大中华地区绿色贷款发行总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