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复利的迷思与杠杆的诱惑(上)】
股市投资:复利的迷思与杠杆的诱惑(上)
几周前因为一位网友的论点,引发了我的进一步探讨,并写成博文《股指与通胀真的是水涨船高吗?》(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404/10247.html)。如我所说,投资是一个相当个人化的选择,而且我也没有“资格”多说,于是就此打住。然而,最近这些天又看到网友谈复利和杠杆。感觉在一些网友那里,复利这块饼画得太大,计算有谬误,梦想不真实。而另有网友因近年TQQQ表现不错,就信心满满地认为这是一个可以长期持有让人发大财的ETF。我想从谈谈看法。我秉承让数字说话的原则。
首先声明一点,我是定投指数股的支持者。我认对于至少95%人来说,定投是最好的财富保值增值的做法。我自己的401k,十几年就投一个基金VIGAX。Roth IRA早已经不能往里面放钱了,目前里面大约是QQQ,IAU和个股各占1/3。我不time市场走向,不经常买卖,很简单。
我感觉某些网友对于定投下财富增长的速度和最后的目标,在计算和期望值上值得商榷。如果你是拿普通水平的工资,有孩子的消费和房子的支出,加之爱吃爱玩不葛朗台,那么不可能每月有极多的钱去定投。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得比较早(比如30岁)的指股定投,会让你有小康的退休生活。但是动不动就侃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那是很不现实的。
定投的“秘诀”是复利。但我发现大多数人算复利确有迷思。迷思的第一个原因比较简单,即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导致账面上的数字让人自我麻醉。这个,点一下应该就能够明白,第二点了解的人不多,但其实非常重要,那就是所谓“波动损耗”(volatility decay)的问题。这其实是我们预期财富增长时的一个极大的盲点,我下面要仔细说。
为方便起见,我依然用上一篇博文里从1960到2003年这64年S&P500的年增长值和年通货膨胀率的图与数字来说话。下面表中栏目A是S&P500的面上收益,与上图的蓝线相对应;栏目B是通货膨胀率,与上图的红线相对应。栏目C是我另做的(C=A-B),它是股指减去通胀以后的实际收益,这是标准普尔指数每年经通胀率调整后的变化。64年来,A栏的平均增长为11.5125%,C栏的年平均增长为7.7093%。
首先,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同时又不理解波动损耗的话,这个饼是很大的。错误的计算是这样的:(1+11.5125%)64 = (1.115125)64=1068 — 不得了,增值1000倍!如果一个人1960年出生时得到他爷爷1万刀礼物,投S&P500,现在就是千万富翁。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即1. 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率导致的购买力降低;2. 没有考虑波动损耗(volatility decay)的影响。
什么是“波动损耗”呢?在数学上,如果n个非负数的数字其和为P ,那么它们的积的最大值为(p/n)n, 要达到这一极大值,每一个数须相等。举个例子,三个非负数的和为6,它们的积的最大值为2x2x2=8。如果三个数字不等,比如为1,2,3 或1,1,4时,尽管和也是6,但积分别为6与4,小于最大值8。好,现在用到投资上,如果去年某股票涨20%,今年又涨20%(无波动),那么两年总共1.2x1.2=1.44,即两年共涨44%。可是,如果去年没涨,今年涨40%,两年平均值还是20%,两年总增长为1x1.4=1.4,即两年共增长40%。如果波动再大一点,去年跌20%,今年涨60%,两年平均也是涨20%,但两年总体增长率为0.8x1.6=1.28,即两年共增长28%。可见,相比较于44%,40%和28%都因为波动而“损耗”了一些。想象一下,股市是频繁波动的,这种“波动损耗”经过一段时间也是相当大的。
