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着胆子走入成人用品店(18+)
有朋友看了我的前文《女孩需要一条大毛巾!》之后,说去了牛津街不看成人表演等于没去过。
我就很认真地想了想:技术上是可以这样说,问她是想 “去过 ” 牛津街吗?敢吗?
朋友说要考虑考虑。想去又怕,还是不够大胆,正常。
我喜欢去逛牛津街,却不想去那里看成人表演,虽然很容易看到而且有不少可选择的项目、场所。
想起了曾经看过的成人表演,就写一写这个经历吧。
记得那天是一个女同事约我,想晚上一起去看成人表演。我说胆不够大,怕那个噪聚噪嚷的场面,一不留神还有被强行拉上舞台脱衣服的可能。(那时虽然没去过表演现场,但从传媒中多少知道是什么表演。)
但女同事说,这是一场为女士表演的专场,她还另外约了两个女朋友,几个女人在一起是会让人壮胆的。
女士专场?引起了自己的好奇心,就决定跟她去看。
开始还以为是去成人俱乐部看表演,到了那里一看,原来是一家成人用品店,门面很小,没有装饰,只用粉红色字:“XX Adult shop ” 。
来买成人用品?No,进去就知道了。哦,看来她是熟客。
走入门口大约两米处是一幅墙,店门在右边,还要向里面走两步才到敞开的店门。
这样的门面设计,让人从正面看是一个空的门,只看到里面灰色的墙,而店门藏在里面;从街上看,无论从那个角度都看不到店的内部。它不像普通商店那样,从大门可以一步走进店内,又或者是站在门口可以一眼看到店内。 这是法律规定,目的是不让在街上走过的、18岁以下的人那么容易地一步跨进Adult shop。
我们走进店里面,见有几个女士,可能也是来看表演的。 店虽然不很大,但内部宽敞,中间放着由两張桌子拼起来的一个大台面。周围放了不少椅子,看上去是临时摆放的。
店分两部份。
前厅摆、掛着各式各样的成人用品,五颜六色琳瑯满目。咋一看,很像儿童玩具店内塑料包装的一袋袋玩具。再认真看都是人体某部份的橡胶复制品,各种样式、尺寸大小、不动的和电动的;有各种玩成人游戏时的衣服、工具,还有尺寸不小的吹气娃娃等等,所有的一切,让第一次走入成人用品店的我们 ( 女同事除外 ),看得脸腮赤热。
指看这件小玩,手摸那件模具,虽然我们都装着一本正经,但很心跳,又忍不住互相对望、捂嘴偷笑,你笑我也笑。
店的后厅是卖各种成人杂志、书、画、DVD、录像带,购买前可以试看,还有各种成人活动的信息指南等等。
这些都让自己震惊,一个成人用品店,竞藏有这样别样的世界;成人游戏,竟然可以有那么多难以想像的玩法,当时甚至怀疑眼前的一切是否真的,自己真是弧陋寡闻。
见有个女士买了一套带闪亮片的性感内衣,但我们几个什么都没买。
陆续有更多女士走入店。这时候音乐起,我们按事前要求,每人付了$7门票,然后坐下来,都面对店中间的大台面。店员把门关上,暂时停止营业。
我环视四周,大约有30人看吧,真是女士专场。
店内的灯光被调低,一个穿一身黑衣、褐色头发的肌肉男,不知道从那里突然跑出来,一步跳上台面,两盏射灯立刻射向他。他站在台上没动几十秒,气宇轩昂,九头身的身材像一尊人体雕塑,让围坐着的女人们目不转晴,尽情地去欣赏。
美呆了!俊美、有力度的五官轮廓,极致完美的面型,厚实的躯体被薄而有弹性的衣料包裹着,若隐若现地显示出肌肉起伏的线条,让人看得起鸡皮疙瘩。
很快,人体雕塑开始变活体。伴随着音乐声,肌肉男在变换动作,还不时抖动着臀部。Wow、Wow !有几个女士叫了起来。
一转身,他脱了上衣,一件紧身黑色小背心裹不住凹凸有序的胸肌和双臂。他舞动了几个动作后,又稍弯下腰伸手在胯下一扯,手一挥,紧身长裤沒了!
这时候肌肉男只穿着黑色的小背心和小三角裤,看上去等于没穿。当时我们都以为,他可能要全部脱光。
但在表演的最后,他只脱剩那条小三角裤,在台上show了全身肌肉后,他就跳下台,在前面的几个女士大腿上轮流地坐了一下。有个情不自禁的女士伸手想捏他的手臂,肌肉男反应很快,一转身又坐在另一个女士的腿上,让人揩不到油,却引得哇声四起。
最后他又绕着大家边跳边走了一圈,再跳回到台面上,一个潇洒的动作后,结束。
全部的表演、包括互动时间,持续约45分钟。
在我们离开店前,肌肉男向每-个女士派发了自己的名片。
后来才知道:
一,成人表演分几个级数,这场表演是低级数的表演,所以肌肉男不全裸 ( 实质上和全裸差别不大 ),也不让顾客触摸,但他可以主动与顾客接触、挑逗顾客,以引导愿者上钩去看高一级数的表演。
二,把专场设在店里是其中的商业手法,以底票价吸引顾客看表演,同时来店里消费。
三,肌肉男最后派发名片,是希望有人与他联系,争取更多的交易。
看成人表演很考验人的心理承受力。看过这方面的介绍,级数越高的表演越低俗、黄、和暴力,甚至不如动物的本能。
能与自己的心理过得去的只能到此为止。生活里每天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让人去看、去欣赏、去学习,一天 24 时真不够用。所以去逛牛津街,没去看成人表演。
*** 那年去荷兰,在性都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走过两次,都没有胆量举起相机拍照,最后在火车站的杂志店买了这张明信片作 “ 到此一游 ” 记念。