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诞生近70名诺奖得主的耶鲁,不靠知识「变现」的教育,才是真牛!

诞生近70名诺奖得主的耶鲁,不靠知识「变现」的教育,才是真牛!

教育

上周刚刚颁出的“2022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别是:

  • 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

  •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道格拉斯·戴蒙德

  •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银行和金融学教授菲利普·迪布维格

表彰他们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本·伯南克是全世界人民的老朋友了,而今年的另外两位获奖者,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则相对陌生了一些。其实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维格这两位教授在耶鲁大学念博士的时候就认识并开展合作。

本·伯南克的相关著作

他俩师从同一位传奇导师 —— 耶鲁大学的斯蒂芬·罗斯教授(套利定价理论创始人),并在1983年合作提出了戴蒙德·迪布维格模型(Diamond–Dybvig model),解释银行存在的原因、在社会中的角色如何使它们受谣言的影响,以及社会如何能够减轻这种脆弱性。

△斯蒂芬·罗斯教授

如果说本·伯南克是因为实践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今年诺奖的话,戴蒙德和迪布维格两位教授则是因为近40年前提出的这个经典的理论模型而当之无愧。

两位教授在博士毕业之后没两年就提出了诺奖级的研究成果,除了他们的天赋异禀之外,也让大家好奇:

耶鲁大学的博士生涯

到底给了他们怎样的精彩点拨?

事实上,耶鲁至今曾诞生了近70名诺奖得主,不仅是今年,在过去十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光荣榜上,耶鲁校友和教授们频繁上榜。

2018年的获奖者之一



威廉·诺德豪斯教授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耶鲁大学,在麻省理工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到耶鲁执教了 40多年,一手搞学术一手抓行政,执教期间担任过教务长和副校长,顺手还把一枚诺贝尔经济学奖纳入囊中。


2013年的获奖者之一



罗伯特·希勒教授也是耶鲁大学的资深教授,他的《非理性繁荣》一书在国内也有出版,讨论的都是股市和房市这些很接地气的话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希勒教授曾说“中国尤其上海的房价太高”,你还别说,真正的诺奖大师,有时候还真的有一种让万里之外的年轻人产生朴素共鸣的能力。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曾在耶鲁留学期间旁听过几回希勒教授的课程和讲座,芝麻老师也常常为买不起上海的房子找了个温柔的借口。

那么,耶鲁的校友和教授们频频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项的青睐,有没有更为普遍和深刻的原因呢?

耶鲁哪些基因,成为他们在长期的学术奔跑、实证研究和经济探索中不断汲取的养分?

今天,我们的老朋友芝麻老师,他将借助两年多的耶鲁学习生涯经历,也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是耶鲁”。

本文作者:芝麻老师(右一)


缪思教育创始人。中学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后赴美就读国际政治本科,201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非洲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

芝麻老师同时也是畅销书作家、时事评论员和教育专栏作者,团中央KAB创业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系客座专家,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芝麻老师和缪思团队秉持思辨和通识的理念,曾带领数百批学员前往国内多地和海外多国从事跨学科PBL课题调研。


本文为约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无以伦比的人文氛围

耶鲁大学坐落在美国的东北部小城纽黑文。这座城市的凋敝程度对于来自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孩子们来说,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在圣诞和暑假期间,大部分学生离开校园,整座小城变得沉寂。耶鲁的校园坐落在城市核心地段,主校区和医学院中间刚好隔着市政花园。

纽黑文谈不上安全,耶鲁师生们几乎每周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安全警告,都是些不算严重但是又时不时让人心头一紧的小型治安隐患。

而让这座萧条小城明媚起来的那一朵阳光,绝对是耶鲁校园里的清澈、青春与历史沉淀下的文明芬芳。教授和学生的思辨讨论激发了耶鲁的知识与想象力,而时刻见证思想火花的,一定是耶鲁大学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图书馆们。

△耶鲁的图书馆们

作为全美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的图书馆提供了丰富又独特的研究氛围。

比如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 Library),是1963 年由曾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 Gordon Bunshaft 设计,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为保存珍贵书籍和手稿的建筑。

我在耶鲁念书期间,这个馆基本都在修缮维护,无法开放,但是每当路过它门前的空地前往教室,都一种被知识的质感环绕的人生快感。

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的外观和内部

虽然我在耶鲁学的是非洲研究,但是一旦有时间,我都很愿意去东亚图书馆埋头苦读几个钟头,尤其是翻一翻那些在外面找不到的泛黄孤本,比如1949年以前出版的一些中国各地的地方志。

其实,在美国不少图书馆能读到一些让人拍案惊奇又有点心酸的中文书籍。我在首都华盛顿念的大学,刚开学第一周就去国会图书馆办了卡,读到了不少中文古籍和孤本。

在耶鲁东亚图书馆的时候,我也常常在想,这些书籍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它们的最初拥有者知道它们后来的轨迹吗?

