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夏回国印象
中国那么十几亿人里,和我们能说过话的有过交集的也就那么几百上千人。总有那么一些人,也许和你的缘分多那么一点儿,能够让你在匆匆交叉而过后,还能时不时想起他们来。上海和成都都是那么大的千万人口的城市,除了同学朋友,我和其他人不认识,也基本说不上什么话,那些匆匆在旅游景点和地铁公交上擦肩而过的的陌生人,看上去和我不会产生任何交集。所以,回想起来和两个特别朋友的结识和交流,不得不说,都是奇妙的缘分。
今天谈的是田朋友的故事,她是我在上海认识的。她自然不姓田,可是让她姓田有什么关系呢,名字只是个符号,姓什么也不会影响这个故事。叫她田小姐和田姑娘都让我觉得别扭,那就还是田朋友吧。
邂逅她之前的一天,我和孩子去见了的十多二十年不见的老同学们和老朋友们,然后去了东方明珠电视塔,那是新上海的地标性建筑。高大的电视塔有三个球可以供乘客参观,在中间的二球,视线所及的略远的地方,是C型环绕的黄浦江,以及那些上海的最高的摩天大楼群。那都是现代中国人民的物质力量的外在展现。直上直下的东方明珠电梯送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二球的观景台总是人满为患。让我不由得感叹,咱中国人的旅游热情可真是高,中国人民真是有钱了呀。
见到她则是在一大会址,那是个坐落在黄陂南路附近的很安静的刻意保留的老的街区中间的景点。前一天上海艳阳高照,结果那天下着蒙蒙细雨,颇有夏风萧瑟意味。那天是周一,雨中的小街道被路障拦腰挡住,我上前一问几个年轻的男女保安,原来一般周一是不开放的,但那天正好是上海解放纪念日,所以赶巧了,居然开放了。一楼的的大厅很空旷,并没有太多游客,一边的留言墙上挂着很多访客离开前的留言小牌牌,室内的气流吹过的时候摇摇晃晃的,很像祈福条,倒也别有意思。不过前台的小姑娘们虽然礼貌,但看上去并不熟悉这个会址背后的故事,问了两个问题都答不上来以后,我突然觉得很无趣,就开始自己带着娃去地下层探索了。
一路踱步看完历史的痕迹和陈列,转角过来后,是地下室的一个3D投影区,正在展示的是一大代表们齐聚一堂开会的场景。我正要跨步走近一些,旁边一个穿着青色工作制服的年轻姑娘示意拦住了我:“对不起,同志黄线以内是放映区,请保持在黄线以外。”我笑了,看来就算没有什么游客,也不是什么都能逛呀。我仔细打量了一下她,她大约20多岁的样子,圆圆的年轻的脸上保持着克制的微笑。我退出了黄线外,一边和孩子慢慢讲解,一边耐心等着这段放映结束。放映完了以后,我又多看了她一眼,心里一动,这么大的上海,我还没有怎么和上海本地人聊聊呢,何况是这么一个特别的地方,看看他们工作人员怎么看待他们的工作和这一段历史。于是我和她开始攀谈起来:”你们这个放映多久放一次?“
”十五分钟吧。5分钟的放映,然后10分钟间隔。“
”那你是本地人吗?“我接着问道。
她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不是,我是贵州的。你们是从哪里来上海旅游的呢?“
看起来她也对我们有点儿好奇,倒是比一楼的那些前台小姑娘多些意思。我告诉她,我们从美国回来探亲,顺便转转的。
“美国?那好遥远啊!”她眼睛睁大了,看起来她也很少和海外的人攀谈过,不然不至于这么吃惊。我告诉她,也不算,来回也就几天功夫,和火车提速前从上海到贵州差不多。
“美国那边肯定很发达很先进吧?”她问道。
“其实也就这样了。要比城市面貌的话,美国算是大乡下农村了。”我开玩笑道。
游客不多,也没人注意到我们聊天,我们就从彼此的家乡慢慢聊起,聊彼此的经历,聊她这里的工作。她告诉我,她姓田,家在贵州的农村,家里几个孩子,她是排第四的。读了中专之后,她就开始一路在外地闯荡了。这个背景让我和她多了一些亲近感,因为我也是农村的,也读过中专。我告诉了她这些,也告诉了她我在国外教书做研究。她接着说,她当时读的是企业管理,可是中专的学历自然也没法给她好的机遇,所以她开初也是从南方的进工厂打工开始工作的。不过,和她当初的那些同事不一样,她倒不很追求稳定,反而是体验各种生活经历。
