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10/19高山镇Takayama 和白川乡合掌村
高山镇起源于16世纪高山城的城下町,当时的统治者仿照京都的建筑格局打造高山城,使高山有了“飞驒小京都”的美名。19世纪高山成为飞驒山区的首府,小城更是建起了古町街巷,各地客商在此经商,一时小城繁荣似锦。
走在小城原色古味的街道上,流连在宫川河畔数座桥梁间,虽然游客也不少,但比起京都的繁华,这里更显悠然安逸。特别是当晚上我们又来到古街上吃乡野料理时,幽雅静谧的街道,潺潺的小桥流水,恍惚走在了曾經的江户时代。
沿宫川河还有个“宫川朝市”,每天早6时到12时会有地摊“早市”,主要是当地人出售自产的果蔬、食品、鲜花等。
高山镇古街上随处都可见的木雕。自古以来,飞驒木雕工艺技术就居日本全国之冠。飞驒的木匠一直被征召为日本皇室建筑宫殿屋舍,京都奈良地区的寺院也大多出自飞驒工匠师傅之手,精湛的木工手艺使得整个高山市古色古香,凭添了高山的更妙之处
1、上:在高山镇住市政府旁边的客栈(guesthouse)里墙上的一张日本中部山岳地区的手绘地图,右下角是东京,左下角是京都,左上是“Alpine Route”的起点富山市Tayama,右上是终点的古城堡所在松本市,当然高山镇在中心;左下:从高山镇去白川乡钻了12个这样的山洞,可以想象100年前没有汽车和公路的时候,这里是多么偏僻的山村;右下:到高山镇的第一天晚上因为没有预定到处吃闭门羹,最后找到这家”御好烧”小店,稀里糊涂地吃了个肚圆。
从高山市出发,钻过12个山洞,最后一个竟有11公里长!出了隧道,便来到以“合掌造”原生态建筑而闻名的网红村庄——岐阜县白川乡。
这里因寒地多雨的气候,冬天属于特别大雪地带,村民就将传统木屋的屋顶设计成60度的锐角正三角形,使屋顶可以最大限度承载厚重的积雪,并使雨水和积雪容易滑落。这种呈人字型的屋顶,如同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合掌造”。
第一位发现白川乡合掌造具有历史价值的人,不是日本人,而是德国建筑家布鲁诺?陶特,上世纪三十年代,布鲁诺?陶特在日本游历时到访过白川乡,之后在其著作《日本美的再发现》一书 中评价道:“……当地居民居住的合掌式建筑结构,拥有与自然环 境极其融洽的合理性。”白川乡的合掌造因而得到保护与重视。1995年12月白川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有人说,合掌造因雪而诞生,冬天来白川乡最好看,可我觉得秋天的白川乡同样美丽,那一幢幢如童话般的小木屋在秋色映衬下如诗如画!
2、白川乡合掌村口的“寿河Sho River”和河上的吊桥
3、合掌房。上:谷歌导航将我们引到一条乡间小路上,前面无路可走了只能掉头,也因此看到路旁的“野”合掌房。中、下:合掌村里“正式”的合掌房。
4、村里房舍之间有不少田地,多年没有走过“田梗”的我,过了一回走田梗的瘾;
5、村里的神庙和供全村用水的山泉。这里防火是头等大事,基本上每家人家门口都有消防水泵。
6、爬到村旁小山头上的观景台上看全景,村里的神社?也在这里。
7、下午回到高山镇上,逛老街和早市场。
8、第二天预约了一家山村料理店,上:我点的“野菜餐”非常赞。下:中午吃的日本拉面,也不错。
9、高山镇老街照片
在日本山里自驾,有个小事让我感触很深:就是日本人为他人考虑比较周全。比如路上遇到有障碍必须停车时,前头的车会马上打紧急事故灯让后面的车知晓,而后面的车停下来后也会打紧急灯通知再后面的车……如此传递直到最后面的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