这跨越太平洋的足迹,跟战争、国力、研究者的归宿等等更深刻的话题有关吗?宏大叙述的历史图景下,一本本中文书籍的命运,仿佛也都是时代的缩影。

耶鲁东亚图书馆

耶鲁图书馆的丰富度也提现在它的专业性上,写论文期间,我最常访问的是Marx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Library,专门提供科学、社会科学和跨学科的研究支持,常常会举办各种专题的研究技巧沙龙,对于我这种数学不太好的文科生来说,提供了很多定量研究方法论的支持。

也是,光有人文情怀还不够,得有些人文关怀,让孩子把论文写完拿到学位,也是很重要的嘛!

Marx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Library

不求捷径的成才之路

在耶鲁,在纽黑文,人们常常会有一种“来这里就是读书”的感觉。也是,除了心情愉悦地读书,你在这里确实很难折腾出别的事情。

后来听说环境学院的中国校友们竟然搞出一个中式快餐创业项目开遍了全美,实在是佩服他们在平凡的大乡镇里打造消费升级的智慧!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耶鲁是一片没有太多娱乐的的土壤,周围的餐厅和酒吧只能满足常规生活和社交的最基本需求。

前几天我在耶鲁的校友群看到有人问最近学校附近有什么新的中餐厅推荐,大家讨论来讨论去还是十年前那几家,新的没开,旧的还倒闭了几家,你说还有啥乐子?也正是这样的氛围,刚好非常适合沉下心来感受知识的魅力。

  • 一方面,耶鲁有全美领先的基础学科研究能力,

  • 另一方面,它从不苛求学生快速走上知识应用或是变现的轨道。

在耶鲁校园里,你常常看到学生们眼神中充满了光芒而不是欲望,凝聚了温暖而不是冷漠。

虽然每所藤校都在强调要培养领导力,但是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领导力?耶鲁从始至终都在引导和强调真正的知识的价值—— 

在医学院



这意味着用技术的创新挽救更多生命;

在法学院



这意味着不断覆盖的公平与正义,辐射更多偏远地区与弱势群体;

在商学院



这意味着长期价值投资的力量,看看耶鲁捐赠基金(The Yale Endowment)史无前例的卓越业绩就知道了。

而这种放眼长远的理念,影响了每一代的耶鲁校友 —— 从不追求短期成功,更愿意在一个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寻找真正的知识内涵与文明意义。

一位法学院的同学曾经跟我说,如果毕业之后去了顶级律所而没成为从事法学专业的研究成为学者,她会觉得自己偏离了耶鲁法学院的整体格调。

其实,开放的社会,并不限制任何合理的职业选择,但是不急于跳进商海、不着急赚快钱,这似乎是耶鲁长期营造的氛围,每位耶鲁人感同身受又与有荣焉。

那么,扎扎实实搞研究、顺理成章拿诺奖,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包容小众的开明环境

鲁迅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一条小路成为大路,总得有一小批人在最开始就展开尝试。在耶鲁,你做什么都不会让人觉得惊讶。

芝麻老师当年的同班同学里,有学习非洲文学的,有研究非洲农业社会的,有关注非洲国家乌干达的无线设备与新闻传播方式的(他在暑假里跑去不那么太平的边境地区驻扎了9个礼拜!),有研究东部非洲的智能手机与线上金融业务的。

最特别的是有位女同学是专门研究非洲土著舞蹈的,一言不合就会在话剧节上翩翩起舞的那种。

在耶鲁,我还遇到过教书不怎么流畅但是学术做的很扎实的教授,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但是不必面临各种KPI考核的压力,遇到过几十年如一日研究过去非洲渔民如何织网打鱼的大牛学者,遇到过事业起起落落后回归研究的访问学者。

这些个体的画像,也都是庞大的校园生态中的一部分,从不会有人刻意打扰、质疑或是揣测他们。

包容的环境,常常会诞生不拘一格的人才与不受约束的思想,这正是自由的、深刻的、纯粹的对于知识本身的追求与洞察。

△耶鲁的吉祥物-Dan 

我在耶鲁学了一门极端小众的语言,南部非洲的祖鲁语,属于南非11门官方语言之一,够冷门了吧?