“我在工厂打过工,也去餐馆当过服务员,也给公司干过,总之,什么职位我都愿意试试。“她说。
”那你怎么找到这个职位的?“我问她。
”啊,我是第三方派遣过来的,其实也没干多久。“她回答道。她接着说,在这工作也没多久,才几个月吧,活倒是不累,比之前在工厂工作要好多了。”就是钱太少了。“她补充道。
”能说说多少钱一个月的工资吗?“我好奇地问道。
”不到五千吧。可是这上海物价高,和别人租房子就花掉快一半了,吃的又很贵,我都基本上是要倒贴的,比以前在工厂还能存钱差太多了!“看起来这个金钱方面的差别对她太印象深刻了。说话间又来了几个游客,又一次放映要开始了。我耐心地从头到尾仔又细地看了一遍已经熟悉的一大会议经过,看着画面里面的代表们慷慨陈词,恍惚中想起了课文里的《包身工》里的”芦柴棒“们,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是当时的有识之士们要解救的对象。居上海,对那些”包身工“们自然是大不易,可是,看上去就算对我眼前的这个田朋友来说,上海同样不容易待下来,虽然时代不尽相同。
孩子对我俩的交谈毫无兴趣,已经自己到其他展厅去探索了,我趁着又一次空隙接着和她攀谈。我问她:”生存不容易,那你当初怎么想接这份工作的?“
”我之前从来没有在上海待过,所以想来看看,正好有这个机会。来这里以后就不太想离开,这么一个繁华的城市,对外地人也很友好,所以想先看自己能不能待下来,但是看起来还是不太行啊。不过,我们周末不加班,我这几个月已经逛了很多上海的有名的地方,也体验了一下上海人的生活,不亏了。“她谈到这个,倒是心情还不错,看得出来,就算亏了钱,她也觉得值得。
”你成家了没,想过在这里安定下来吗?“
”在这里安定怕是不太行呢。我的朋友们同学们很多都在老家和外地成家了的,她们好像自然而然就结婚生孩子了,我倒是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可能是还不是很想安定下来吧。唉,我父母在我这个年纪,都好几个孩子了,每天照顾我们忙里忙外,我真佩服他们,不过我自己好像总是做不到。“谈到这个,她好像有点儿愧疚的表情,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远方的父母了。
”你们在美国生活比这里好很多吧?”她好奇地问起我在国外的生活来,我老实告诉她,国外的生活一样是柴米油盐,每日忙碌,也不很得闲。孩子上学,一样需要敦促和教育,和国内的生活也没什么大差别。
“那你那边至少自由一些,我听说国外很开放,言论自由很多。”她的眼神似乎很期待她的猜测能得到我的肯定。
“呃-嗯,多少有一些吧,但是同样要讲究政治正确,有些话题不能谈,不能种族歧视,不能谈某些人群之类的,各有利弊吧。”我含含糊糊的应承道,因为我也不知道所谓的这些自由我享受到了多少。
“那也至少比这里强。”她貌似对我的回答不以为意。她不像是那些受了很多西化教育的知识分子,对国内有根深蒂固的不满的样子,倒是仿佛两边都生活了很久,经历了很多似的。我猜,她的有限的了解应该是受了一些《读者》和《意林》之类的杂志对国外的介绍,对国外有很多美好的想象,所以也就不准备和她详细探讨了,就很随意的问她道:“你怎么知道外国的言论自由比国内强啊?”
“这里言论审查得很严的。”她扭头左右打量了一眼,然后很认真的看着我说。
她接着指着另一边出口的留言墙,“你看我们这里的留言墙,每天都会检查,写了坏话的条子都会被摘掉,管得严格,剩下的自然都是些好的话,让人真话都说不了,能有言论自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