让我们通过数据看看“波动损耗”是怎么起作用的。现在让我们继续看上面那张表,我们换一种方法来计算。我们不计算 (1.115125)64,而是把每年的实际值相乘 — 先将栏目A稍加转换,即栏目A中的数字除以100,再加1(这样,增长20%记为1.2,亏损5%记为0.95,等等)。我们将1960至2003年64个数字相乘,我们得到496 。啊?居然比(1.115125)64 “损耗”掉了一大半的价值。对,因为每年有上下波动。
你说,1万变496万也不坏啊。且慢,没人给你496万。你去查一下是S&P500 在1960年的指数,平均56,在64年间涨了涨了95倍。1万账面上变成95万,而不是496万。哎?什么道理又砍去80%?(不足一开始那振奋人心的1068万的 9% 了。) 原来又是“波动损耗”!我们刚才计算时用的是每年的数据,只波动一次。而各公司是季度报表,现实中有更多波动损耗。
今天,当年爷爷给的1万美元变成了95万,也算是一笔巨款啊。但是,相对于当年的购买力,究竟怎加了多少倍呢?官方数据表明,过去64年的通货膨胀系数为10.3,95/10.3 = 9.2万。我好奇,查了一下1960年商品的价格。牛肉馅$0.31/lb, 汽油$0.3/gal, 全国house中位价$12,000, 每户年收入中位数$5,600。那时的1块钱的购买力的确超过现在10块钱。
如果进一步用简单的指数和对数做一下计算,我们就可以知道,在过去的64年里,平均而言,S&P500的指数账面上大约是每10年翻番。然而如果考虑冲销通货膨胀,那么实际的财富,则是大约每20年翻番。这是一个指股投资者期望值的正常分寸。
这样一个财富的增长速度,当然要比其他的一些投资方式,比如当地主,要慢不少。20-30年的时间,不少地主已经从一幢房变成n幢房了。那时人家多年辛苦经营(包括经历杠杆风险和解决各种头痛问题)的回报。股市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如果你仅仅被动地呆在里面,靠个“定力”就能富得流油,把人家日夜辛劳的人甩在后面,天理不容嘛,对不对?
总结一下:爷爷的1960年给的1万美元礼物,购买S&P500指数股,64年后账面上是95万,购买力相对于当年的9.2万美元。
下面这张图是1950年以来经通货膨胀率调整过的 S&P500 曲线。图不太好看,部分原因是Y坐标为非线性(以2为底的对数刻度)。这里的数据是不带虚夸的“真金白银”。股市1990年以来走势其实相当不错。
说实话,64年的跨度太长了一点,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太有感觉,也难以亲历这么长的定投过程。那我就说个与本城许多大哥大姐可类比的段子吧 —
1989年,老留王木犊药理学博士毕业,他老婆李幺妹也拿了个会计学位。两人身份不好解决,正琢磨着是不是要回国。未曾想此时太平洋那边出了大事,这边美国直接给了绿卡。木犊和幺妹双双进了公司,腰包一下子就鼓起来了。到92年的时候,就有了10万美刀的闲钱。于是琢磨着是买房呢,还是买两辆新车呢,还是做点别的什么。木犊当时读了两本投资的书,有点心得,就对幺妹说,我有一个想法,我们把这10万去投S&P500,到咱们退休的时候再变现,此前绝对保持定力,不去动它。幺妹嫁给木犊几年来,发现木犊虽然小事上木讷、在大事上却能高瞻远瞩。这夫君是个绩优股,所以她乐意听他的。30多年里,他们养育的一双儿女已经长大成人,分别成了医生和教师。木犊和幺妹去年又荣升外公外婆。
上周,木犊和幺妹同时退休了。32年来,投到S&P500 的那10万刀,他们一直刻意当成“盲盒”不去管它,现在他们要将其变现了。
盲盒打开了,他们有多少钱呢?各位看官估计一下,谜底下一篇揭开。
他们后来除这10万以外的投资也很合理,足够他们有一个小康的退休生活了。这打开的“盲盒”,他们一致认为是额外奖金,先各人买一辆好车,然后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如果不奢侈的话,应该够去一些地方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唐宋韵》74.《从军行七首》选三 王昌龄 【股市投资:复利的迷思与杠杆的诱惑(下)】 《唐宋韵》73.《登楼》杜甫 【看苏东坡如何将一位女子描写得形神兼备】 【股市投资:复利的迷思与杠杆的诱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