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连城,剑走古龙(2)
连载链接:
(1)https://bbs.wenxuecity.com/sxsj/193139.html
(原创:灵隐士)
金庸连城,剑走古龙(2)
俺的问题虽然有点闲,但是是基于认知理念内心所产生的真实反映。因为。。。这味道咂吧起来确实不太金庸,不像嘛。毕竟他的那些武侠书籍俺都读得七七八八,也做过笔记写过心得。
不过揉一揉太阳穴,闭上眼睛缓缓神,在脑袋里回回炉,让思绪飘散梳理一下,睁开双眼,仔细去分析一下,又感觉挺像金庸。
比如说《连城诀》在构思创作方面挺有一些新意,也注入了作者对人生理念的思考。构思创作方面,金书侠尝试了从古典唐诗之中寻找灵感,化《唐诗选辑》为一套《连城剑谱》,充分利用谐音造成了诙谐怪异的效果——比如名字霸道粗浅的《躺尸剑法》其实是《唐诗剑法》的意思,哈哈。一招极为怪异的“别来骗假肢,鬼到有蠢话”,故弄玄虚,疯人疯语,其实对应的是杜甫杜子美之《春归》,“别来频甲子,归到又春华”。而另一招威风八面的“扮野龙上刺,装野虎下跨”,既文理不通,又颠三倒四的,实际上不过是小杜杜牧的“半夜龙骧去,中原虎穴空。”嘿嘿,大侠这次其实挺无厘头的。
这种以唐诗为剑招的创意马不停蹄的忧伤,在两年之后得以发扬光大。1965年的《侠客行》之中,李太白的一首《侠客行》成为独步天下,众人争相演练的武功秘籍。而利用谐音制造出诙谐气氛的特色也成了为了忘却的纪念,在1967年的《笑傲江湖》,1969年的《鹿鼎记》中多次继续加以使用。比如在《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曾经易容成军官,故意装疯卖傻口吐芬芳。而《鹿鼎记》之中康熙大帝口中吟诵“尧舜禹汤”,站在一边的韦小宝却将之理解成“鸟生鱼汤”。别怪韦爵爷,人家扬州妓院长大的,不读书,对吃的天生敏感。除了引入唐诗之外,同时金大侠还广开思路,无问东西,拿来主义,颇有新意地把西方密码学的概念引入到古典小说创作之中,让《连城诀》中的一串数字成为密码,变成一把钥匙,用于开启一座价值连城的秘密宝藏。嘿嘿,这一招厉害了我的哥。
所以说身为武侠人士也要有一些数学的素养和知识,别不识阿拉伯数字。那可不只是丢人,还找不到宝藏。
还有比如说《连城诀》在金庸作品之中颇有渊源,有一种藕断丝连的感觉。如果回顾一下金庸一生的创作历程,连线一下,就会发现《连城诀》有着承上启下的传承作用。狄云与丁典之间亦师亦友之情,似乎有着七年之前,1956年《碧血剑》中袁承志与金蛇郎君的影子,但是相比而言前者更有兄弟的烈酒味道,更曲折,更动人,更有悬念。丁典与凌霜华之间爱情之纯真纯粹,比起金蛇郎君与温仪之间那种掺杂着同情,掺杂着替父辈抵消罪孽的爱,更加让人伤感伤痛。而狄云与师妹戚芳之间,丁典与凌霜华之父凌退思的故事脉络与引线,明显影响到了四年之后,1967年的《笑傲江湖》。令狐冲和岳灵珊分明就是狄云和戚芳的一脉延续,而凌退思的阴险风范明显对应着岳不群,当然岳不群更加文雅一些,虚伪一些,挺会装——这一点却是掺杂了狄云师傅戚长发一半的性格特征。甚至血刀老祖的刻画,也有一半是田伯光(好色,爱胡说八道),一半是任我行(机谋善变,心狠手辣)的性格。
看看是不是挺有来头的?前世因是《碧血剑》,来生缘(这歌唱起来效果更好)是《笑傲江湖》。一脉单传下去,抛下了《碧血剑》之中父仇如山的沉重,引导了《笑傲江湖》以简单为美的洒脱。
扯得太远喽。既然上面已经认证《连城诀》挺金庸的,那么还是干点正事,接着去分析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他要在《连城诀》里突然这么暗黑一下子,拔剑走了偏锋。俗话说得好:事出反常,非妖即孽。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缘故?或者隐情呢?
如果想随便搪塞一下,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老金他一拍脑门突发奇想就有了。这个解释属于万能钥匙一把,不太能让人信服。
不太像。要知道那一年金大侠39岁,不再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两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大作《倚天屠龙记》,个人的想法那是非常成熟,创作的思路也是非常缜密。加上他本身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性子不偏激,不爱纵情发泄,从不手起刀落快意恩仇,或者杀鸡杀鱼的。与其要说他突发奇想,不如说是还没有找到那个真实的动机。咱不能不负责任下结论。
魔鬼总是藏在细节里。别灰心丧气,咱继续爬上挖掘机,开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