而系里上下从来没把我们这门语言当作边缘课程,时不时要搞个节日搞个活动搞个论坛推荐,而且是动真格地推荐,不是闹着玩的那种。

为了让更多同学愿意来学祖鲁语,基本上每个学期都要排一场祖鲁语的话剧给全校感兴趣的同学们表演一番,我这个在南外上学时期就因为协调能力有限而无法参加艺术节汇演的孩子,竟然在耶鲁校园数次扮演各种南非角色并且用祖鲁语演话剧!

真的是感谢这般振奋人心的鼓励。

「 写在后面的话 」

说到诺奖,我们常常艳羡那万里挑一的荣誉,却忽视了诞生诺奖的那些底层逻辑。

从学生成长为学者不容易,对于高校来说,培养一位顶尖学者就更是不容易,而那些诞生了顶级学者的学术环境,一定拥有温暖包容的人文环境,鼓励长期成长的价值努力,更愿意点亮暂时没开花但是迟早会结果的漫漫长路。

👇点击视频👇

沉浸式体验“学在耶鲁”的感觉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好的教育是什么?——九位诺奖得主的成长经验与教育思考钙离子通道(Calcium Channel)与心脏病狗子跑步跑一半累了,整只狗跳进盆栽里泡澡降温...真牛!古人类DNA与重症新冠有关?2022诺奖得主Pääbo,竟是前诺奖得主私生子九位诺奖得主的成长经验与教育思考真牛!27岁德州妹子靠1招省出24,000刀!商店抢着给她付钱,老公学费有了着落!从COBE到韦布望远镜,诺奖得主的脑洞孕育着天文新突破|2022腾讯科学WE大会这眼贴真牛!松弛老态的眼周,都被“马应龙”治住了买房风波(3)11月12日,来CACIE现场聆听奥斯卡奖得主的声音!119位诺奖得主的代表作(非常值得收藏)看看排名前十的高薪工作有哪些看了诺奖得主的故事,我只说五个字:狂野酷姐姐1996年饶老师用今年诺奖得主的工作批当时北大副校长陈章良的恐龙蛋基因九位诺贝尔奖得主总结说:这样的教育才有效姜跃平: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好的教育者?——《教育3.0》推荐西方的困局和出路离散的人,寻着故事回家:2021诺奖得主古尔纳作品分享会(北京站)精彩回顾电视诞生近百年:做大屏、砍价格,却惨遭年轻人抛弃专访诺奖得主斯万特·帕博:从基因里,发现“人之为人”的秘密这3名诺奖得主有多牛?“推翻”爱因斯坦理论,人类正在进入新时代从贫寒之家走出的诺奖得主:知识是我唯一的靠山诺奖得主的中国学生:导师很执着,想做的事情会排除万难实现太酷了!文科生独享诺奖!从小热爱考古,父亲40年前就是诺奖得主……真牛!华裔高中生AP微积分满分!世界首位!孙甘露、毛尖、小白谈21年诺奖得主古尔纳:承继莎翁与《一千零一夜》文学传统,开创非洲书写的新纪元明天下午2点,21年诺奖得主古尔纳作品责任编辑连线,解读作品、聊诺奖“化学好难,配得上我的脑子!”看完新晋诺奖得主的故事,只说5个字:狂野酷姐姐!好的教育是什么?九位诺奖得主的成长经验与教育思考……果壳对话2022诺奖得主夏普莱斯:我是这样理解点击化学的丨直击诺奖比肩莫言、余华,连续4年提名诺奖,她才是2022最强黑马马哥学员 | 年近30岁!0基础转行!初次入行14K!这个保健品销售真牛!看了诺奖得主的故事,只想说5个字:狂野酷姐姐封神!她是让奥巴马惊艳的耶鲁华裔才女,21岁凭天才设计征服全美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