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 古街变迁
一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襄阳渡过。
我读书的小学原名叫:昭明小学,取自南朝梁昭明太子,他主持编辑了《昭明文选》。但是在我读书的时候,这所小学已经被改成了一个极度无趣的名字:第四小学。学校操场西边有一个长长的土坡延续到很远,这就是原来的古城墙的西边,已经看不出墙的模样,长满了树。土坡上还有个山洞。在孩子们之间流传着很多关于这个洞的传说,比如说里面有鬼啦,有怪兽呀,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里面有一口古棺材…, 这个洞无数次的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胆子大一点的孩子,会在课间跑去探洞,但大多数都是到洞口就被吓了回来,好像没见谁真的进去过。
襄阳城,作为一座“战城”,她的南边是连绵的山脉,北边是浩荡的汉江,东西各挖了号称是亚洲最宽阔的人工护城河,四四方方的高耸城墙,和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自然天险形成了两道防护, 让她易守难攻,成为进入中原的重要门户。
我小时候,北边和东边的城墙都保存的比较完好,小北门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城门。 东门,西门,南门都只留下了名字。北街联接着小北门外的码头,和城市中心的十字街,因此自古就是一条商业街,也是一条保存比较完好的老街。 在层层叠叠刷着口号的斑驳的墙体上那精致的雕花窗户和傲娇的飞檐,在一片嘈杂的叫卖声中,提醒这人们,我们这条老街是见过的世面的:
孟浩然跟朋友逛完了鹿门山,都是过来这儿喝酒,斗诗,看美女;
20里外的诸葛亮偶尔也会来赶个集,改善一下伙食;
李白来襄阳玩儿,就是在这儿喝多了点,上外面的大堤上吹了好多牛;
杜甫那个苦孩子,也是我们这儿出去的,只是他总没钱,回来的少;
岳飞收复襄阳大捷后,就是在我们这儿搞的团建;
还有各种太子,王爷,将军, 大帅, 都说不完,我记得住的仗都打了接近200个;
……
我初中毕业那年的时候,政府开始拆北街,整条街被拆成了一片废墟, 历史老师留着泪跟我们说,这是造孽呀!他每天下班后去工地上捡一些被拆掉的古砖,残瓷,碎瓦,窗户,门板什么的,并把这些全部捐赠给了学校, 将学校闲置的大成殿改造成了一个小小的历史博物馆,里面摆放着他捡来的老物件,并仔细的标识上年代,用途,特点,等信息。他,是第一个让我们意识到这古街价值的人。
大约是高二的时候, 新的北街建好了,叫“仿古一条街“ , 每个店铺都是统一的长相,每块砖瓦都是一样的劣质,每个窗户都重复着呆板的花纹。印刻着千年车辙的青砖路面,换成了劣质的地砖,没过多久,有些地砖就开始不老实起来,运气不好踩上一块下面空了的,里面的污水就会吧唧一下溅人一腿泥。
就这样,一条见证过千年历史经历了无数战火的古街,在太平盛世中灰飞烟灭,变成了一条“仿古” 街。
二
和北街一样有特色的是北街的百姓。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吵架的功夫一流:1.得理不饶; 2.管他有没有理他都能找出理来。 这是他们在那鱼龙混杂的地方,为了适应生存,发展出来的看家本领。他们的举手投足和说话的腔调都带着浓浓的“老街气质”。
我上初中的时候曾经跟一个来自北街的男生同桌过一段时候,后来他坐到了我的前排。 那是一段如梦魇般的日子,他变着方儿的欺负我,我只需一句“讨厌”,他就可以如唐僧念经般,一个小时不换气,用不重复的问候语,问候我家所有人,只是语气比唐僧更尖锐,更高亢,更有韵律。 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捂着耳朵。
多年以后的一个同学聚会,他特意从外地回来参加,彼时,他已经是某高科技公司的COO, 一副高科技公司高管间流行的低调儒雅的做派, 他跟我道歉:当年太混蛋了,天天欺负你,不过是幼稚小男生喜欢小女生的愚蠢表现。 我淡淡一笑,还能说什么?连欺负人都可以这么有道理,还这么中听。
北街人的下一代,应该不再需要这些看家本领,渐渐褪去“老街气质”吧!
P.S.
1. 这一段绝对没有要贬低老街坊的意思,下面一首词也反应了他们的疾苦。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功绩,不在于她出了多少名人,经历了多少著名的战争,筑起了多么高大上的城墙楼阁, 普通人的生活的改善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和期许的。
一剪梅 -- 南宋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2. 写完后,我特意搜了一下: 襄阳北街, 看到这样一段话:
“淘”出一座博物馆
由于北街历史悠久,所以在北街的修复过程中,地下的很多“宝贝”被发掘了出来。当时,襄樊五中教师李治和在教课之余,经常去工地转悠,收集了大量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瓷片和砖瓦碎片。
“我当时只是觉得这些东西有价值。”李治和说,当年有些地方挖得非常深,有的竟挖了七八米深,地下的很多东西都被挖了出来,散落在工地上。
李治和告诉记者,他把这些“宝贝”弄清楚来历后,分门别类贴上标签收藏起来。据李治和介绍,北街修复期间,他一共收藏了包括襄阳炮、关公铜像、元青花瓷在内的近万件碎片,并以此为基础建起了襄阳五中历史博物馆。
日前,记者走进这座博物馆,看到馆内收藏了100多枚古代炮弹。“这是襄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见证。”李治和说,这些炮弹都是元朝军队攻打襄阳城时留下的。
这些“宝贝”在襄阳五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作用
同一篇文章中还提到:
在北街改造过程中,市政府邀请国内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和精通古代建筑设计的专家,确定了襄城北街改造的三个原则(即:历史上原有的建筑格局不变、建筑体的体量和高度不变、沿用襄阳传统名居的建筑法式和建筑材料),要求修旧如旧。
同一篇文章,前后明显的逻辑漏洞。 这“修旧如旧”,是犯下了错误后才意识到的概念, 也被他们贴金一般帖到自己脸上。哎,本来也就没有,只能靠贴了。
这样的古城,中国还有多少个?
3. 古街历史回顾那段,请不要较真,我不过是夸张的模仿某些人“吹牛”的方式而已。
想要更多的了解襄阳可以看以下链接:
Reference: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4550644383695371/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320541931466129921/?log_from=c2d2f9672751f8_1685668106353 https://baike.baidu.com/item/襄阳北街/681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